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两难话林魏
2018-01-18衡永飞
衡永飞
【摘要】同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代表人物的林则徐和魏源,在对“师夷”的“知”与“行”上,固然引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开风气之先,但也由于国情和时代的限制,二人亦陷入知行两难的境地。
【关键词】“师夷长技” 知行 林则徐 魏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56-02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顺乎世界之潮流》讲到鸦片战争时期产生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代表人物是林则徐和魏源。虽然“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所讲,但是由于《海国图志》是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再加上林则徐的言行,可以说林则徐也具备了这种思想。
在之前的教学中,笔者往往将二者并列,其实二者在推动中国思想解放的态度和贡献上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破了古老中国的平静,却并没有惊醒昏睡多年的国人,极少数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在这孤独的旅行中竭蹶前行,还要忍受来自同胞的嘲讽、甚至谩骂。
直隶总督琦善就讽刺林则徐购求“官员向不过问”的“夷书”,买夷船、夷炮,有失“天朝大吏”的尊严。他认为华夏怎可学习夷狄?岂不知孟子云:“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
由此,方可理解林则徐作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可贵和不易,他率先突破了华夷之辨的思想藩篱而学习西方。
然而后来,林则徐赴伊犁谪戍途中在致友人王友柏的信函中言道:“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林则徐正确地检讨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即军事不如人,然而却不敢公开表达,叮嘱朋友千万不要把这封信给别人看。林则徐虽然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认知,但是并没有宣传这种思想来救亡图存,最终没有进一步推动中国的进步。
林则徐是害怕固守传统观念的同僚士大夫的非议,影响到他的清名,不敢公开表达,只好让昏睡的中国继续昏睡下去。
林文忠公固然是民族英雄,然而太过爱惜自己的政治羽毛,因私废公,实是其人生的一大污点。由此,也可以让学生看出中国思想解放的不易,即使廉洁奉公、正直忠诚、精明强干如林则徐尚且将自己的名誉放在国家之上,姑论他人。在学习西方,思想解放的过程中,我中国真是举步维艰,竭蹶前“行”,着实不易。
林则徐“行”不尽,“知”也有偏颇。当时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中国人更进一步的认定西洋人既然有犬羊的本质,他们又以牛奶作饮料,证明他们非吃牛奶、酪浆就不能维持生命。牛奶、酪浆不容易消化,胶结在肚子里,必须吃大黄和大量饮茶,才能使它化解。假如几个月不吃的话,双目就会失明,肠胃就会壅塞。……而大黄和茶叶,只有中国才出产,因之,野蛮的西洋人,必须依赖中国。中国只要拒绝通商,那就是说:中国只要拒绝卖给他们大黄茶叶,就能立即致那些西洋鬼子于死命。”林则徐对此也是信之不疑,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提到“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恩莫大焉!”在一份拟交英女王的文书中,他再次强调:“大黄、茶叶、湖丝等类,皆中国宝贵之产。外国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认为只要切断大黄和茶叶的供应,西方人就会消化不良而死。
真正大力宣传“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魏源,1847-1848年《海国图志》刊于扬州,从而“知”于天下。
只不过,正如林则徐担心的那样,魏默深最终获得的不是赞誉而是谩骂。 “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骂声却扑面而来, 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但是,魏源获得了历史的赞誉,永垂不朽。
当然,《海国图志》一书中通篇有381处将西方称之为“夷”,可见魏源还没有完全突破华夷观念。而且在书中很明确地指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言外之意是我中国只是军事不如西方蛮夷,其他方便还是我们先进。
由此,学生方可体会林魏二人学习西方的艰难和局限,初步理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知行两难”的境地。
陈旭麓先生对此分析道:“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笔者却道“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同时又伴随着知行两难,“知”未尽,有偏差甚至谬误,“行”亦难,百折千回。
参考文献:
[1]孟子.滕文公上[M].中华书局.2006.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武汉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