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壅郁结闭病机认识的研究
2018-01-19唐仁康曹鹏刘茜朱佳猛李岳峰孙满超
唐仁康,曹鹏,刘茜,朱佳猛,李岳峰,孙满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医学重视对病机的理解,而几乎所有疾病的病机,无论发病于何种病位,由何种原因导致,最终都要落脚到以气血津液为主的物质基础中。就气的基本病机而言,笔者认为应从壅、郁、结、闭四方面进行理解。整体来看从壅到闭大致呈现出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的变化规律。但比较壅、郁、结、闭四者,又各有其病机规律,即便具体到壅、郁、结、闭个体自身,在不同病因、病位下病机特点仍有一定差异,正是壅、郁、结、闭在气分病机中的这种统一性和差异性,构成了气分复杂病变过程。系统认识壅、郁、结、闭所致气分病变一般规律和具体特点,对于进一步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现实意义。这些认识在古代医家中已多有提及,尤其是中医肇基之汉唐时期,但至今尚无人加以总结、区分,现笔者梳理相关论述,并略陈鄙见,就壅郁结闭这一病机认识初步探讨如下。
1 概念
随着历史发展,壅、郁、结、闭的字义和概念在不断变化,有必要明确汉唐时期壅、郁、结、闭的概念,这是汉唐壅、郁、结、闭病机研究的基础。
1.1 壅
壅,从土,雍声,本义:塞,阻塞。唐· 柳宗元《兴州江运记》“于是决去壅土,疏导江涛。”[1];汉唐医书又可与“痈”相通,《华佗神方·四一五一·华佗治骨蒸神方》:“或缘肺壅瘴疟之后,宿患痃癖”[2];还可作“拥”,《黄帝内经太素·六气》:“盛壅营血之气……故谓之脉也,平按:《甲乙经》壅作拥”[3]。
1.2 郁
郁,古代“郁”与“鬰”为两个不同的字,汉字简化后,皆通用一个“郁”字,中医学的“郁”实为“鬰”。鬰,郁滞不通之意,《管子·中匡》“鬰浊困滞”[4],此义汉唐医书取之最多,如《注解伤寒论·辨可吐第十九》:“ 郁而痛,不能食”[5];又与“燠”相通,暖、热之意,如:刘峻《广绝交论》:“叙温郁则寒谷成喧”[6],汉唐医书常燠郁并提;又可指情志忧闷,如《楚辞·九叹·忧苦》:“愿假簧以舒忧兮,志纡鬱其难释。”[7]此外,还指地名,水名等,如《山海经》:“鬱水出象郡。”[8]
1.3 结
结,从系从吉,本义:用线、绳、草等条状物、将兵器束或编织起来,也指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一曰缔结、结合,如张仲素《宫中乐》:“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9];汉唐医书又以结聚之义最常用,《黄帝内经太素·阴阳合》:“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结,聚也”[3];还指情志郁结,如《诗·桧风》:“我心蕴结兮”[10]。
1.4 闭
闭,从门,本义是“给门户上门闩”,《礼记·礼运》:“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1];汉唐多指闭阻不通之义,《易经·坤卦·文言》曰:“天地闭,贤人隐”[12];又有禁止、终结等意。部分汉唐医书“闭”在表述病机方面与“痹”字义相通,如《华佗神方·一○三二·论痹》:“痹者闭也”[13],血气不得流通。
“壅”“郁”“结”“闭”都是汉唐时期医书里的常见字,可作动词也可做名词、形容词,在不同书籍、不同篇章里含义不同,但在多数情况下 “壅”“郁”“结”“闭”都与疾病相关。本文主要从壅、郁、结、闭的一般病机规律和不同病因、病位下的具体病机规律两方面对其病机进行探讨。
2 一般病机规律
2.1 壅
壅的病机多存在于气分病变初期。其病机特点主要是广泛塞滞气机,以胀、满、痛等为主要表现,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中提到“腹中满痛者,里气壅实也。”[5]若不愈,其一般病机的转归主要有三个方向:①继发水分病变,气机塞滞,津液不布,导致水液代谢异常,如《黄帝内经太素·营卫气行》:“沟渎水壅,决之则通,阴阳气塞,针液导之,故曰决渎。”[3]②继发血分病变,气壅不行,血行不畅,血液失去濡养功能,如《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八(卷首缺)·经脉之一》:“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3]③仍在气分,病变范围逐渐局限,由壅向郁转变。
2.2 郁
其病机特点主要是局部积滞气机,以躁烦、按痛等为主要表现。汉唐时期其病机转变主要有气血两方面:①在气分有两种:一则化生其他邪气,汉唐时期主要提出化热,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14],汉唐郁而化热病机的提出,为后世郁而化燥等病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如《湿温时疫治疗法·第二节中医之诊断疗法》:“湿郁之极,必兼燥化”[15]是也;二则由郁向结转化,邪气与有形之物相结。②在血分,局部气郁导致血行不畅,甚或循经妄行,如《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郁甚于经,迫血妄行,上为衄也。”[5]③在水分,气郁所致局部水分病变,多表现为局部水饮停滞,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汗出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噫气,胁下有水气”[16],为伤寒汗出后胃气不和所致。
2.3 结
结为气分病变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其病机特点为无形变有形,由柔变坚,以发热、坚满、疼痛、包块等为主要表现。其病机转归主要有三点:①结则有热。局部气机结滞,易于化热,仍在于气分,如伤寒之阳明腑实证,邪与燥屎相结,腑气不通而化热。②结则有瘀。气结不行,致局部血行不畅,继发血分病变,如伤寒之蓄血证。③结则有水。局部气机结聚,津液不布,继发局部水分病变,如伤寒之太阳蓄水证。
2.4 闭
“痹”字含义本多,至汉唐在医书又被赋予“闭阻不通”之义,其病机特点区别于壅、郁、结之相对不通,为绝对气机不通,如《黄帝内经太素·诸原所生》:“血气不流其犹闭也”[17],血气不得通荣,表现为不仁、疼痛等症状,为气分病变最后病机形式。其病机转归主要在水分和血分:①在水分,气闭津液不布,如《素问·痹论》:“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17]②在血分,气闭血凝,继发血痹,如《诸病源候论·二十五·血痹候》所言:“诊其脉自微涩……血痹也,宜可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18]
3 具体病机规律
3.1 病因层面
凡内伤七情饮食,跌仆坠堕皆可致气机不畅,出现气分壅、郁、结、闭的病机,但汉唐多具体论述外感病因。外感六淫对气机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汉唐时期医家对此的认识大致如下:
3.1.1 邪壅
汉唐邪气壅主要提及风壅和热壅。①风壅,壅滞气机,津液不布,出现水液代谢异常,如荨麻疹,此《内经》所言“风胜则肿”,尚伴风性“善行而数变”之痒。②热壅,热壅一般发病急,热势重,热象弥漫,因处初期,气血壅盛尚未结实,常见全身发热,如《诸病源候论·热诸病》:“热病二日,阳明受病……故肉热鼻干不得眠。”[18]
3.1.2 邪郁
汉唐邪气郁主要提及寒郁和热郁。①寒郁,寒伤阳,其性收引,最易致郁,其郁伤阳气必重,如伤寒麻黄汤证之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此外尚有寒郁化热者,如气火上冲之郁冒、眩晕等。②热郁,热为阳邪,热郁伤气滞气必重,如《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腹满微喘者,热气内郁也”[19]。此外,热郁可直接化火,其化火最速、过程最短。然郁化内火应与外感火邪加以鉴别,如《内经》所言:“火气内发,上为口干咽烂者,火热上熏也”[20],当为郁化之内火,而非外感火邪,故“火热上熏”实为内火病机。汉唐未见有言外感火邪“火性炎上”者,故“火性炎上”不可一概而论之。
3.1.3 邪结
邪气与病理产物相结,汉唐邪气结主要提及风结和热结。①风结,主要论及风邪与水相结,其肿较风壅更加局限,如《外台秘要·眼杂疗方二十首》:“小品疗眼风结肿合……秦皮汤方。”[21]②热结,热具蓄结性,气分热结为火,多称为热毒,易腐伤血肉成脓,如《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篇第五十八》:“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22]
3.1.4 邪闭
汉唐医书主要提及风寒湿痹。①风痹,风性善行,其痹走注关节,无所定处,又称行痹,如《黄帝内经太素·痹论》:“其风气胜者为行痹。”[3]②寒痹,血气受寒,凝而留聚,聚闭为痛,寒性收引,其痛最剧,故又名痛痹。③湿痹,血气濡滞,沉重麻木,留着不移,称之着痹。此三者为汉唐时期对邪闭认识最突出者,同时为后世燥痹等的提出提供了思路,如《杏轩医案并按·吴媪肺痹》:“秋伤于燥,冬生咳嗽,计惟清燥宣痹。”[23]
3.2 病位层面
壅、郁、结、闭发生在不同部位时,所表现的不同症状及病机不同,主要体现在脏腑经络四方面。
3.2.1 壅
①脏壅,阻绝内外,离绝阴阳,病位深,病势急,病情危重,如《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恶卒死者,皆脏气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也。”[24]②腑壅,腑气不通,津液不布,易继发水分病变,如《外台秘要·石发腹胀痞满兼心痛诸形证方七首》:“可速涤肠胃,无令留壅,不然,即成痰澼。”[21]③经壅,经中气血不和,脉道气血壅遏所致,常为气血同病,表现为经脉循行部位病症,如《刘涓子鬼遗方·序论》:“血涩不行则卫气从之不通,壅遏不得行。”[25]④络壅,多受环境因素影响,病位浅可视之,病情轻,传变少,其症状部位多为原发部位,也常为治疗位点,如《黄帝内经太素·经脉皮部》:“冬月寒甚……则阳络壅而青黑。”[3]
3.2.2 郁
汉唐时期郁的病机主要论述了经、腑两方面:①经郁,经中狭小局限,经气易郁,化热化火迅速,易成经火,如《眼科秘诀·孙真人眼科总理七十二症秘诀》:“凡翳眼……肝肺二经郁发心火,克于肺经,七情所感。”[26]②腑郁,以六腑气机不利为核心病机,症主以中满、吐泻等,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27]后世对此多有发展,如《四圣悬枢·呕吐泄利》:“腑气郁遏,不能容纳水谷,故吐利并作。”[28]至于脏郁,五脏各有郁之描述,但多指脏之经络郁,如“肝郁”实为肝经之气郁滞,当细审之。络气郁汉唐时期未有提及,后世有《审视瑶函·视一为二症》:“譬诸观太阳若冰轮……此内络气郁,玄府不和之故”[29]之论可供参考。
3.2.3 结
①脏结,脏属阴分,病位深入,病情重,如《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与阴相结者,为脏结,以阴受之,则入五脏故尔。”[19]②腑结,腑中气布范围广,邪不易与气相结,多与水湿、燥屎等有形之物相结,如《诸病源候论·三·癖结候》:“此由饮水结聚在于膀胱,遇冷热气相搏,因而作癖。”[18]③经结,经中狭窄,邪气多与气结,如经中热结为火,《备急千金要方·痈疽第二》:“由人体有热,被寒冷搏之而脉凝结不行,热气壅结成痈疽。”[30]④络结,病位表浅,可见结块,多由经伤继发,如《诸病源候论·三十三·产后月水不通候》:“故风冷伤经,血结于胞络之间。”[18]
3.2.4 闭
汉唐时期根据病位不同分有“五体痹”,即皮脉肉筋骨痹,并多认为其发病与季节相关,如《黄帝内经素问》:“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27],对痹病的预防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又有依据脏腑经络病位的论述,如《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27],《华氏中藏经·论痹第三十三》:“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入腑则病浅易治,入脏则病深难治”[31],汉唐时期尤其对中风在不同病位闭阻气机的表现论述较详,如《金匮要略方论·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32]对后世影响大。
4 总结
壅、郁、结、闭四种病机作为中医气分病变的重要内容,既相互统一又各有差异,共同构成了气分病变的全过程。
就其统一性而言,四者都是气分病变的基础病机,都能导致气机不畅,从壅到闭大致呈现出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的变化规律,并先后构成了气分病变的四个发展阶段。其病机的物质基础皆为气血水,都原发于气分病变,继发水分和血分病变,在气分不断加重气机不畅或化生他邪;在水分都可能引起水液代谢异常,并发水肿;在血分常导致血行不畅或瘀血。
就其差异性而言,首先,四者处于不同气分病变阶段,对气机影响具有不同病理特点,基本为从轻到重的顺序规律,壅为初期,特点是广泛性气机壅塞;郁为第二阶段,局限性气机郁滞,多在经中;结为第三阶段,病位更加局限,多与有形之物相结;闭为最终阶段,也可作为结的特殊类型,绝对性闭阻不通。其次,四者虽具有相同物质基础,但其中壅、郁病机尚在初期,仍以气分病变最为多见,随着病程进展,结、闭病机除对气分影响外,对水分、血分影响更加显现。最后,具体到不同病因、病位,壅郁结闭四种病机演变差异较大,病因方面不同邪气传变速度不同,如寒郁化热蓄久方可化火,热郁可直接结而为火;病位方面,不同病位传变趋向不同,如脏壅致死可终止传变。需要注意的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汉唐时期有的邪气尚无系统的壅郁结闭气分病变的认识,如燥邪等,这在后世医家中有所补充发展。
[1] 柳宗元.柳柳州文[M].黄贺白,选注.上海:上海东方文学社,1936:91.
[2] 刘俊红,李连章.华佗神方[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83.
[3]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王洪图,李云,点校.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7,105,327,165,603,884,226.
[4] 管仲.管子[M].房玄龄,注.刘绩,补注.刘晓艺,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38.
[5]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91,305,120.
[6] 程怡.汉魏六朝诗文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532.
[7] 佚名.楚辞[M].王承略,李笑岩,校注.山东:山东画报,2014:287.
[8] 佚名.山海经[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168.
[9] 彭黎明,彭勃.全乐府第四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74.
[10] 柴剑虹,李肇翔.中国古典名著百部之诗经[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140.
[11] 胡平生,陈美兰.礼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6:127.
[12] 邹学熹,佘贤武.易经[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6.
[13] 杨金生,赵美丽.华佗神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19.
[14] 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11.
[15] 绍兴医学会.湿温时疫治疗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
[16] 冯学功.伤寒杂病论记诵口袋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3.
[17] 何文彬,谭一松.素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244.
[18]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8,73,146,304.
[19]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1,98.
[20] 吴谦.医宗金鉴[M].郑金生,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0.
[21] 王焘.外台秘要方[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09,1150.
[22] 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孙国中,方向红,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349.
[23] 程杏轩.杏轩医案并按[M].李济仁,胡剑北,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74.
[24] 王雪苔.《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7.
[25] 柳长华.刘涓子鬼遗方[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
[26] 孙思邈.药王全书[M].张作记,辑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837.
[27] 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5:395,208,209,213.
[28] 黄元御.黄元御医书全集[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1276.
[29] 博仁宇.审视瑶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0.
[30] 高文柱.备急千金要方校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6.671.
[31] 佚名.中藏经校注[M].黄佐阵,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74.
[32] 张仲景.金匮要略[M].何任,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