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2018-01-19暴秀梅
暴秀梅
(平度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卫生院内科,山东 平度 266705)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类高发的心血管内科疾病,其病程长、危害大,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其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1]。诸多研究临床证实,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本文就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理、临床效果进行具体分析,现作如下阐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3~80岁,平均(63.2±4.7)岁;病程0.5~10年,平均(6.5±1.2)年。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54~82岁,平均(63.8±4.9)岁;病程0.5~9年,平均(6.3±1.1)年。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强心苷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口服辛伐他汀,每天1次,每次20毫克,治疗周期为6个月,在治疗结束后再评估临床疗效。
1.3 评价标准
1.3.1 对比两种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采用NYHA分级法评定患者心功能,Ⅰ级为日常活动极少出现心力衰竭症状,Ⅱ级为日常活动时有心力衰竭症状,Ⅲ级为经常发生心力衰竭症状。
1.3.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和左心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测定:由医生在安静、空气流通的环境下指导患者进行步行实验,实验距离为30米,统计患者在6分钟内步行的总距离。
1.4 统计学方法
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组间对应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统计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P<0.05时,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种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心功能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种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 [n(%)]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6 min步行距离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区别,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6 min步行距离(m) 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0 321.8±27.5 413.7±22.6 37.3±3.4 44.5±4.7对照组 40 322.6±28.4 371.9±25.8 37.6±3.1 39.4±3.5 t 0.128 7.708 0.413 5.504 P 0.899 0.000 0.681 0.000组别 例数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各类社会原因的影响,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该病的防治已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较为复杂,过劳、情绪激动、肺部感染、心律失常、严重贫血或大出血等皆可诱发慢性心力衰竭[2]。慢性心力衰竭可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两类,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左心衰竭患者多会表现出咳嗽、咳痰、咯血、失眠、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右心衰竭患者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水肿、紫绀、失眠、嗜睡、颈静脉怒张等症状,临床上以左心衰竭更为常见[3]。该病的危害极大,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降低其生活治疗,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一旦发病需及时治疗,临床实践证实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可发挥显著的疗效。
他汀类药物属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降脂、抗炎、抗血栓、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保护神经等作用[4]。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理如下: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对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他汀类药物可活动骨髓干细胞,促使心肌细胞再生,并能促使心肌纤维化的症状消退,显著提升心肌收缩力,进而改善心肌功能;还可促进患者心脏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其心肌衰竭症状[5]。本次研究显示,辛伐他汀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可获得显著的疗效,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Ⅰ级者明显增多,心功能Ⅲ级者明显减少,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提升,且以上指标与经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结果与侯凤丽[6]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单用常规治疗更具优势。
由上可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这一治疗方案得到医患一致好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臧鸿斌,李晓东.服用他汀类药物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3):221-223.
[2] 何洪,李坤浪,钟伟章.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3):151-154.
[3] 梁发杰,孟庆云.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353-1354.
[4] 江继英.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7):75.
[5] 李越凡.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5,28(11):75.
[6] 侯凤丽.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