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赣南采茶舞谈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文化

2018-01-19全粤华

福建茶叶 2018年1期
关键词:客家人赣南民间

全粤华

(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从赣南采茶舞谈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文化

全粤华

(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赣南采茶舞,是流传于中国江西赣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迄今已有将近一千年的历史。从名字上很容易得知,赣南采茶舞的形成跟当地采茶活动息息相关。赣南是客家人聚集地,因环境、地形等因素,当地多种植茶叶,而在茶叶成熟时,负责采摘茶叶的多为当地年轻女性,她们在采茶时的优雅动作、婀娜身姿等都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因此有人便从她们的采茶动作中汲取灵感,并进行艺术加工,最终形成了当地人喜闻乐见的采茶舞。历经大几百年发展,现在赣南采茶舞已经成为一种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继承和保护赣南采茶舞,不仅能够让更多人知晓并热爱上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也能够把这种传统民间体育文化运用到全民健身的工作上。

赣南采茶舞;茶文化;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演变

赣南采茶舞的形成,是我国古代劳动者生产劳作的硕果,同时也是我国茶文化的外在延展。在人们日益注重健康的今天,其已然成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但毋庸讳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现代文明对我国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冲击也日益加大,这不仅让国人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变化,更是深深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价值理念。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人们对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关注迅速降低,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则与日俱增。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们研究赣南采茶舞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并将其更好地融入到当代体育文化中,是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和现代精神文化建设的“双赢”之举。

1 赣南采茶舞的形成过程

赣南采茶舞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形成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是萌芽期,这一时期大约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宋时期;第二是发展期,这一时期历时较长,从元朝到明清时期,大约历经了五六百年的时间;第三是现代成熟期,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这一时期采茶舞与现代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结合,与古代相比有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和新的色彩,下面我们详细来说。

赣南采茶戏的形成有两个重要条件,第一是客家人的涌入,第二是当地适宜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客家人其实就是唐宋时期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族。由于历史上中原屡次被少数民族所侵略,比如说五胡乱华、安史之乱以及靖康之耻等。因此饱受战祸摧残的中原人便举家南下,在一代代的迁徙中,最终来到被群山环抱并且远离战事的赣南地区。尽管是远客而来,但由于当时赣南地区人口稀少,因此客家人很快便在赣南站稳脚跟,而他们从中原带来的先进艺术文化和审美观念,也成为当地社会的主流思想文化。如中原舞蹈、歌曲等,可以说这为日后采茶舞的形成及普及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再来看看赣南地区适宜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采茶舞顾名思义是从采茶劳作中演变而来,因此其必定需要一个能够长期稳定而持续的产茶环境。从地理位置上看,赣南地区处于我国长江流域的最南端,境内河流密布,并且一年当中雨量充沛,这为茶叶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同时,不同于地势平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赣南地区群山环抱,一方面可以抵挡来自北方的寒流,让其一年四季气候温暖,少有酷寒之扰。另一方面其山势较缓,十分适合在山下及山腰大规模开辟茶园。

茶叶的种植和采摘十分辛苦,尤其是采摘茶叶时,十分枯燥,很是考验人的耐心和韧劲,再加上茶树较低,所以这项工作一般都是由年轻女性来完成。为了打发时间,提高劳动积极性,所以在采茶的空闲时间里,茶女们会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自娱自乐,这便是采茶舞的雏形。同时,加上赣南地区地处深山,与富庶的江浙、广州等地距离较远,再加上客家人天然的抱团意识,因此他们与外界的接触较少,所以采茶舞一经当地艺人的提炼、加工和推广,便很快流行开来,成为赣南地区客家人群体中一种广受欢迎的休闲活动。从当地的一些县志记载来看,在明清两代,采茶舞便已经在当地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端午节,以及结婚等喜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因为赣南地区是重要的产茶区,因此附近地区前来做茶叶贸易的商人较多,因此极具特色的采茶舞便会经过外地茶商而进一步流传到其它地区。

2 采茶舞的艺术及表演风格

因为赣南采茶舞产自于大众中间,是对采茶女劳动动作的提炼以及二次加工,所以赣南采茶舞就跟当地普通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生产、生活以及审美观念的直观反映和具体呈现。套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讲,赣南采茶舞十分“贴近群众”,或是喜气洋洋,或是活泼俏皮,又或是幽默诙谐。但大体来说,赣南采茶舞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乐观积极、崇德向善的。这一点从其现存的舞蹈中也可得知一二。比如说,在表演一些较为悲伤的舞蹈时,演员往往一般会用喜剧的方式去处理。

赣南采茶舞的这种价值理念,从总体上来讲源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中国传统茶文化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文化,儒家文化赋予了茶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中庸和谐”的价值理念,道家文化则把“天人合一”的追求注入到茶文化当中。而作为茶文化的具体呈现载体,采茶舞很好地把这两者的精神内涵展现了出来。第二是源自于客家人的奋斗史。在遥远的古代,饱受战乱的客家人祖先从遥远的北方迁徙而来,他们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跨越祖国的大江大河,最终才来到江西的赣南地区。在那个只能用脚去丈量土地的年代里,如果没有极为坚强而乐观的意志,这种长途跋涉是不可能完成的。而来到赣南后,身为“客人”的他们,又必须在新的“故乡”里定居开荒,并学会与当地土著人和谐相处。所以,客家人的奋斗史就决定了他们身上有一种天然的积极向上和大无畏的乐观精神。而这种精神则很好地体现在了采茶舞上面。

在具体的表演风格上,赣南采茶舞有自己独特的“三艺三绝”,指的是三种“绝活儿”。具体来讲,第一个“绝活儿”是扇子花。赣南采茶舞采取了汉族舞蹈常用的道具扇子,其与采茶动作相得益彰,既体现了采茶女的婀娜身姿,又将其动作进一步升华,赋予了舞蹈极大的艺术张力,让采茶舞的感染力和美学价值更加强烈。第二个“绝活儿”是矮子步。矮子步充分体现了采茶舞幽默诙谐的艺术价值,是采茶舞的重要表现方式。在此要着重说明一点,采茶舞中的矮子步并非是单纯的“审丑”,而是将矮子走路时的动作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和升华,最终达到一种丑中见美的目的。其实矮子步也是源自于古代北方艺术尤其是戏剧中的“丑角”。第三个“绝活儿”是单水袖。水袖同样是汉族传统艺术的重要表演形式,但是一般来说其它戏曲舞蹈中的水袖多为“双水袖”,比如说我们在京剧中常见的旦角水袖表演。但是采茶舞却是单水袖,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让舞蹈者利用另一只手做出其它动作,或是结合一些道具来复制单水袖的表演,在艺术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另外,因为腾出了一只手进行其它动作表演,因此舞蹈演员也可以更好地利用手势动作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变化。

3 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同采茶舞一样,我国民间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困境。从现实来看,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的一些思想文化以及生活方式迅速传入我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代的年轻人,由于从小便在网络时代成长,接触着西方文化,他们更青睐于诸如NBA、电脑游戏、世界杯、街舞等现代体育项目。而对采茶舞这种传统民间体育文化或是一无所知,或是知之甚浅,有的甚至是怀有不屑一顾的态度,觉得这些都是“老古董”,很土气。这就让采茶舞等传统体育文化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使其不仅面临发展问题,有的则开始为生存而挣扎。总体而言,这些问题和困境主要可以总结为一下两部分。

3.1 采茶舞现有人才的严重流失,以及后继人才的青黄不接

近二三十年间,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催生了很多新的岗位和新的职业,而其薪资也较之一些传统行业要优越很多,为了获得更多薪水,让生活更加幸福,很多原本从事采茶舞的人才转投到这些新行业和新岗位上面,导致采茶舞人才的严重流失。另一方面,赣南地区地处经济较为落后的赣南地区,南边便是“敢为天下先”的广东,而东北部便是江浙以及福建等省份。在改革开放之前,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虽有差异,但并不是太明显,很少会有人背井离乡,前往江浙、广东等地落脚。但是在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敢闯敢干的勇气、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宽松的政策,各项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反观赣南地区,虽然也有进步,但是相比之下则要缓慢很多。所以,在进入21世纪之后,赣南地区大量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纷纷前往深圳、上海、广东、杭州等发达城市工作和定居,失去了这些具有一定知识文化的年轻人,也就让赣南采茶舞的人才储备很快消减。

3.2 采茶舞受众群体的大量消失

赣南采茶舞为何可以在很快时间形成并普及,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长盛不衰?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因为采茶舞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在那个娱乐生活较为匮乏,人们还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方式的年代,采茶舞的出现就如一道极为靓丽的风景,迅速占领了当时人们的业余生活,让他们得到了精神和心灵上的极大满足。然而,在最近短短二三十年间,我国发生的变化可谓是千年所未有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审美价值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正在迅速变化甚至是消失。而代表农业文明的赣南采茶舞,无论在表现方式上还是思想及内涵上,都跟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越来越远。再加上现代传媒和人们居住方式的改变,人们可选择和参与的体育项目也更加丰富,如电视、电脑观看世界杯、奥运会等体育赛事,或是在广场上跳广场舞,小区里打篮球、健身房健身等。这就让采茶舞这一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变得愈加小众化。受众群体的大量流失,不仅让曾经的从业者提不起兴趣“干下去”,同时也难引起市场的注意,毕竟资本都是逐利的,没有人会愿意投资一种没有受众群体的体育文化项目。

4 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

尽管从现实看,同采茶舞一样,我国现存的众多传统体育文化都面临着一个急需保护的现状,如河北井陉县的井陉拉花、河北正定的旱船、高跷等都是如此。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辩证法告诉我们危机中必然蕴含着生机与希望。在当前消费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采茶舞等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完全可以通过深挖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独特的人文魅力,利用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和创新发展,从而借势发力,实现“弯道超车”,让我国传统民间体育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保护。

4.1 要把传统民间体育文化融入到当地的“大旅游”范畴里面

当前,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准与日俱增,在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对外出旅游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譬如说,近几年兴起的自驾游、出国游、文化游、深度游等活动便是最好的写照。而在旅游中人们也不再满足过去那种走马观花式的传统方式,而是更青睐于沉浸式的旅游模式。在这方面,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便显得尤为必要。以赣南采茶舞为例,赣南地区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如千年古城赣州、客家村落等等。在发展当地旅游时将采茶舞融入进去,一方面可以让外地的游客大饱眼福,欣赏到传统的中华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释放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对采茶舞的传承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

4.2 要将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大众健身当中

近些年,一方面是我国普通大众对于健身的需求是与日俱增,像广场舞这种简单易学的大众体育项目已在全国遍地开花。另一方面是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像公园、广场、体育场等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这为大众体育文化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地方上的文化部门和体育部门,就应当创新手段,通过扶持、引导,把蕴含了深厚历史内涵的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大众体育健身上面。比如说可以通过专业老师的传帮带,在大众中普及采茶舞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又比如说可以通过举办民间传统体育竞赛,激发更多人的参与热情,长期以往,必定能为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4.3 要让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走入学校课程

地方上的教育部门应当牵头来做这件事情,联合当地中小学校,通过讲解、参与等方式,来讲采茶舞等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学校教学中去。一方面,要在语文课、历史课等课堂上增设相关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内容,让学生们了解当地的这种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在舞蹈课、体育课等实践课程上,通过专业老师的示范和学习,让学生们学会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如此,不仅能让孩子们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厚,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同时也会从根子上解决采茶舞等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青黄不接的现实问题。

[1]李俊玲,乔阳阳.赣南采茶舞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J].福建茶叶,2015(5):63-64.

[2]曾莉.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色[J].大舞台,2014(9):172-173.

[3]曾晶.浅论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征和表演特征[J].黄河之声,2013(12):60-61.

[4]刘静.论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点[J].大众文艺,2014(9):163-164.

[5]罗涛.采茶戏的艺术价值及保护传承问题研究[J].大舞台,2012(7):274-275.

全粤华(1983-),男,广西南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客家人赣南民间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客家人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