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圆柱的认识”的教学实践

2018-01-18陈绚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2期
关键词:针对性教学实践应用

陈绚霞

【摘要】圆柱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形体,不管是圆柱的表面积还是体积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本文就本单元的教学实践展开谈论,提出几点可行的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圆柱的认识  应用  针对性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147-02

圆柱的认识是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曲面的立体图形,相较于之前学到的立方体,圆柱的理解难度稍大一些,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以及高等基本特征才能掌握圆柱的知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由教师“填鸭式”灌输知识向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一、巧设方法引出圆柱概念

小学生生性爱玩,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式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根据小学生爱动的特点,让他们动手操作学习知识。小学生学习过正方体和长方体,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看一些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使学生大脑中想象立体图形,打开学生的立体想象思维,随后列举一些生活中圆柱体的实例,比如:水杯、灯笼、蜡烛、卫生纸等,由这些实例引出圆柱的概念,上下底面为相同的圆形,侧面由曲面构成。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圆柱是怎么得来的吗?学生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到疑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提前准备好卡纸、剪刀、胶棒和小木棒,让学生将卡纸剪成长方形,用胶棒将小木棒粘在长方形卡纸的边缘,片刻后迅速旋转小木棒,长方形卡纸也跟着旋转,可以隐隐约约看到长方形卡纸的旋转轨迹形成了一个圆柱。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认识到圆柱的概念,使学生感觉到探究知识的自豪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二、分解圆柱法求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求解步骤中涉及到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求法以及长方形面积求法,在讲解圆柱表面积求法前要先带领学生温习圆的周长以及面积的公式,做完准备工作以后,引导学生对圆柱进行分解,一个圆柱可分解为三部分,上、下底面和侧面,顾名思义,圆柱的表面积就是两个底面面积和侧面面积之和,上、下底面的直径通过直尺即可测量,底面面积通过计算公式就能轻松得出。对于侧面面积,教师在讲授前可先提出几个问题,比如: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长与底面圆形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侧面的宽与圆柱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跟着教师思路走,融入到课堂氛围中。为了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有所了解,以及对圆柱的分解有更好的认识,教师可充分发挥领导组织作用,带领学生动手做一个圆柱,先用圆规在纸上画出两个半径相等的圆,用剪刀剪下来当作圆柱的上、下底面,在白纸上画一条尽可能长的直线,然后将其中一个圆拿出来,在圆的底端边缘和白纸上直线的一端分别做一个标记,让两个标记重合,随后用手沿着直线使圆纸片做旋转运动,当圆纸片上的标记再次旋转到底端时再停止,并在直线上标记位置,以直线上两个标记的距离作为长,用剪刀剪下一个长方形,最后这三片纸片刚好拼接成一个圆柱,然后引导学生回想之前提出的问题,得出侧面的长就是底面圆形的周长,侧面的宽是圆柱的高。再通过例题加强学生对圆柱表面积的应用能力,比如某一罐头厂生产罐头盒,要求生产的罐头盒的底面半径为6厘米,高12厘米,计算每个罐头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原料?让学生自己想象罐头盒,对罐头盒进行分解求表面积。

三、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主要目的是教他们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包括生活中的应用和试题中的应用。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学习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求法,在小学阶段,对于规则的立体图形体积求法一般都是底面积乘以高,圆柱体积公式也不例外,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参考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将圆分成上下两个等半圆,各分成相等的若干份,从缝隙中互相穿插,构成的图形可以近似的看成一个长方形,用同样的方法,将一个圆柱进行切分重组后,可以近似的看成一个长方体,而長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切分后的底面圆的面积,圆柱的体积公式就推导出来了。例如教师平时喝水用的水杯高15厘米,底面直径为4厘米,求教师的水杯一次最多能装多少立方厘米的水?通过身边的事物为学生出题,会让他们感到更加亲切,解题的时候也会更加积极。对于考试或者练习中的试题,需要学生灵活多变,这就需要教师总结试题,让学生对易错和难懂的题目多加练习,练习过后举一反三,培养学生面对难题时冷静思考,合理作答的能力。

总而言之,圆柱的概念、表面积和体积的求解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让学生学会圆柱方面的知识对于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培养,圆柱的认识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立体结构思维,还能使他们认识到小学数学的多样化,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袁樱.小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7

[2]胡宏亮.“转化思想”在小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0(3):94

猜你喜欢

针对性教学实践应用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