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业信息化及管理服务的提升途径探索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1期
关键词:茶业茶农茶叶

秦 勇

(山东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山东济南 250014)

茶业信息化及管理服务的提升途径探索

秦 勇

(山东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山东济南 250014)

茶叶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经济作物,在我国茶产业日益发展的趋势之下,要关注茶产业的经济效益,还要关注茶农的利益,尤其是要将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引入到茶业领域之中,以信息化带动茶业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创建良好可操作的茶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使之更好地促进茶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

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提升

茶业信息化涵盖茶产业的各个环节,是现代科技应用于茶产业的重大突破,通过茶业信息化在茶业生产、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先导性、集成性、高效性的特点,较好地提升茶业生产效益,增强茶农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使我国的茶业经济由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变。

1 茶业信息化综述

我国茶叶在全球的地位正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茶叶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茶叶产品结构及贸易出现极大的转变,突显出茶叶的全球化采购和经营特点。我国的茶业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具体显现出深厚的茶文化优势、茶资源优势、茶产品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人才优势等,并实现茶产品与茶文化的一体化经营,使饮茶成为生活的新时尚和新潮流。

在我国当前的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之中,显现出以下方面的特点:

1.1 全面的数据库系统

在我国目前的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之中,要以先进而全面的数据库系统为前提和支撑,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体系的组织、存储及管理功能,采集、整合和分析茶叶信息化数据,基于计算机反馈的数据进行操作命令的发布和执行,在稳定安全的茶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中,确保茶业管理服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先进性。

1.2 以高科技为支撑

茶业信息化管理及服务要以高智能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对采集的茶产业信息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和处理,利用其智能化的功能和技术,较好地提升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水平。

1.3 宽泛的管理服务范畴

在茶业信息化管理及服务之中,可以充分引入全球定位系统、自然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系统等技术,使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覆盖于茶叶生产、加工、制作、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包括茶农信息、茶业市场信息、茶叶资源开发利用信息、茶业科技信息等,使之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

2 茶业信息化管理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还不够完善

我国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还处于初期阶段,系统建构还不够完善,在当前的技术手段应用条件下,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覆盖面还不够宽泛,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农村,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网络显现出乏力的状态。加之政府的重视度存在不足及管理措施不够到位等问题,而使茶业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显现出不够齐备的现象,难以实现对茶产业经济的信息化、系统化管理和服务。

2.2 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在当前的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制度体系之中,还缺乏齐备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细则,大多是借鉴和沿用其他农业领域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而没有全面考虑茶产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无法实现对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制度化指导和引领,不利于茶叶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推广应用。

2.3 茶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存在缺陷和不足

在当前的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之中,必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尚未配套,甚至在一些边远地区呈现出极其简陋的状态,这就使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物质依托缺失,在网络设备限制和网络管理技术欠缺的现状之下,难以实现对茶业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加之,我国对于茶业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的经费投入较少,使茶业信息化基础设备的添置呈现出捉襟见肘的状态。

2.4 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较低

在当前的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推行过程中,显现出操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和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和问题,部分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操作人员缺乏足够的文化知识、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这就在较大的程度上降低了茶业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加之政府对于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人员的重视度不足,导致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和信息化技术培训缺失,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要求。

3 我国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提升路径分析

3.1 完善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

要使我国的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要建构完善、齐备而成熟的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制度体系,从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的内部来看,要建构和完善茶业员工管理制度和激励奖惩制度,以提升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避免因个人失误而出现的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问题。从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的外部环境来看,要制定我国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从立法的角度规范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较好地弥补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制度空白,促进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另外,政府还要关注和重视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面临的困难和瓶颈问题,提供与此相适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以较好地推动茶业信息化发展。

3.2 优化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

要建构和优化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并具体将其设置为如下信息化模块:(1)茶农信息服务网。提供茶叶相关动态、热点新闻、国内国际资讯等,并展示和公布茶叶企业名录以及茶文化、茶历史、茶艺茶道、茶典风俗等,提供茶农服务信息,为茶农开展种植加工服务、茶叶包装服务、茶业科技服务、茶叶常识服务等,并可以提供专家咨询通道,以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的方式,搭建茶农与专家咨询沟通的平台,进行茶园生产的信息化即时交流和互动。(2)茶园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登录。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到权限之内的系统界面之中,获取预警信息、站内短信、专家咨询问题等信息。(3)专家咨询管理系统。在这个智能化的信息系统界面之下,全面收集茶叶生长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土壤信息等数据,可以传递实用的茶业知识和茶业问题决策咨询服务信息,向农户提供茶叶病虫害的诊断决策知识,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调用和查询“多媒体农业科普库”的内容,进行良好的人机交互,较好地提升茶业相关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4)环境信息管理系统。这是由分布在茶园中的若干个环境感应器实时提供的茶园环境监测信息,并提供专家指引管理,进行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的监控和预警。

3.3 培育茶业产业基地化组织

要培育和扶持茶业产业组织,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加以实现:(1)产地市场+茶农基地。侧重于创造特色化的茶园和手工名优茶园,结合当地茶文化特色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并使之市场化和规模化。(2)龙头企业+基地。这是由茶农与龙头企业签约所形成的一种规模化效应,基地由茶农连片构成,以为茶业生产的规模化实现创造条件。(3)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基地。这是以服务组织为中介和链条,将龙头企业和茶农生产基地相链接,更好地为茶业信息化生产管理服务。(4)农民合作社+基地。通过各种措施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利用其强大的科技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全面创新茶叶生产组织形式,转变单个农户的茶叶生产规模现状,带动农户形成规模化、品牌化、优质化的茶业信息化服务,更好地开拓市场。

3.4 加快茶产业的优化重组

在茶产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发展进程中,要使茶业经营民营化,国有企业要以参股的方式实现多元化投资。还要合理调整茶业的结构及经营方式,主攻和培育“绿茶”、“特种茶”、“乌龙茶”等茶叶品牌,变“产品经营”为“品牌营销”,并加快茶叶产品自主创新,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延长茶叶产业链,提升茶叶附加值。

3.5 加大对茶业信息化的扶持

政府要充分投入资金和人力,为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提供扶持,要扶持茶叶良种基地,加大对优质、高效、低耗的茶叶产品良种基地的生产投入,形成农场化、茶园一体化的机采机制,实现茶叶生产的规模化、信息化管理。并鼓励研发,重点加强茶叶工业改造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无性系良种的选育和推广,研究茶树育种及繁育技术,茶叶有害物质的信息化检测技术,更好地开拓茶叶新用途和新市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茶叶是我国一大农业经济作物,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信息化方法和手段,搭建和完善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平台,使之成为茶农、专家、茶企之间的中介和纽带,缓解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中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推广和普及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知识,并在政府的推动和扶持之下,更好地促进茶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销售与流通。

[1]李瑶,孙婷婷,黄建昌.茶叶信息化及管理服务的提升途径探索[J].福建茶叶,2017(9):60.

[2]桂燕玲.浙江、台湾茶业合作组织的比较研究[J].乡村科技,2016(26):77-79.

[3]马金海.现阶段改善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的方法探析[J].福建茶叶,2016(9):105-106.

[4]吴自爱,王剑程.基于SaaS的茶叶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4(3):28-30.

[5]王楠.面向会展业的信息化智能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应用[J].大众文艺,2012(23):299.

[6]黄晶.湖北悟道茶业有限公司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实现[J].电子世界,2011(9):49-51.

[7]路永和,汪清杰.基于SaaS的珠宝业信息化平台研究[J].物流科技,2009(5):142-145.

秦 勇(1966-),男,山东东阿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茶业茶农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老党员“卖”茶忙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早春茶”开采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香喷喷的茶叶
茶乡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