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战略下茶叶产业经济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2018-01-19韩霞
韩 霞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中国茶叶源远流长,当前已成为最大的生产国与出口国。中国茶叶类别之多,有很多也是世界之冠。这是由于中国本土环境适宜种茶。,而且地域之广袤。茶叶具有的社会功能、经济效益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被发现和认可,从而使茶叶自从制造后就受到各种关注,并不断激发了制茶人的灵感,从而创造了如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黄茶和乌龙茶等品种繁多的茶。而这些不同的种类也增加的人们对茶叶的探索和关注,通过这些不同的种类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
1 “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简称。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 von Richthofen把中国特色的商品如丝绸、瓷器等向外国输出的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商业贸易之路称为"丝绸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丝绸之路逐渐变成了沟通中国和西方国家经济、文化、政治的主要渠道。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多双边贸易体制和区域合作平台下积极进行经济合作,以达到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在当今多极化的世界中,全球化经济、多样化文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下,“一带一路”区域发展带来了自由流动的经济、高效的资源配置和深度融合的市场,使各国经济政策更为协调,因此,建立一个全球贸易自由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是全世界各国合作发展的必然选择。
2 茶叶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有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而中国的茶道和茶艺更是中国文化在茶叶文化中的发展和传承。目前,在茶的种植面和产量上,中国均为第一。我国出口茶叶主要对原料性和散装茶叶进行贴牌加工,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低。
在没有发明用火烤煮食物之前,茶的利用只能是咀嚼新鲜叶子。接下来便是生煮羹饮,后来人们发现将茶叶晒干收藏,可随时取作祭品或作药用和饮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便是采叶做饼。这些是早期的茶叶及饮用的方法后来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时茶叶的制备生产得以良好的发展。改革以来,中国茶叶得到了迅速发展,2005年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生产国。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茶产品产量也在不断的增长。2010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的0.87%,达到135.19万顷;2017年,茶园种植面积占农作务的1.30%,达到了211.30万顷。2017年1-6月中国茶叶出口量累计为17.7万吨,2017年1-6月中国茶叶出口额累计为7.2亿美元。
由于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和较粗糙的加工茶方式,导致茶叶出口价格较低。低价茶叶对出口国家的茶叶市场造成冲击,导致出口国家出口集团利益受损,因此,出口国家政府往往采用绿色贸易壁垒来增加强集团的利益。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内对茶产品的支持远远低于国外,茶叶出口竞争力被削弱,这与我国政府制定的茶叶产品相关贸易法律法规与WTO、欧盟制定的规则不相吻合有直接的关系。我国政府对农业更多地关注如水稻、水果等农产品,而相关茶叶种植支持政策不多。为了扩大我国茶叶出口,应对茶叶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高附值的品种,如袋泡绿茶、保健茶等,同时这也可以应对目前贸易壁垒。
3 茶叶产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障碍
3.1 未能形成品牌效应,价格话语权缺乏
虽然已经积极开展茶叶生产基地认证、商标注册工作,但总体而言,由于宣传力度小、投入少等原因,仍然没有打造出比较响亮的、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未能形成品牌效应。另外,由于严重滞后的仓贮设备占主要的存储设施,还是以蚂蚁搬家式的原始营销方式为主,导致天然无污染环境中生产的精品茶叶,被当做普通茶叶以低端价格销售了,未形成产品冲击力,价格话语权弱化。
3.2 高附加值利润丢失
由于没有对市场进行调研,单一的茶产品供过于求,导致生产存在风险;同时,茶产品种植茬口集中,导致茶树抗害能力减弱,生产量减少,更是导致经济效益低上。
3.3 专业技术投入不足
随着现代茶叶技术的发展,急需专业对口和服务技术的科技人员。目前,我国从事茶叶产业人员并不能满足需求,同时农民和企业种植两者的技术服务存在较大差别,产业需求不能保证。
3.4 市场供应链失衡
在茶叶产品的供应链中,茶农作为供应链中最薄弱的环节,茶叶售议价低于作为纽带的各级别的经销商,而经销商在茶叶售议价上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对抗茶企。然而并没有相关契约和惩罚机制对这种市场信息不对称进行约束,这就容易导致市场主体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使得市场主体力量失衡。
3.5 市场监管效率低下
目前,茶叶市场监管机构众多,包括卫生、工商、质检、农业、环保等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然而,实际管理上,由于涉及利益,各部门在监管行动中难以协调,导致了"多头管理、无人负责",进一步使得监管成本变大,效率低下。
4 “一带一路”背景下茶叶产业经济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模式
4.1 制定和实施茶叶企业区域贸易自由化的策略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并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而中国的大多数茶叶企业不了解。随着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成员国茶叶企业也将享受比世界贸易组织更有利的贸易安排,降低区域内的茶叶产品生产成本,扩大区域内的茶叶贸易市场。
4.2 积极参与茶叶产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面对涉及面广、复杂而庞大的经济一体化工程,要想取得好的成效,不能急于求成,应从近到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推动产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同时,应该积极的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更紧密经贸互利关系。一、推动台湾海峡两岸四方经济合作进程。以“一国两制”原则、区域经济和区域贸易形式,通过抵消货物贸易关税和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开放两岸茶叶贸易市场,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四地”茶叶经济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共同繁荣。二、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茶叶产业经济合作。中国和东盟国家有着密切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有密切联系。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此外,东亚国家对经济、商业、商业、文化、人力资源开发、青年领导人交流、眉公河流域合作领域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想法和建议。因此,从未来发展来看,作为中国近邻的东亚国家为茶叶产业的贸易自由提供了基础,茶叶产业在整个东亚地区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4.3 借机“一带一路”,加快亚洲货币一体化进程
面对美元和欧元强势货币挑战,亚洲国家只有通过产业贸易合作,进而进行货币与货币的合作,以实现亚洲货币一体化。中国作为一个茶叶经济大国,相对于其他国家其灵活性较差,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实施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一方面,通过在亚洲增加经济事务分量,实现区域内多方货币整合以打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高的现状;另一方面,为了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需要主动适应亚洲货币一体化要求。
结束语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潮中,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全面展开。自由贸易比较优势理论为茶叶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最好的选择,国家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总是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使利益最大化。在世界经济和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亚洲国家认识到产业经济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必要性。中国意识到营造良好的茶叶产业经济环境的同时,双方应主动协调,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贸易总额,促进投资,积极参与亚洲区域一体化标准的制定和在提升全球经济的影响力。
[1]王慧君.信阳茶叶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J].福建茶叶,2017,(08):59-60.
[2]杜峰.地方茶叶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福建茶叶,2017,(05):247-248.
[3]尹秀英,李晶.区域经济背景下茶叶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09):1-2.
[4]赖建红.强化茶叶品牌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J].中国茶叶,2007,(0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