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药物归经、引经药、药引、方剂归经 的起源与关系
2018-01-19戴缙杨天仁
戴缙,杨天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1 归经理论的起源及发展形势
中药的药性及中药的功效虽然有差异,但是可以用归经来解释其差异性,阐释药效的临床效果。 归经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而后衍化出: 药物归经、引经药归经、方剂归经等内容,虽然各有其特性,但都依从于脏腑、经络归属。《四库医家类总叙》:“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1]。将归经配伍的理论发展总结为三个阶段: 金元以前、金元、金元以后。
1.1 金元之前
据文献记载表明,中药的归经理论最早的论述见于《黄帝内经》,在其中提出了药物的五味对人体脏腑有一定的选择性,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味所入,酸入肝……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五脏对应的五色、五味对不同部位有选择性,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色味当五脏,白当肺……黑当肾、咸”[2]。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确立了“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其中《金匮要略》主要为脏腑杂病证治,书中提及按六经分经用药,如太阳经病证用麻黄、桂枝,阳明经病证用石膏、知母等,张仲景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主张分经用药,已经有了“归经”的基础及涵义。陶弘景《名医别录》中也将药物分经归类叙述,如桂能“宣导百药”、酒“主行药势”等。
1.2 金元时期
金元时期对药物归经作用的认识有了一定进展,如寇宗奭《本草衍义》:“木瓜入肝、戎盐入肾、桂圆归脾、泽泻引药归肾经”。同时归经理论体系的雏形也已初现[3]。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在《珍珠囊》中把归经理论正式提出,中药归经才正式作为医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出现,为临证制方选药提供了参考[4]。张元素在《珍珠囊》中分经归纳了引经报使药,提倡的分经用药,在《医学启源》卷下各经引用中也有“太阳经,羌活……已上十二经之的药也”的记载。其弟子李东垣又在《手足三阳表里引经主治例》对十二经经脉的引经药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王好古《汤液本草》以列表形式归纳各经药物形成了中药的“向导图”,明确指出每一味药物的归经。
1.3 金元之后
明代的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一书,对中药归经也有巨大贡献,他进一步运用归经理论解释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并且以临床疗效印证归经理论,将《黄帝内经》的五色五味入五脏理论用到临床实践中,指出同归一经的药物有入气分和入血分的不同,从而提高了归经理论的实用价值。李士材著的《本草通玄》采用了归经理论,在记叙每一味药时,都在“性味”之后紧接着指出了该药的用药机要、引经报使。清代的汪昂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药物归经学说,在《医方集解》一书中,他首创了方剂归经学说,其理论依据依然是脏腑、经络学说,将能治某一脏腑病症的某一方剂归入该脏腑从属的经络[5]。例如对复元活血汤中的柴胡,解释为“肝胆之经,行于胁下,……故以柴胡引用为君”。
2 药物归经、药引、引经药、方剂归经的定义及其区别
药物归经理论是基础、是源流,引经、方剂归经来源于药物归经,是后人在药物归经理论学习应用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药引属于使药的范畴,它与中药归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1 药物归经
中药归经的学说是以脏腑及经络理论为基础的,以中药效用作用的特定脏腑经络的特殊归属为依据,以古代医家的临床经验为前提,在临床上组方配伍时,要根据疾病的发病症状和部位,除斟酌选择相应性、味外,更要根据药物归经来有的放矢,用药与病证相印证,发挥效应[3]。药物归经理论是药物作用效果定位的理论概念,表明了中药药理的特定作用部位,从每一味药物所具有的效用着眼,如果一味药只具有一种功效,就将其归入一条经络,如果一味药物有两种以上的功效,就归入两条以上的经络。
2.2 引经药
引经药也称引经报使药, 特指方剂中某些中药具有能使方剂中其余药的归经作用、定向地加强或发生变化的作用。引经药在方剂中主要是使药,有时也可能是君药、臣药、佐药,其兼具引经作用[6]。引经药的出现是建立在药味归经基础上,但引经药物又不等同于药物归经。 引有带领之意; 经,特指经络。顾名思义引经药不单具有一种药物自身对脏腑经络特殊选择性、特殊归属性,同时还能够引领方中其它药物进入某一经络及其络属的脏腑共同发挥药效。 历代医家对引经药有很多归纳总结,例如仲景提出的六经引经、张氏提出的十二经引经等等。药物归经理论是引经药的基础,引经药可以看做是药物归经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如果引经药物应用得当,在临床方剂配伍用药时能发挥左右该方剂治疗的定向、定位等重要作用。我们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特定归经发生在每一味药物的药理作用中,在人体产生的药理效应部位也各有侧重不同之处,但这并不能等同于每种药物都具有引经作用,否则,会混淆药物的归经属性和引经作用这两种概念。临床实践应用中,引经药物有着重大作用,但有些医家对引经药的作用过分夸大也是不对的,在临床用药组方时根据药物功效及归经遵从配伍原则,不能刻意选择、使用引经药物。
2.3 药引
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中药药引系指能把药力引导到疾病所在的经络和脏腑,直达病所的一类药物,它属方剂使药范畴,又与中药归经,升降浮沉密不可分。“药引”的记载宋代以前可见于《五十二病方》中“以蜜和”“米一升”等;《千金要方》中艾叶汤也有“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的记载。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药引的记载较详尽。该书见方788个,每个方剂都有用到药引及引经药。此外同一时期的《圣济总录》《全生指迷方》《济生方》等也都记载有药引的应用,可见当时的医家已将药引的应用纳入方剂配伍中,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7]。
药引与引经药在用法上有很多相近之处,易被混淆。药引可具有引经、增效、调和脾胃、解毒等作用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功能,药引可以很平常,有些可以是食物如酒、红枣、大蒜、甚至童子尿。“酒入经为引者,取其活血行经……龙眼入药为引者,取其发散诸邪勿住”而引经药则不具有解毒的功效,同时它的作用并不局限于经络、脏腑,其“引导”的方向和部位有时还可能包含机体的其他局部,例如头顶、头面、胸背、四肢、膝脚等,或是某些层次,如气、血、营卫、三焦等。
2.4 方剂归经
方剂归经是分析一首汤方中所有药物组合后的综合功效如何,以每个方剂功效为准的主治病症范围进行全面分析。大多数方剂是由多种药物共同组成的,其中也涉及中药归经的问题。明代的徐用诚、刘纯就从方剂归经的角度阐释了方义,而正式提出这一理论的是清代汪昂编著的《医方集解》,他在前人有关药物归经学说的基础上,在《医方集解》中对每一首主方的方解,一开头就标出“此某经药也”,凡例的最后一条标“十二经络”内容以备查考,全书贯穿他首创的方剂归经学说[8]。方剂归经有别于药物归经的就是一个从自身单味药着眼一个从单一方剂组方后多味药共同产生的效果来区分归属。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种新理论的提出也都需要不断的完善,汪氏的方剂归经理论对手厥阴心包经等就缺少专用方剂的归纳。
3 小结
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药物归经、引经药、药引、方剂归经这几种理论的形成与提出都凝聚和包含了后人对前人学术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如引经药理论的形成是易水学派张元素提出,其后由其弟子李杲、王好古等不断完善。同时药物归经、引经药、药引、方剂归经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又很容易混淆,所以把它们总结归纳。引经药、方剂归经理论的形成都源于药物归经,药物归经是前提,因为药之有性,或升降或沉浮才逐渐细化衍生出功专引导其它药物入某一脏或某一经的引经药或是专入某一经或对某一类疾病有专门主治作用的一类方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辨证用药时不要刻意使用引经药,要多种辨证方法相结合。临床上组方用药离不开药物的配伍规律,而药物归经、引经药、药引、方剂归经又是组方配伍中的重要环节,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我们更好的提高临床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1] 黄涛.金元时期医学繁荣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06-209.
[2] 向楠,周亚娜,邓阿黎,等.《本草纲目》对“归经学说”发展的贡献[J].亚太传统医药,2006,2(9):30-31.
[3] 李功营,宋金带.中药归经与组方配伍的相关性探索[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65-66.
[4] 袁冰.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历史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2009.
[5] 舒长兴.浅议汪昂对归经理论的发挥[J].中医文献杂志,2015,33(2):10-11.
[6] 由凤鸣,郑川,于海艳,等.中医归经理论、引经药与肿瘤靶向药物治疗[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5):1185-1186.
[7] 陈定华.中药药引学说源流初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2):49-50.
[8] 江克明.谈汪昂的方剂归经学说[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9,8(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