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茶思维下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同发展机制

2018-01-19郭校晨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茶艺体育运动茶文化

郭校晨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辽宁抚顺 113001)

1 茶思维下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1.1 茶道自主思维

茶思维的教育价值使得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发展成为可能。目前,在茶思维的思维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开始以更加丰富、高效的形式展开。体育不再是文化科目的辅助课程,而是具有主体价值的重要必修课程。茶道文化是人们在饮茶活动中逐步发展、自主探究出来的哲学之道、生活之道。茶道的形成和发展,并非是当时时代政府或社会硬性规定下而产出的,它是人们自主提出的。因此,茶道文化具有自主思维。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茶道的自主思维主要指人们对某一事物的主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茶道自主思维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开始自主选择喜爱的体育活动,并进行针对性的体育锻炼。由此可见,茶道自主思维不仅让学生们对体育活动的选择性体现出来,还促进了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饮茶习惯下的自主思维”是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根本,也是现代高校体育发展的动力。

1.2 茶艺趣味思维

作为诠释茶文化的民族风俗表演,茶艺表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而茶艺表演的产生,本身就是热爱茶文化的人们在饮茶活动中研究发展出来的。茶艺表演源于人们对茶的热爱和兴趣。茶艺的趣味思维,指人们要对自己所学的事物开发出个人兴趣爱好,才能够将其有机发展下去。茶艺的趣味思维与茶道的自主思维相辅相成。茶道的自主思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便是茶艺兴趣思维的指导过程。然而现代部分高校的体育教育中,对体育种类的选择并不多。现有大学体育科目的一些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因此,在茶艺兴趣思维的理论指导下,高校教师要“寓教于乐”,用多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如果将课堂开发得丰富多彩,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客体,其兴趣思维可以被完全激发出来。

1.3 茶品服务思维

人们进行饮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放松身心,茶产品、茶市场及茶社等现代社会茶文化配置,它们旨在为人们服务,使人们能够感受茶文化的愉悦、放松和舒适。茶产品的服务思维,是现代茶市场复兴繁荣后提出的新型思维。服务业作为我国第三大产业,其核心和理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茶产品的服务思维下,高校体育开始有了质的转变。体育活动应该为人民服务,人们需要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善他们的身心健康。在此基础上,以往的体育考试已经转变为人性化体育教学及针对性的教学。现代高校体育以每个人所选择锻炼的科目不同作为检测标准,而非以往的体育硬性校内检测指标。将体育的服务型和目的性体现出来,才能够让体育发挥其真正的效用。

2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关联性探究

2.1 目标关联性

上文提到,在现代茶产品的服务思维下,高校体育运动主要以服务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目标。就目标而言,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是相关的。除以身心健康为目标之外,体育运动还有以审美观感为主的健美目标。但无论是何种体育运动,其目标都具有一致性。因此,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同发展具有高度的可行性。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在目标践行中的不同点,是受众年龄的不同。基于此,在协同发展的方式上,要充分利用茶文化的太极思维,考虑到社区体育锻炼人群的受众年龄,在协同发展时追求两者的和谐共通。

2.2 管理适同性

在茶文化人本主义思维深入校园后,高校体育的管理模式不再过于的强硬化、刚性化。在茶道自主思维的影响下,教师在体育课上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进行体育运动。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校园形成体育习惯。单一的非引导式教学,无法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思维。而在社区体育管理中,因社区人员的多元化和管理的非必要性,社区人员的体育运动都是自主进行。从管理的方式来说,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管理都具有共同点,都是柔性管理与引导教学。除此之外,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在器械的管理上,都采取惩戒制度。对于不爱护体育器械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惩戒,以维持体育运动的基础设施、维护体育精神的良好风气。

2.3 发展联结网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同发展,具有强大的网链联结体系。茶文化的现代复兴,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及商业、社会、文化的联结。同样的,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都能够以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作为背景,将热爱体育的人群联结到一起。在发展平台上,两者也可以互相助力,进行资源互享和信息流通。在高校体育中,学生对许多体育肌肉运动、拉伸运动的经验不足,可以与社区体育运动人员进行探讨。而社区体育运动人员也可以与高校学生一同学生体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理论。无论是高校体育还是社区体育,其都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其联结网较多、联结路径广泛,因此,在两者的协同发展机制下,只要找对路径,便能研究出可持续协同发展的手段。

3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同发展机制路径

3.1 体育资源共享

茶太极思维下,只有两者融合共通、互相助力,才能够进行优化发展。为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同发展基础,必须在基本的器材资源上进行共享。一方面,对于高校内的器材,社区人员可以进行租借使用。而社区一般缺少的大型篮球场、足球场和跑步操场等场地,社区人员可以在限定的时间段内免费使用。社区内的健身器材,高校学生可以无偿使用。社区内健身房的大型器材,在学校需要时也可租借。另一方面,对于体育资源中的人力资源,即高校内的体育教师和社区健身房内的体育教练,高校和社区也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分享,促进两者互相学习。每月开展体育文化类讲座,邀请高校教师进入社区进行宣传发言。而社区内的校外健身教练,也可作为助教在高校指导学生某一部位针对性的肌肉训练。特别是对于体育篮球、足球、排球等的体能训练,健身教练可共享其体育信息,教导学生训练方式。综上,体育资源共享不仅稳定了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协同发展的基础,还将器材资源和师资的价值体现的更为具体全面。

3.2 竞技体育开发

茶文化在求同存异的历史沿革中不断优化发展,在茶思维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下,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进一步稳固发展机制,便是创立关系网和连接点。开发社区竞技体育,是创立关系网的有机路径。首先,每年开展市内高校与社区的竞技体育比赛,增强两者的互动性,才能优化其发展方向。其次,在茶艺趣味思维下,从标准竞技体育中,开发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趣味型竞技体育。让人们在娱乐放松的竞技比赛中,增强情感联结。竞技体育不仅能以此为平台提高人们体育运动感的效率和质量,还能让社区人员和高校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协同发展的动力。

3.3 网络平台连接

上文提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需要找到发展的联结点。竞技比赛的开发仅仅让两者在每年特定的时间进行连接,达不到生活中的每日联结,不符合茶文化中“习惯思维”的要求。如何让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连接发展更加具有质量和人性化,是必须探究的主要问题。网络的发展和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兴起,为社区与高校的体育联结提供了发展平台。通过同一社交平台中的体育文化分享、体育轶事传达、体育精神颂赞等,人们能够围绕体育进行深入交流。网络平台交流的时效性,促进了两者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机能。

4 结论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联性,决定了两者协同发展的可行性。茶思维的导入和应用,助力和优化了两者创新发展的有机路径。通过竞技体育的平台开发、网络媒介的信息传达以及内部资源的共享,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在信息上、实践上都实现了协同发展的有机体系。茶思维在体育运动上的成功应用,也为其在社区文化、社区慈善与高校的协同发展中提供了平台和路径。

猜你喜欢

茶艺体育运动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茶艺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校园茶艺飘香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呆呆和朵朵(13)
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