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19冯林会

医药前沿 2018年3期
关键词:氨氯地平阿托心绞痛

冯林会

(邛崃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四川 邛崃 611530)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血管病,可伴有脂肪、代谢的紊乱,并可引起脑、心、肾等全身多个器官的改变。冠心病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造成严重威胁[1],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是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的复方制剂,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在本次的研究中将分析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的临床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所选选取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为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利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表以患者的就诊时间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0.2±5.0)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61.0±5.5)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行统计学分析显示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且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以及国际心脏病协会(ISFC)制定的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2)研究在实施前均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解释说明,纳入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3)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

(1)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合并肝、肾、甲状腺功障碍患者;(2)排除心肌梗死、相关药物过敏、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3)排除不愿加入本研究及无法顺利完成本研究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浙江泰利森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0mg*28片,生产批号:20141210)治疗,口服20mg/次,1次/d。

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mg:7mg*7片,生产批号:20141218)治疗,口服,5~10mg/次,1次/d。

4周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变化,对比两组的高血压治疗效果、心绞痛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另外对比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

1.6 判定指标

(1)高血压疗效标准,按照《临床药物研究指导原则》[3],显效:舒张压(DBP)下降超过19mmHg或血压恢复正常水平;有效:DBP下降在10~19mmHg之间或DBP降至正常水平;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以上标准。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心绞痛疗效标准,显效:心绞痛症状偶有发作;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之前减少至少50%;无效:心绞痛发作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或者无明显减少甚至加重。

(3)心电图改善情况:显效:静息心电图结果显示正常;有效:心电图ST段回升超过0.4mm,T波倒置改善超过50%;无效:心电图ST-T段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变。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数据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P<0.05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前提。

2.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血压值变化

治疗前观察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SBP和DBP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值变化(±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值变化(±s)

注:与对照组比较#、#2t=0.108、0112,P>0.05;#1、#3t=8.520、6.325,P<0.05。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152±14 130±10 102±8 90±6观察组 50 154±12# 120±8#1 100±8#2 82±6#3

2.2 高血压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高血压临床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2.0%,两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高血压治疗效果比较(%)

2.3 两组心绞痛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心绞痛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2.0%、92.0%,观察组的心绞痛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心电图改善情况

由表4可知,观察组的心电图结果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的差异明显,P<0.05。

表3 心绞痛治疗效(%)

表4 两组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

2.5 两组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水肿,1例出现关节疼痛,1例患者出现头晕症状,观察组中共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面色潮红,1例患者出现水肿,共有2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无显著差异,(χ2=1.580)P>0.05。

3.讨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的控制血压、预防冠心病仍是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目标。高血压可导致患者脂肪代谢的紊乱,造成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主要原因,调节血脂是治疗冠心病和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临床表明。他汀类药物是临床调节血脂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可通过抑制肝细胞合成胆固醇过程中的限速酶,催化生成甲羟戊酸,从而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而阿托伐他汀是常见的他汀类药物,不仅可通过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还具有抗炎作用,可恢复血管的内皮功能,有效预防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4]。氨氯地平是治疗各种高血压和心绞痛的常用药物,该药物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可减慢Ca2+从细胞外液流入细胞内,降低细胞内的Ca2+浓度,改善Ca2+主导的细胞调节作用,从而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另外该药物还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为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的复合制剂,可同时发挥降低血压和预防冠状动脉事件,二者发挥协同做作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在研究结果中可看出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值,血压、心绞痛、心电图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说明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且药物安全性高。

[1]李燕君,刘东红,刘艳秋.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提高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检出率的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5(1):21-25.

[2]陈翔,陈婉菁.《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前后我院中成药使用情况对比分析[J].药学研究,2013,32(7):420-421.

[3]孟昭君.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6):1070-1070.

[4]汪蕾,孙磊.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14,4(7):83-85.

猜你喜欢

氨氯地平阿托心绞痛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