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消肿汤口服联合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研究
2018-01-19石铮铭
石铮铭
(中州铝厂职工医院,河南 新乡 453800)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四肢创伤性疾病,在全身长骨骨折中所占的比例为5.1%,多行手术复位和固定,但约98%的患者术后会并发肢体肿胀,不利于术后早期切口的愈合和功能锻炼[1]。作者为提高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进行了此次研究,现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8例,均并发肢体肿胀,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4例。常规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1:13;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19岁和62岁,平均年龄(34.13±4.42)岁;最短和最长受伤时间分别为1 h和6 h,平均时间(4.21±1.04)h;其中左下肢骨折16例、右下肢骨折18例。联合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0:14;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19岁和64岁,平均年龄(34.15±4.40)岁;最短和最长受伤时间分别为1 h和7 h,平均时间(4.23±1.02)h;其中左下肢骨折17例、右下肢骨折17例。两组患者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骨折处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及冰敷等常用的消肿措施。
常规组:给予患者250 mL的甘露醇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5228)静脉滴注,1次/天。
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伤科消肿汤,方剂组成:当归、续断、生地、乌药、川芎、苏木、赤芍和泽兰各12 g,金银花2 0g,蒲公英和紫花地丁各10 g,红花、桃仁、大黄、木香和生甘草各6 g。上述药物每天1剂由我院煎药室煎至300 mL,分为两袋分别于早晚温服。
所有患者均进行7天的连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d患肢与健肢周径的差值及肿胀消失时间。于治疗前、治疗后7d测量患肢小腿部周径及健肢周径,计算差值,评估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治疗前后的周径差及肿胀消失时间:所有患者治疗后患肢与健肢的周径差值均显著变小(P<0.05),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周径差值及肿胀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周径差及肿胀消失时间的对比(±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周径差及肿胀消失时间的对比(±s)
周径差(cm) 肿胀消失时间(d)治疗前 治疗后7d T值 P值常规组 5.85±0.54 1.92±0.50 31.1381 <0.05 6.01±1.20联合组 5.82±0.57 1.53±0.49 33.2792 <0.05 8.42±2.13 t 0.2228 3.2483 - - 5.7480 P>0.05 <0.05 - - <0.05组别
3 讨 论
小腿部的软骨组织较少,骨折和手术均会引起血管的破裂、出血及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严重影响了血管神经的调节功能,导致血管内液体外渗,诱发组织肿胀[2]。临床常采用甘露醇脱水以改善肿胀的症状,若给药剂量不当,会并发水电解质紊乱等,影响患者的心肾功能。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骨折会损伤筋脉,影响了气血的运行,导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同时气机不畅,影响了机体通调水道的功能,水湿津液运行不畅而外渗,于肌肤腠理间停聚,故发生肢体肿胀[3],因此治疗需以活血化瘀和行气消肿为主。
外伤消肿汤是由活血化瘀药、行气活血药和行气止痛药等组成,且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方中的当归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川芎具有抗炎和改善血管内皮的作用,桃仁具有改善血管血流量的作用,大黄具有增加血浆渗透压、稀释血液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4],与甘露醇联合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的治疗中,有助于肿胀的消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李 波,熊 芳.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治疗在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1):51-54.
[2]谢燕材,钟昌戎,苏培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7):135-136,139.
[3]桂 珣,龚国星,刘卫兵,等.消肿止痛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9-10,44.
[4]王国民,辛利军.桃核承气汤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8):3140-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