APP下载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价值分析

2018-01-19姚朝葵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5期
关键词:抗凝血肝素抗凝

姚朝葵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80)

血清检验指标对临床治疗与疾病诊断均具重要作用,但其分离的速度较慢,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生化指标检测应用于急诊患者予肝素抗凝血浆检测,不但分离速度快,且大多生化指标的检测与血清检测的结果差异小,进而为急诊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2]。为此,本文就选取的187例行生化检验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现作相关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进行生化检验的187例患者资料,依据是否含有抗凝剂分为2组,对照组(90例),年龄22~43岁,平均(33.24±2.41)岁,男女比52:38,体重45~82 kg,平均(63.17±10.35)kg;实验组(97例)年龄24~45岁,平均(34.12±3.85)岁,男女比60:37,体重44~83 kg,平均(64.28±11.02)kg;基线资料在2组中比对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均选取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抗凝剂是四川贝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所提供的肝素钠;均于入院次日晨起抽取4mL静脉血,对照组置于普通试管内,血液凝固后置入37℃恒温水浴箱内,时间约18 min,之后予以离心操作,血浆分离后待用;实验组置于肝素钠抗凝管内,充分混匀后予以离心(速度为3000 r/min)操作,分离血浆待用,时间约15 min;去除溶血、脂血、黄疸标本,分别检测血浆与血清,2组均重复检测3次,最终检测值为3次检测值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比对2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主要包括Na+(钠离子)、K+(钾离子)、Cl-(氯离子)、CR(肌酐)、GLU(葡萄糖)、LPS(脂肪酶)、LDH(乳酸脱氢酶)、AST(谷草转氨酶)、BUN(尿素氮)、UA(尿酸)、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Mb同工酶)、B-AMY(淀粉酶)、CO2(二氧化碳结合力)等生化项目。

1.4 统计学方法

探究数据,皆由SPSS 22.0统计软件解析,计量数据经由表达,组间之比经由t检验,而计数单位经由[n(%)]表达,且在组间对比经x2表达,P<0.05为两组差异之比存在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比对2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

2组CR、Cl-、BUN、UA、AST、B-AMY、CK-MB、CK及LPS水平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Na+、GLU水平显著更高,且CO2、K+、LDH水平显著更低(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血清检验为临床生化检验常用手段,其能够有效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但此检验方案费时长,且对技术要求高,若出现错误将破坏血液成分,进而影响临床检验结果。随着检验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肝素抗凝血浆检验被临床医学广泛应用,且相关研究显示[3]:肝素抗凝血浆离心速度快,且于短时间内即可获取检验报告,进而为急诊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上述2种检验方案的效果,就选取的187例急诊患者资料予以对比分析。

表1 比对2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

表1 比对2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

注:组间比较,aP<0.05

生化指标 实验组(n=97) 对照组(n=90)Na+(mmol/L) 137.62±3.24a 134.10±3.15 K+(mmol/L) 3.85±0.34a 4.09±0.44 Cl-(mmol/L) 102.01±2.54 101.05±2.78 CR(μmol/L) 57.45±7.32 57.46±7.35 GLU(mmol/L) 5.39±1.36a 4.58±1.21 LPS(U/L) 96.32±29.11 96.14±29.54 LDH(U/L) 163.25±35.17a 179.68±29.36 AST(U/L) 30.88±10.42 30.87±10.68 BUN(mmol/L) 3.92±1.36. 3.92±1.25 UA(mmol/L) 390.42±35.14 390.45±34.25 CK(U/L) 14.03±4.75 14.08±4.36 CK-MB(U/L) 14.03±4.82 14.08±4.72 B-AMY(U/L) 50.92±10.27 50.94±10.68 CO2(mmol/L) 21.75±2.63a 24.35±2.62

经研究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Na+显著更高,且K+显著更低。究其原因可能为:抗凝试管内血液与肝素产生反应,检测K+时因受肝素离子的电极反应影响,故试管血浆K+浓度较血清K+浓度更低[4]。因细胞内外均存在细胞膜造成浓度不同,细胞内外的离子产生游离现象,故很大程度上提高血清K+的浓度[5]。此外,血液凝固时血小板被破坏,致使血小板的实验组K+释放入血[6]。由于肝素结合Na+致使离子电极敏感性下降,而肝素钠抗凝血浆内含量较高,因此实验组Na+浓度更高[7]。同时本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GLU水平更高,且CO2、LDH水平更低。究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1)由于检验时间较长,标本内细胞持续代谢,消耗少数葡萄糖,并促使部分分解,而肝素抗凝血浆于分离时速度快,故节省较长时间,使得葡萄糖大部分未分解,血浆葡萄糖水平自然提高;(2)受离心与实验时间影响,血浆CO2水平较血清CO2水平更低;(3)由于离心机运转期间离心力挤压细胞,致使细胞结构出现,且外膜受损,但细胞内的LDH向外释放[8]。本研究受时间、环境等因素限制未对肝素抗凝血浆应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的更多价值进行分析,待进一步研究再作报告。

综上所述,肝素抗凝血浆应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具血浆分离速度快、抗凝能力强、不易溶血及误差小等优势,故临床开展生化检验项目可予肝素抗凝雪凝取代血清作为标本,值得临床推广。

[1] 肖丽萍.电极法及酶法测定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中钾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13):1999-2000.

[2] 刘 辉.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7(04):494-495.

[3] 闫哲军,邢 彦.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探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5,22(10):42-44.

[4] 徐摇震,吴继华,钮丽萍,等.肝素抗凝血浆用于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141):2154-2156.

[5] 韦小荣.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3):3347-3348.

[6] 马丽丽,许红梅.无肝素抗凝与低分子肝素抗凝对有出血倾向的危重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影响的Meta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3):2119-2123.

[7] 代 莉,苏 适.应用血清分离胶与肝素锂血浆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标本对急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02):100-102.

[8] 代 莉,苏 适.应用血清分离胶与肝素锂血浆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标本对急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02):100-102.

猜你喜欢

抗凝血肝素抗凝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Mutually Beneficial
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的诊治分析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价值分析
藏北草原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应用技术研究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