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放血疗法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2018-01-19萨日娜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赫依巴达蒙医

萨日娜

(鄂温克族自治旗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00)

原发性高血压是近年来影响我国中老年身体健康主要疾病之一。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等心、脑、肾、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蒙医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属于“黑脉病”范畴,蒙医在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近几年,蒙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辨证分型,实施治疗及研究等方面甚为活跃[1]。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间蒙医放血疗法结合蒙医临床护理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确诊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门诊及住院患者92例,男性45例、女性47例,年龄42岁~86岁、平均年龄60岁,病程1年~20年、平均病程5年。

1.2诊断标准:参照WHO/ISH1999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即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或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二者中有1项经核实,即可确诊。

1.3治疗选择的穴位是额脉穴,阿拉坦巴根,孟根巴根,舌下静脉穴等(根据病情选择穴位)。操作步骤:常规消毒后进行放血,1次为1个疗程,第二个疗程之间最少隔7d,并口服自身符合的降压片(病情稳定后减量即可)。

2 护理

2.1放血术前护理①放血施治前,热病未成熟时,先促使其成熟。正血与病血未分离时,先给予希拉汤、青木香苦参双味汤、苦参单味汤等汤药,促使其分离,然后再放血施治。以免导致正血流失而病血不出而遗病为患。②放血前令患者取暖,不使宜受凉,使病血充于脉道,脉弦鼓胀的好方法。准备好扎带、绷带、接血器、预防昏迷及赫依激荡的熏药、消毒棉、药布、酒精棉、碘酒棉、止血药、敷材料、灸料、放血刀、镊子等用具。手术要在宁静而明净的房间里进行;并做好心理护理。

2.2放血术中护理①放血前的结扎:从放血的穴位或脉向心三横指处结扎,结扎之缚带粗细要适宜。如在头部血脉放血时,在颈项处结扎,注意不要妨碍呼吸;在舌脉放血时,用消毒之纱布缠裹竹夹板或木夹板夹住舌体上卷,使血管暴露。此外,不管在哪个部位放血,都必需注意不使皮肤折皱,使脉管充分暴露。当拉扯绳子两端缠裹时,用力要均匀,松紧度要相等。②消毒:常规消毒包括放血刀及相关其他材料,放血部位、术者的手、手术房间等。

2.3放血术后护理放血后若产生晕针的异常现象,可能是患者过度紧张、疲劳、饥饿、虚弱或是体位不适当,也可能是扎针手法过重。晕针时,患者会感到头晕、眼前发黑、盗汗、心悸、发冷,应立即告知医生。放血后的伤口清洁也很重要,建议72h内不要洗澡,伤口处难免会有一点疼、酸或无力感,这种症状随着时间可获得舒缓,若症状没有消失,要立即回诊。饮食方面,切忌冰冷或炸、烤的油性食物,这类食材会妨碍元气正常运作。

3 疗效标准

显效:血压下降至正常或者收缩压下降超过30mmHg,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 Hg。有效:收缩压下降10~30mmHg,舒张压下降低于10mmHg或者已经降至正常。无效:患者血压未出现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4 结果

显效40例,占43.48%;有效51例,占55.43%;无效1例,占1.09%;总有效率98.91%。疗程1个~5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随访60例,愈后1~2年,均血压控制的非常理想。

5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蒙医认为,由于饮食、起居、气候、情志、药物等众多原因引发的。人体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失调引起消化三能(腐熟巴达干,消化希拉,调火赫依)紊乱,胃火逐渐衰退,部分槽粕及巴达干黏液增多,使精华浑浊,进入精华之脉道,痰浊滞留血脉,久而成瘀,血行不畅,导致高血压病。放血疗法是蒙医临床中较常用的外治法,操作简便,治病的范围广,直接地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效快,疗效确切。但要有熟练的医技和护理配合才达到理想的成功;本研究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8.91%。说明蒙医放血疗法及细心护理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赫依巴达蒙医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赫依证的证期标准化研究
蒙医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关系探讨
金玉教授治疗妇赫依症学术思想整理
基于赫依理论的蒙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尘封千年的古城纳巴达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蒙医痛经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