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技术学院应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回流
2018-01-18徐成刚
摘 要:本科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就业问题成了举国关注的焦点。“最难就业季”被用了多次还没到最大值。为了就业与报酬期望,毕业生回流职业职业学院进行就业再培训的规模越来越大。剖析现象,缓解毕业生就业、促进职业教育、合理安排普通高校与职业学院的位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回流 大学毕业生 职业技术学院
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和技工荒双重背景下,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碰壁的前提下,选择回流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技术,以期望市场认同的现象增多,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对此进行分析,一方面找出高校就业难的原因以求对高校教学改革有所启发,另一方面找出职业技术学院应对回流的措施以求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的位置能够合理调整,使双方受益。[1]
一、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
1.市场竞争
应用和培养的结构性错位是最大的矛盾所在浪费。从教育学角度看,普通高校偏重理论,大部分专业实践机会少,一些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校学的东西相对陈旧,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在激烈的职场竞争面前失去了优势。[2]
若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就业,还可以创业。但国内经济结构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不是简单探讨可以解决的,需要立法、观念等改变,这是个长期的过程。能够吸纳创业的主要是第三产业,因为进入门槛低。目前我国第三产业规模太小很不发达,无法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可以创业的平台与环境配套,因此创业成功的连凤毛麟角都算不上。[3]
2.经济地位决定就业层次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是个别现象与个别原因,而是具有深层次的社会背景。经济全球化、高科技普深化,带动经济高速发展。其结果,既给贫困落后地区带来就业机会,又使发达地区的部分大学毕业生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窘境,形成了“最难就业季”。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生和需要大量低端职业,却没有产生出足够多的高端职业。[4]
本质上这是我国在世界经济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的,关键是我国经济产业层次比较低。国内经济崛起初期,大规模制造业产生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经济腾飞遇到平台效应,经济结构调整及人力成本上升,要求大量高端人才。而这需要时间和国内经济结构性改革,“最难就业季”就是上述矛盾在国内重演表象。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程度加深、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电脑普及应用深化,此现象将持续甚至加剧。
3.特殊國情因素
纵观国内近40年经济高速增长,可以认为国内人力成本的低廉是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国内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高校教育滞后经济现实。以往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两个独生子女结婚需养活至少4个老人和2个小孩,因此大学生对工作报酬期望的增加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高房价的压力。这些特殊国情因素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的大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就业难的状况更为突出。
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与近20年的高校扩招,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也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就业市场无法消化这么多的人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费用越来越高,而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却与当初的期望相背离。
二、职业技术学院接纳回流对策分析
毕业回流职业学院进行就业前培训教育,对职业学院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拒绝大学毕业生回流是自断后路,空手接纳也非长久之计,毕竟大学毕业生与职业学院嫡出学生在素质、要求等各方面存在着差距,不谋划做好配套方案与设施就无法借力东风。因此,职业学院需做好以下3点:[5]
1.认清大学毕业生的回流趋势
指望毕业生白手起家是不现实的,跻身精英职位、成为职场白领的这两类毕竟比例较小,又不甘于低端职业的大学毕业生就有可能通过职业学院转向成为高端技术型人才。大学毕业生回流职业学院成为一股趋势,这是水流改变的表现,职业学院需要具备超前意识。
对职业学院而言,大学毕业生回流目的是就业,表象是继续就学。从劳动力供需判断,就业的最主要替代品就是继续就学。经济形势好时,多数学生选择先就业;经济形势不好、就业困难时,他们就会选择继续深造,躲避就业严冬的同时提升自身人力资本。职业学院是调节大学毕业生就业矛盾的蓄水池。职业学院要当好重要的缓冲,强化此环节的贡献,打造自己的特色将成为发展良机。
2.实质性改革
已毕业大学生主动回归职业学院进行调整性学习,是职业技术学院新增生源的主要渠道。此类大学毕业生与职业技术学院嫡出学生有很大不同。首先普通高校毕业生文化课优势明显,综合素质较强。其次,普通高校毕业生经历过正规本专科教育,自律性强,易于管理。因此,职业技术学院对这类生源要采取不同措施,第一是教学改革,他们欠缺经验,入手慢后劲足,这要求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调整。第二是缩短学制,他们自控力强且在就业市场经过摸爬滚打,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如能针对性的缩短学制,双方都会获益。
3.就业保障
普通高校毕业生上职业技术学院,就是想学一技之长。现在企业缺的是高素质的高级技工。普通高校毕业生基础好素质高入门快,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成长空间很大。普通高校毕业生回流职业技术学院,就是针对就业。职业技术学院如能提供保障将使毕业生回流常态化。就业保障制度化是最核心的,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支撑:通过校企合作明确此类生源的就业方向;通过职业设计,促进此类生源的持续发展;通过订单培养,保障就业道路畅通。
参考文献
[1]罗明忠、陶志.风险容忍:内涵、测度及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1).
[2]张玲.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机遇与风险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4).
[3]李晓勤.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6).
[4]刘立刚.金融危机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职业技术.2010(2).
[5]刘丽莎.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问题研究[C];北京交通大学.2009.
作者简介
徐成刚(1979.1—),男,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