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2018-01-19宋丹萍

医药前沿 2018年3期
关键词:肺病呼吸衰竭呼吸机

宋丹萍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呼吸科 江苏 邳州 221300)

慢性阻塞肺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是指肺部结构出现阻塞性病变,患者呼吸道气流受限,在出现气道分泌物梗阻或呼吸道感染时极易因法呼吸衰竭并发症,具有较高致死率[1]。在合并呼吸衰竭后慢性阻塞肺患者自主护理能力减弱,意识模糊,抢救的关键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顺畅,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辅呼吸,避免患者脑组织、心血管等器官出现缺血血氧性病变[2]。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以保守治疗和外科机械通气为主要方式,抗痉挛、平喘、祛痰等药物治疗起效缓慢,呼吸功能进一步衰竭退化,而有创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治疗损伤性大且并发症多,预后不佳,导致患者抢救成功率不高,或引发严重的脓胸、肺衰竭等不良后果[3]。本文将以我院收治的64例患者作为案例,分析在无创呼吸机治疗下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及预后效果,为提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和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月一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患者年龄57~88岁,平均年龄(73.36±9.05)岁,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16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72h内就诊,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咳喘、呼吸困难、胸痹、休克等症状,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

1.2 方法

所以患者均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分别采用吸氧面罩或鼻塞式通气治疗,选择瑞思迈呼吸机,根据患者的舒适度情况选择适宜尺寸的面罩或鼻塞,进行固定,调整松紧度减少漏气,设置呼吸机通气仪参数为吸入氧浓度40%~60%,呼吸末正压5cm H2O,根据患者血气分析相关变化情况上下调整,呼吸末正压不得超过8cm H2O,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阶段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及时清除患者的呼吸道内和口腔内的分泌物,对于佩戴有假牙的患者在治疗前摘除假牙,保持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呼吸道畅通,适当给予患者解痉、抗感染、祛痰、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等药物治疗[4]。

1.3 疗效评判观察指标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病指南及治疗将64例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撤离呼吸机进行自主呼吸,无并发症发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给予常规吸氧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效:患者病情未改善或加剧,有严重并发症或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采集64例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观察指标,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的比较采用检验水准α=0.05进行分析。

2.结果

2.1 64例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的分析

64例患者经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24h后呼吸功能HR、BR、PaO2、PaCO2等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64例患者治疗后HR(91.07±4.27)次/分、BR(22.86±3.50)次/分、PaO2(82.09±4.16)mmHg、PaCO2(44.35±7.32)mmHg,6 分钟步距(298.38±21.25)m,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64例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的分析

2.2 64例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的分析

统计分析64例患者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64例患者中显效44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75%,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12%,均为不耐受,未有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00%。

3.讨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病程长,患者呼吸道受损和损伤严重,分泌物或痰液梗阻导致呼吸道粘膜免疫和防疫能力的减弱,血管内皮极易出现缺氧反应,若未得到及时干预治疗,对患者的脑组织和心血管功能造成损伤。在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功能退化,气道受阻,呼吸抑制等症状进展迅速, 在患者症状较轻时,往往通过平喘、扩张气管等药物治疗后可有效缓解症状,但患者病情较重时,药物治疗起效缓慢,难以控制病情进展,需要采用辅助通气治疗才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在气管插管治疗中需要经过患者口气管插入人工气管通气,在保持畅通呼吸道的同时对患儿气道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引发肺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无创呼吸机治疗有效避免了建立人工气道或气管切开操作,增加患者呼吸道内的持续性正压,使呼吸道和肺泡有效扩张,降低呼吸阻力,增加肺泡功能残气量,使氧气通过呼吸系统尽快进入血液循环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研究结果显示,64例患者经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24h后呼吸功能HR、BR、PaO2、PaCO2等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75%,并发症发生率为3.12%,死亡率为0.00%。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对患者呼吸道损伤小,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显著,提高患者自主呼吸能力,并发症发生率低[5]。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治疗保证了患者呼吸道及肺泡解剖结构完整,安全性和稳定性高,疗效显著,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理想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方案。

[1]徐小溪.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1):28+30.

[2]孟耀辉.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1):33.

[3]林庆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7):93-94.

[4]朱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10):1428-1430.

[5]宋毅,李婵,徐莉琼等.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1,31(11):1737-1739.

猜你喜欢

肺病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