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渗透性提升路径研究
——以桂电课堂派为例

2018-01-19梁炳辉史思齐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视阈载体思政

梁炳辉,史思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新媒体产业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使得高校的教育平台与模式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者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和探索新媒体教学模式的改革。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新媒体在思想建设领域的作用。因此,强化新媒体思维,全面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媒体建设的“四个重点”的论断,诠释全新的新媒体理念,创新高校教育模式与新媒体的整合已经具有关键的时代意义。

1 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的起始是将其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而被大众所熟知,之后教科文组织对其的定义是网络媒体,可以理解为一种网络传播的媒介。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网络空间的延展,新媒体的概念已经得到进一步的开拓,现今而言,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媒体。囊括了多元化的网络载体与网络模式,通过全新的网络与数字化媒介进行信息等传递的媒介途径与环境。

2 思政教育渗透性概念

渗透性是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特性,尤其是网络思政借助新媒体作为载体进行高校教育[1]。思政教育的渗透性,主要指高校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通过新媒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将自己的课堂知识,思想立场,思维方式,逻辑理念等借助发散的方式,在课堂中或者在线平台上,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

3 新媒体视阈下加强思政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3.1 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教育体系的战略需求

新媒体的发展为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教育体系的战略需求开启了全新思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直以来是全国各大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如何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将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载体的有效运用,从根本上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认同感,也是最为直接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政治素养的有效方式。

3.2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内在追求

新媒体进行信息共享与传递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的时效性与丰富性是广大用户赖以使用的基础。作为大学生的青年群体是新鲜事物的追求者,所以新媒体技术以及载体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对高校在校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方式的影响都是具有一定作用的。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们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不再只是根据书本知识的内容或者授课教师的口述直接作出相关的判断,而是有了更广的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借助新媒体相关平台与技术去发现问题。

3.3 引领学生思政意识与解决社会矛盾的现实性要求

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它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介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和现实生活,一定程度影响并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伴随着新媒体技术与思政教育模式的不断融合,高校的思政教育课题在不断地改革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教师在引导高校学生逐渐从高校融入社会,再到走出高校迈入社会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都会在思政课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特殊角色的社会群体在社会中是具有特定身份的一类人群,他们的在社会中的行为以及在校的行为都会被整个社会所关注。

4 课堂派在桂电思政教育的优势体现

4.1 思政教育课程环境进一步扩散

思政教育环境的扩散性主要是指高校教学的环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环境,而是借助网络,大数据、新媒体不断的进行环境的外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作为一所以电子科学技术为特色打造的高校,全校区已经实现无线网络的覆盖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使用课堂派。这也顺应着电子类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步伐。桂电思政教育环境的扩散性还体现在师生之间、学生用户之间的交流层面。课堂派拥有自己的私信交流系统。师生、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私信交流,对于课程的学习、老师教授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

4.2 思政教育教学信息传播的迅捷性增强

课堂派作为新媒体载体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思政教育课堂被逐渐的广泛应用,其作为师生,学生之间的课程交互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与传统的知识传播方式相比较而言,其具有较强的信息传播迅捷性。例如桂电马院在使用课堂派时,就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课程信息都及时反馈在课堂派平台上,学生们可以及时收到课程的相关信息,预习作业的发布、课堂教室的更改、课程学习动态的把握等。这种信息不是单向的传递,授课老师可以根据平台及时发布的学生动态来了解授课学习的情况。

5 新媒体视阈下桂电课堂派设立困境

5.1 桂电思政教育课堂派设立以及实时更新缺乏

课堂派在桂电较早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广并进行课堂的改革与使用,作为目前高校新兴的工具。虽然研发时间并不长,但已经在全校的思政教育课堂进行新媒体教学改革的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派已经可以进行互动、作业、考勤、表现、测试以及助教管理的运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课堂派设立已经有近两年的投入使用时间,其最先启用的是易班系统。易班和课堂派都有着方便学生使用通讯设备进行直接课堂信息交流的功能。但相对而言课堂派的功能更为齐全,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课堂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功能。

5.2 桂电思政教育课堂派平台开发与渐进性不足

桂电现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课堂派的使用主要要依靠微信与手机的配合,学生需要进入微信公众号,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或者是上机实验时统一用电脑操作。但是现今的课堂不可能人手配备一台电脑进行每日的课堂教学。而且在使用微信公众号的期间,页面容易丢失数据或者跳转,尤其是在刚开始的注册阶段,不稳定的操作界面让原先填写的数据一下子就归于消失,只能从头开始填写。此外,渐进性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连续不断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中,实现思政教育教学的创新目的。

6 新媒体视阈下思政教育渗透性提升路径剖析

6.1 推进思政教育内容专业化与大众化融合

我国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淡化填鸭式的教学,强化引导力的实践,是推进思政教育改革之本,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专业化和大众化的有机结合。应该改进课本教学的固定之风,提升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增加生动的社会案例与名人典故是对内容的有效填充强化引导功能,提升教育内容的引导力,要实现有效的传道授业,探索学生群体容易接受的思政教学模式。

6.2 完善思政教育新媒体载体的技术性支持

完善思政教育新媒体载体的技术性支持包括平台技术支持和数据技术支持。平台技术支持是指在思政教育在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时,平台技术支持给予载体的帮助;数据技术支持是指通过新媒体等技术与数据链为完善思政教育课程提供强大云端数据服务的一种形式。我们应该帮助高校用户诊断并解决其在使用新媒体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由产品导致的技术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大致可分为五种,课程载体、物质载体、精神载体、制度载体、传媒载体。传媒载体是既包括传统的大众媒体,广播、电视、书籍、杂志电影等,也包括新媒体即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

猜你喜欢

视阈载体思政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漂泊叙事视阈下评述《花样年华》的艺术特色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原型理论视阈下的于连形象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螺丝在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