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区公共空间育人功能的挖掘及实现路径研究
2018-01-18扈龑喆
摘 要:高校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在逐渐强化,其育人资源也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在学生社区公共空间育人功能的挖掘上还存在着认识层面、研究层面、设计层面、运营层面的问题。因而研究大学生社区公共空间育人资源挖掘及实现路径就格外重要。本研究指出高校要以全员育人为指导、以实地调研为方法、以精神引领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依托展开社区公共空间育人功能实现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 公共空间 育人功能 实现路径
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及学分制改革,宿舍成为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最为稳定的群体单位。学生在住宿空间内的活动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补偿情绪、深化认识、磨练意志、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等多重育人作用。[1] 通过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十九大相关内容深入的学习研究,得出新形势下价值引导应该摆在育人工作的首位。高校社区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阵地,其中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学生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青年学生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养成”作用。
因此紧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社区公共空间育人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挖掘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化和具象化,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施教者在社区公共空间中能够借助贴近生活的方式把抽象的理论表现出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社区公共空间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有效途径。
一、社区公共空间的育人功能及育人特征
社区公共空间主要有入口门厅空间、交通空间以及活动室空间三种不同类型,虽然面积不大,但其所承载的育人使命与责任不小。公共空间经常作为成员之间交往、交流的场所使用,是大学生进行公共交往的开放性空间,其对宿舍成员的志趣培养、学习态度、生活习惯、行止格调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公共空间的育人功能
社区公共空间的育人功能归根到底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外化于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生活中,真正渗透到大学生的心中,把社区公共空间中的日常活动当作启发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1)智育功能
伴随着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较之以往更加自主,并带有更多的探索性,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多,更偏好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这一变化促使学习空间从正规的教室逐渐向如社区公共空间等场所扩展。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此类空间的使用频率以及单次使用时长。如果说教室能够给同学带来的是专业学习环境的话,那么在社区公共空间开展的交流研讨则相对轻松,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创意和潜力。从一定意义上讲,社区公共空间已经逐步成为了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这是其在大学生智育发展上的功能。
(2)德育功能
大学生的品德是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2]青年大学生一方面思想活跃,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渴望被社会和他人认可。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希望体现自己的个性并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两方面需求既矛盾又统一。随着高校社区住宿条件的改善,双人间甚至单人间宿舍逐步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个体与他人的沟通交往,使得近几年“宅“这个字眼在大学生中成为一种生活常态。通过公共空间可以在社区内创造大量学生个体与他人的交往机会,将个体与集体相联系。公共空间能够激发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接受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与自觉行为,拓展了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学生党员和骨干这一教育管理服务体系进行育人的途径,这是其在大学生德育发展上的功能。
(3)美育功能
大学生社区是高校的一部分,它为大学生提供了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際交往、进行语言交流,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场所。在公共空间中,优美的物质环境、和谐的活动气氛、辅导员良好的表率作用都会潜移默化的孕育大学生美好的思想感情。对于充满激情和想象的大学生,公共空间的美育价值比之家庭美育有更广泛的内容与特点。它能够准确抓住美的内核,妥善利用美的环境、美的事、美的人,调动社区的各方面力量,培养大学生美的心灵和美的行为。这是其在大学生美育发展上的功能。
2.公共空间的育人特征
社区公共空间的育人特征包括四个方面:公共性、教育性、交往性、场所感。
公共性是社区公共空间的基础属性。公共性的价值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和取向的,没有人的参与与行动就无所谓“公共性”。通过增强空间的公共性,有助于开启个体间的交往实践,育人活动才能够建构全新的育人方式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赋予公共空间重要的教育功能。
教育性是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属性,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所容纳的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公共空间的育人形式超越了以往简单机械的理论灌输方式,以一种生活化的养成教育形式实现精神引领。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大学生通过交往活动和实践行为来体验公共空间中的育人内涵与价值,即实现育人价值外化于行的精神基础。
可交往性是社区公共空间的功能属性。可交往性能够调动大学生内在的激情和潜力,是高校育人理念从课堂教育向社区日常生活延伸的根本保障。交往带来的学习成长与心理成长对一个大学生是否成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大学生研究成果的探讨,还是展现自己独特个性去获得同伴的认同,都离不开个体在公共空间中与师生展开的交往互动。
场所感是社区公共空间的情感属性。场所感主要指人们对某一特定的地点及其周围环境的经验认知和情感认同。公共空间的场所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感情、道德行为和信念志向等的重要外力。通过塑造社区公共空间中的文化氛围,赋予空间丰富的多种意义,能够唤起大学生情感的投入,使得教育产生积极作用。
二、社区公共空间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探讨
大学生和社区公共空间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的体系中,一方面公共空间常常由于自身的某些特征激发学生们产生一些下意识的行为和情感,进而成为某些固定行为模式发生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们行为模式的改变,也会对公共空间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对社区公共空间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能够有效促进两方面的协同,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每个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使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从易到难、由近及远,体现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1.顶层设计:以“全员育人”为指导,统筹社区公共空间管理
社区公共空间的育人功能实现应该首先壮大教育施行者的队伍,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参与方式。这要求我们吸引更多的任课老师、专家学者与辅导员一同进入学生社区,对公共空间的利用、维护进行统筹协调,发掘其中最适宜公共交往的空间。大学生社区生活是多种多样生活的复合,并非简单的“休息场所+活动场所”的概括。公共空间的设计、使用、运营需要由施教者全程参与,共同制定详细的导则进行最终质量的控制,避免因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的行为心理、活动模式、师生互动必要性等而产生的资源浪费。
社区公共空间是一个“以学生为尺度”、以“全员育人行动”为条件而定义的公共场所,被赋予了人性的、交往的、引领的意义。对空间的统筹管理首先要关注“可达性”,包括空间的可达性、内容的亲近性、对社区中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学生开放度等。强调公共空间并非是某栋宿舍楼或某个专业学生独享的交流空间。例如,公共空间的位置、交通、是否便利人们到达、利用,空间的内涵、教育意义等是否易为人们所接受,空间是否对所有人群、所有对象开放等等。
其次要关注平等性,维护人的“行动”平等性。作为公共空间的相互行为的活动,由于必须始终以对公共的关心作为自己的动机,所以,一切基于私人利益的行为,也被绝对地排除了。学校有责任关怀每个学生的成长,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与成长的机会,学校应该创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3]
2.需求定位:以实地调研为方法,梳理大学生成长诉求与行为模式
在大学生社区的人际交往中,根据参与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被动式参与、偶发式参与和主动式参与。主动式参与是有目的的在空间中从事一定的活动,持续时间较长,而另外两种则较为随意。但这三种参与形式在一定空间内是可以相伴而生,并演化的。我们需要通过缜密的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行为方式,推动偶发式与被动式参与向主动式的转变,催生出更为深层次的人际互动。
当代大学生的需要表现出多样性与多变性,更加注重自身发展和自我实现。施教者需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行为模式,明确大学生的交往诉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信息化进程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技术如移动设备和创客空间等在教育过程中的不断介入下,学生们逐渐热衷于“互联网+”的线上预约、线下活动的模式。学生个人或社团、支部、班级等各类组织越来越明显的将心理需求诉之于网络,通过在APP上发起或参与各类活动的方式,实现线上预约场地和发布活动、线下见面交流的O2O行为模式。
3.理念融入:以精神引領为导向,培育品牌活动
在学生社区中要达成育人的目标,达到培育学生完善人格的目的,仅仅将其作为简单的住宿空间或等同于学生活动场所是远远不够的。公共空间对人的教育作用的主要机制是通过空间内涵进行精神引领的自我教育,以贴近心灵的方式,促进人的精神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
在公共空间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中要以激发大学生内在需求为导向,充分尊重大学生成长的特点与规律,以精神引领来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构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为一体的大学生社区育人体系。以公共空间为育人平台,建立和加强宿舍区内的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建设,定期开展学习活动,举办生动有趣的社团活动,强化正面的思想引导,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4]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将自发性活动与社会性活动以品牌活动的形式固定下来,将高校的育人理念融入到品牌活动中去,逐步影响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只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使主体在活动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完善发展。采用跨学科交流、党建活动日、校友分享沙龙等活动,以朋辈教育的形式,让育人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将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通过品牌活动取得双方精神交往和价值对话的联系,这将成为大学生通过交往活动和实际行动来践行、体验公共空间中的高校教育内涵与价值,即实现高校教育价值外化于行的精神基础,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积极成长。
4.规范运营:以制度建设为依托,保障育人功能
公共空间育人功能的路径能否得到有效的支持,良好的制度是保障。制度不完备不规范必然造成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一个成熟理性的社区一定有一个强有力的内核指南。社区公共空间虽小,但同样需要建立高要求的管理机制,保障育人功能持续性。在管理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过程中要坚持“以生为本”,在设计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保障学生受到应有的教育培养是制度建设的目的,也是制度设计的根本导向。
首先要注重机制的规范化。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引申到社会管理就是社会机制。[5]在公共空间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上,要尽可能地将使用程序、配套标准落实到文字上, 提出切实可行的标准化流程。
其次要注重管理机制的制度化。制度化要求我们在社区公共空间的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工作上要经得起师生们的推敲与时间的考验。在制度化的过程中, 我们将对管理工作的各项标准化流程进行法律依据、实践效果、未来趋势等角度的考察。
高校社区是伴随着大学生生活始终的一个课堂。社区公共空间中的育人功能挖掘与实现不能以被动适应的心态去进行,必须主动出击,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在社区中培育一方交流的园地,让创新思维在这里发芽,任学科在这里碰撞,由核心价值在这里引领风潮,把这里打造成为学子们健康成长的沃土。
参考文献:
[1]张景莹.大学管理心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2]方小年,曹根记.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5):76-77.
[3]周艳华.社会工作视阈下高校学生社区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5):83-85.
[4]郭春晓,柳松.高校宿舍氛围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潜在影响及现存困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130-131.
[5]蒋建军.社会管理视野中的高校学生社区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2(3):80-83.
作者简介
扈龑喆,男,汉族,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团委副书记,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