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信息》2018年第35卷总目次

2018-01-19

中医药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疗效影响

(期·页)

中药研究

基于水通道蛋白的黄芩利水作用研究

陈平平,张亚男,高鑫,等(1·1)

毛脉酸模内生真菌促生作用的初步研究

李佳宾,丁常宏,张爽,等(1·6)

断体地龙成分分离及促进创伤愈合活性研究

段晓杰,罗世林,王雄飞,等(1·9)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几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影响

王蔚,周忠光,刘旭,等(1·12)

姜黄素对前列腺癌细胞C-erbB-2、Bax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

辛华,江源铭,马雷,等(1·16)

黑果枸杞对大鼠抗焦虑作用的研究及对海马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马晓杰,陈轶,刘洁,等(2·1)

川牛膝不同组分体内抗凝血活性研究

孟宪群,梁珊珊,赵奕,等(2·6)

甘草酸对光老化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影响

张丽宏,傅云,王业秋,等(2·9)

尖叶假龙胆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胡晓阳,蒋皓,邹尚亮,等(2·13)

PI3K/Akt/eNOS信号通路调控人参皂苷素Rb1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的作用

臧安缘,冷雪,李其芳(2·17)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初步筛选3,4-O-异亚丙基莽草酸治疗血管性痴呆作用靶点

施佳晨,夏良育,张旭,等(3·56)

基于蛋白组学方法研究黄芩对正常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陈平平,张亚男,高鑫,等(3·62)

南方红豆杉枝叶紫杉烷类萃余物中黄酮苷类成分研究

李兆慧,高兴兴,喻晓雁,等(3·68)

川芎嗪拼合物对PC12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毛佩,毕思玲,王鹏龙,等(3·71)

洋金花叶小极性成分GC-MS分析

郭瑞,刘艳,杨炳友,等(3·77)

天然牛磺酸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黄宇,黄凤柳,邓鑫,等(4·1)

野黄芩苷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辛博,陈力,万丽丽,等(4·4)

三氧化二砷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分子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田丽月,杨璐媛,吴龙月,等(4·9)

二色补血草总黄酮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模型大鼠子宫内膜VEGF、MMP-9表达的影响

欧莉,苗彦霞,吕娟,等(4·14)

刺玫果不同提取方式对小鼠抗疲劳抗衰老的实验研究

怀雪,孟永海,吴丽红,等(4·17)

益母草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与系统进化位置分析

张慧,何帅兵,孔繁德,等(4·21)

条叶龙胆愈伤组织抗HepG-2活性研究

程玉鹏,王洪月,马爱萍,等(4·27)

新疆野山杏总黄酮对小鼠镇痛作用考察

谷虹霏,戴小华,阿依姑丽·艾合麦提,等(4·30)

芦荟多糖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朱鸿哲(4·34)

泽泻与复方花旗泽仁给药后泽泻醇A-24-醋酸酯在大鼠体内的比较药代动力学研究

李嘉欣,韩东卫,朱蕾,等(5·41)

北青龙衣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周媛媛,宋红娟,郭爽,等(5·46)

辽东楤木叶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分析

许树军,邹淑君,孙永慧,等(6·54)

理论探讨

浅析刘完素思想对中风病论治的指导意义

刘俊(1·18)

“静能生水”理论对妇科疾病防治的指导意义

贾丽平,赵可宁(1·22)

关于秋燥之邪温凉属性之争的探究

刘媛,郑韦莎,李玉,等(1·24)

叶天士药用芳香性味理论探析

郭永胜,张思超(2·21)

解析玄参利水功效的古存今失

赵洪伟,张宁,李自辉,等(2·24)

《伤寒杂病论》药食气味理论探析

郭永胜,张思超(3·40)

芪参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及机制探讨

徐燕,王新东,沈建平(3·42)

浅析李东垣“红花少许”之用

汤阳,李文凭,刘喜明(3·45)

基于癌毒理论探讨攻毒治法抗肿瘤转移

李慧杰,齐元富,李秀荣(4·81)

从“百病生于气”解析抑郁症五脏病机

徐云浩,赵博(4·84)

中医古籍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及治则的认识探析

曹盼举,张晓刚,王志鹏,等(5·31)

湿热与IgA肾病黏膜免疫缺陷的相关性研究

白雅雯,麻春杰,钱占红,等(5·34)

试论《脉经》脉名系统的构建

谢洲,沈澍农(5·37)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学术价值探讨

李崇超(6·26)

从“浊邪”探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机

乐文卿,万强(6·29)

论“头项强痛”中存在的位置关系

吴国程 ,毕海金(6·32)

质量工艺

提高阳和汤质量标准研究

窦建卫,尚荣国,彭湃,等(1·27)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马钱子碱-士的宁(B-S)双载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史磊,曹思思,吕邵娃,等(2·57)

CTSA+B天然澄清剂用于神经痛口服液澄清工艺的研究

胡玉英,梁佳驹,刘丰豪,等(2·62)

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金钗石斛多糖提取工艺

曾宇馨,贺雨馨,祝天添,等(3·47)

陕产细叶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

侯敏娜,何莉,郭飒(3·52)

透明质酸修饰的中药提取物咖啡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细胞学研究

赵玉玺,魏莹,陈钏,等(4·37)

一测多评法测定血塞通胶囊中5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

姜志远,刘世萍,马妍妍,等(4·42)

陕产延胡索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HPLC指纹图谱研究

宋艺君,郭涛,孙婧,等(5·49)

麦冬多糖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2型糖尿病活性的研究

施吉祥,朱菁,徐希明,等(5·54)

实验研究

SPG复方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杨春梅,胡源霖,侯俊玲,等(1·30)

柴胡-白芍药对干预大鼠抑郁症模型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张洪财,陈雁雁,王文姌,等(1·34)

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Bag-1表达的影响

廖亮英,蔡光先,周赛男(1·38)

复方半边莲注射液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药理学作用研究

孙嘉婧,刘勇,马岩,等(1·42)

健脾活血方阻止EMT,抑制LPS诱导的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研究

龙惠,林文新,孙昌洁,等(1·47)

基于UPLC/QTOF-MS技术观察花旗泽仁对SD大鼠体内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

韩东卫,朱蕾,张宇驰,等(1·51)

贝牡莪消丸对PTU致甲状腺肿伴甲减大鼠TSH值及行为学方面的影响

杜丽坤,杨超(2·28)

花旗泽仁主要活性成分在大鼠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研究

于鹏洋,李璐,赵聪,等(2·32)

利湿通痹汤及其拆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疗效机制研究

秦一鸣,杨帆,马双双,等(2·40)

从HPT轴角度探讨桂枝-附子在金匮肾气汤中温补肾阳的作用机理

戴冰,杨梦琳,张嘉妮,等(2·43)

大黄蛰虫丸对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TNOS、iNOS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回雪颖,郭伟光,滕林,等(2·47)

复方黄连消疮灵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杨志诚,吴丽芳,郭其,等(2·50)

双黄连口服液与颗粒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研究

张乔,张琦,李静,等(2·53)

冬连三七组分调控AGEs/p38MAPK改善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皮损伤的机理研究

靳昭辉,高普,宋光熠,等(3·1)

花旗泽仁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胰腺组织钙敏感受体表达及AKT活性的影响

张宇驰,阚玉娜,韩东卫,等(3·6)

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肝细胞增殖途径的影响

郝玉林,杨文龙,侯伟欣,等(3·12)

半夏泻心汤全方及其不同组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的作用及机制分析

吴新辉,周烨鑫,成克用,等(3·17)

清瘟败毒饮及其拆方组对ALI大鼠的干预作用

张旗,陈素娟,聂静,等(3·21)

不同浓度补肾通络方对膝骨关节炎大鼠OPG/RANKL系统mRNA的影响

杨帆,袁芳,侯秀娟,等(3·25)

TG-DTA分析法快速区分国产血竭、进口血竭及真伪鉴别研究

郑志全,石晋丽,姜亦南,等(3·30)

甘草苷对H2O2所致SH-EP1细胞株氧化应激损伤中细胞活力值及细胞中线粒体凋亡分子、抗氧化分子含量的影响

陈晶晶,李向进(3·36)

基于TLR9介导巨噬细胞极化效应探讨血管软化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秦合伟,李彦杰,任锟,等(4·46)

龙牙肝泰胶囊抗肝纤维化的药效学研究

张玉昆,冯月男,卞敬琦,等(4·52)

玉屏风散对支气管哮喘小鼠白细胞介素-10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何炜,冷蓓峥,揭志军(4·55)

痛风泄浊方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机制

王慧超,张威,李铁军(4·59)

强精煎对少、弱精子症大鼠CFTR蛋白表达的影响

宾彬,陆海旺,林思伟,等(5·1)

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CD40表达的影响

刘杰民,张瑜,古娟,等(5·5)

良附丸对4种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大鼠的防治效果

马平平,毕珺辉,徐丹,等(5·9)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连解毒汤治疗糖尿病的物质基础

苏虹霞,段玉红(5·13)

自拟中药煎剂对糖尿病足模型大鼠的影响

郗玉玲,王涛,邓智建(5·18)

周期疗法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性激素的影响

张小花,申剑,武权生,等(5·25)

四君子汤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肠道功能、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白介素-33表达的影响

张琨,康纯嘉(5·28)

基于miR-33a调控ABCA1表达探讨血管软化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秦合伟,李彦杰,任锟,等(6·1)

参苓水煎液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张乔,姜苏洋,吕航,等(6·8)

辛温通阳中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雷杰,段刚峰,郑琼莉(6·11)

临床研究

柴胡疏肝散联合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血清5-HT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

潘中瑛,赵婧,陈静珊(1·54)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孟宇航,杨卫彬,董宝强(1·58)

自拟培土生金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血清SOD、D-二聚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

张丹芳,孙诚,何胜彬(1·62)

自拟补肾养血益精汤治疗斑秃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毛囊中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侯占英,李华明(1·66)

补肾祛毒汤对慢性肾衰(脾肾气虚证)患者血清TGF-β1、BMP-7表达的影响

侯小雪,杨秀炜,周微,等(1·69)

活血解毒方对老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

马蕊(1·74)

基于有无痛胸分型的胸痹脉象中医客观化研究

丁然,陆小左(2·66)

西黄胶囊对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潴留囊肿的疗效观察

王宏岩,彭艳,王大鹏,等(2·70)

祛瘀生新针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周鹏,金远林,陈小波,等(2·75)

银翘温胆汤对放射性肺炎患者PCT、WBC、CRP水平的影响

马东阳,耿良,胡彦辉,等(3·98)

补阳还五汤佐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NIHSS和ADL评分的影响

张文敏,苏秀坚(3·101)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

王邦博,杨晓倩(3·105)

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代晓光,刘勇(3·109)

桔贝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对肺功能及趋化因子的影响

李建华,朱莉,郭秀红(3·112)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葛宗凯(3·116)

液化强精煎治疗精液液化异常128例

王德胜,粟龙,陆海旺,等(4·87)

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魏华,黄金秀,蔡海荣,等(4·91)

生精片联合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术后精液质量及受孕率的影响

夏烨,陈向锋,童国庆(4·94)

夹脊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庞秀明,庞秀宇,李默,等(5·66)

消异方改善子宫腺肌病患者疼痛症状及胞饮突的研究

赵玉,郑颖,张斌,等(5·69)

蛭龙溶栓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磁共振波谱定量分析

张金凤,李光,苏果,等(5·73)

六味五灵片联合消臌利水方治疗乙型肝炎致失代偿期肝硬化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赵梓龙,吕靖(5·77)

黄芪建中汤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四联序贯疗法防治胃溃疡的疗效及对金属蛋白酶-3、Ghrelin表达的影响

王昆,张莹(5·82)

加味五虎追风散及多巴丝肼片干预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梁健芬,陈炜,周华梅,等(6·58)

辅酶Q10与针刺在辅助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呼吸蛋白作用的对比分析

李崖雪,白泽妍,邵晓奇,等(6·62)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血热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内分泌代谢和排卵的影响

毛旭东,王迎军(6·67)

参蛭通脉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液抗氧化能力和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魏巍,李香甜,戚文超(6·72)

柴胡舒肝散加减联合盐酸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赵福成,刘彩莉,贾奎(6·76)

补肾活血方联合针灸调经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付静,朱桂兰,王娜梅(6·80)

经验传承

从“脾虚湿阻”分期论治痛风

杨博,晏和国,李建洪,等(1·79)

李冀教授治疗不寐经验总结

薛剑,李冀(1·82)

高普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经验总结

王锐,靳昭辉,温金莉,等(1·84)

王俊志教授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证经验

张海龙,刘畅(1·87)

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论治隐匿性冠心病初探

华改青,王晓景(4·64)

升阳益胃汤治疗眩晕体会

赵梓龙(4·67)

杜克宽名老中医诊治小儿肺系疾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探析

唐其民,涂一世(4·70)

黄海波教授辨治不育症验案举隅

黄震洲,张龙梅,季雯,等(5·60)

浅谈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

吴瑞,王竹风,魏军平(5·63)

王道坤从胃腑“以通为用”论治胃脘痛经验

王韶康,殷世鹏,段永强,等(6·85)

郭宏敏教授运用养阴和瘀通窍汤治疗脑小血管病性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经验撷萃

曹宇凤,仲建刚,郭宏敏(6·89)

扶阳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体会

初世荣(6·92)

数据挖掘

基于文献的崩漏中医证型地域性分布特征研究

王莉,阿依古丽·克坦,岳明明(3·81)

古今肺系疫病方配伍特点对比研究

张稚鲲,王若尧,陈仁寿(4·73)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医药动物模型评价方法研究

崔宁,史周华(4·77)

雄黄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陈路遥,佘蓉,马佳燕,等(6·17)

基于数据挖掘的许公平治疗咳嗽用药规律分析

徐坦,许馨予,邓德强,等(6·21)

临床报道

当归补血汤加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血清ICAM-1、ET-1水平的影响

邓翠,李京,汤秀珍(1·90)

参麦注射液联合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室功能及血清CRP、BNP、IL-6水平的影响

谢华(1·94)

消炎利胆汤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吴熙,陈高,陈泽(1·98)

针药联合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胡喜姣,李硕熙,刘进哲,等(1·101)

针刺联合益肾化痰活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

叶秋芳(1·104)

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房颤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于萍(1·108)

耳聋2号治疗突聋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唐英,裴喜玲,魏博洋(1·111)

益骨汤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及对骨转换指标的影响

刘伟,朱蒙,陈小虎(1·114)

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葛丹,姜红(1·117)

祛风通络饮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痹阻证)的临床效果及对RF、IL-17、IL-22、PGE2表达的影响

田芳,许海(2·83)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欧洋,肖蕾,李京,等(2·87)

健脾解毒清肠方治疗急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NF-κB、TNF-α及IL-6表达的影响

杨立静,吴超(2·91)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代谢综合征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莉,樊德慧,金强,等(2·94)

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刘伟,陈贞,朱慧君,等(2·98)

苍芎通痹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NF-α、IL-1的影响

杜健,朴春浩,杨铭(3·85)

活血益骨汤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骨性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马晓飞,刘鹏,涂杨茂,等(3·88)

椎动脉三步松解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孙刚毅,尚子乂,陈军(3·91)

针刺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对过敏性鼻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张珂(3·94)

补肾祛瘀通痹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与股四头肌电信号的相关性研究

黄霄汉,赵娟,张延杰,等(4·99)

聪耳通窍汤联合心理干预对神经性耳鸣患者疗效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孙洁,阎妍(4·102)

针药结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血脂、MPO、hs-CRP水平的影响

周燕,张红,付旭燕(4·107)

优甲乐结合疏肝健脾温肾方改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

张立勇,王静,张艳(4·110)

清肺逐瘀汤结合针刺疗法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孙达志,麻友兵(4·114)

香砂六君子丸协同“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合Hp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王丽红(5·86)

补肾活血方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

彭英克(5·89)

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戚素梅,刘红玉,马琳,等(5·93)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火郁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研究

张珂珂(5·96)

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湿热证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及对PCT、hs-CRP、IL-6水平的影响

潘以丰,蔡海荣,李旷怡,等(5·99)

养血祛风汤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孔丹暘(6·34)

自拟益气和胃汤联合mFOLFOX6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分析

徐羽(6·39)

头脊电针结合作业疗法治疗中风后手指拘挛60例

杨金山,宋聪琳,邢晓东(6·42)

安宁汤对老年失眠患者疗效及对血浆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的影响

张利平(6·45)

宣肃止咳汤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的临床观察

钟云青,许光兰,王秀峰(6·50)

针灸推拿

针刺“百会”透“曲鬓”对ICH大鼠脑水含量及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

刘晓莹,邹伟,于学平(2·79)

综述

近5年针药结合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房建,王爱菊,贾红玲,等(1·120)

中医药对血脂异常的认识及进展

孙琛琛,杨惠民,郭杨志,等(1·123)

赶山鞭(乌腺金丝桃)的现代研究概况

武斌,于海龙,高彦宇,等(1·129)

糖尿病足的中医研究进展

肖智慧,曹刚,黄强,等(2·100)

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于玲,王知斌,王秋红,等(2·104)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王先锋,许勇强,李陈雪,等(2·108)

补肾活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

吴松宇,常卓,林雪菲,等(2·114)

珐菲亚(巴西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路娟,赵颖,柴瑞平,等(2·118)

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王和平,赵雅宁,陈秋旸(2·123)

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任宇哲,李竹英(2·128)

近10年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李丽娜(3·119)

中药调节细胞外基质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研究进展

李霄,徐静,王斌,等(3·123)

痛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李璐瑶,王振宇,张鹏宇(3·128)

中医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郑丹丹,孙明令,周永明(4·118)

中医药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研究进展

王玉超,师伟,刘金星(4·122)

丹参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代晓光,苏长兰(4·126)

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颜美玲,杨柳,侯阿娇,等(5·103)

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现代研究进展

马育轩,王艳丽,潘军英,等(5·109)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临床研究概况

刘锐,叶传冬,雷宁宁,等(5·117)

网络中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蒋文仪,包艺运,都广礼(5·12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自噬失调及中医药干预相关研究进展

陈海琳,周永明,陆皓,等(6·96)

白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张晓娟,左冬冬(6·101)

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药治疗新进展

董其海,林志敏,陈沁园,等(6·107)

中医药治疗宫颈HPV感染研究进展

贾琳钰,王辉,王惠国,等(6·110)

传统药用植物转录组研究进展

李慧,马德志,姜明,等(6·114)

中药发酵技术研究概况

王耀新,陈丽娜,韩国庆,等(6·120)

(卷终)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疗效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眼底成像前沿技术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