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018-01-18赵鹏
赵鹏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学生所要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所在。自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教育也便成为了学校教育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基本上在课堂中所有的学科教学中,除却基本的知识技能的教学以外,爱国主义教育基本上成为了教育的共识。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科当中,可以说是对学生实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也是学生接受爱国教育最关键的一个时期,故而我们应当着重对待起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 爱国主义教育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51-02
爱国主义情感是建立在人类文明之上的,最伟大、最崇高的情感,这是建立在“有国才有家”的情感基础之上的。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逐渐得以发育起来,是人生成长的初级也是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初涉世事,所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一生当中最为牢固和坚定的,对其一生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因此,便正如上述所说,初中阶段是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最为重要的时期。而初中的语文教材当中,收錄的教学内容无论在知识上、情感上,都对学生的爱国教育有着诸多的发掘点以及切入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内容进行分析。
1.挖掘传统历史文化
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首要前提便是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国家产生民族自豪感,这是爱国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挖掘传统历史文化的这一方式来对实现民族自豪的教学目标。我国是一个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在世界中无出其右的国家,五千年文化积淀,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智慧结晶。我们可以借助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大量优秀的古诗词作为切入点,以诗词向学生传递五千年的文化硕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强烈自豪感,使得爱国教育可以顺利开展下去。
例如:对于杜甫《望岳》的教学,一句激昂振奋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便足以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眼前一亮,借着名诗描写的名山,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文人的浪漫情怀,豪放的性格,不凡的气魄,以及惊落风雨的文章,都足以大大的调动起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心向往之”;或者是《孟子》里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庄子》的“北冥有鱼”,这些几千年前古代文人超凡的思想觉悟,至今让人读来、思之,仍然大有裨益。而学生经过这些传统历史文化的熏陶、灌输、塑造,民族自豪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有效的引导。
2.树立爱国人物榜样
在我国古代,以及近现代的历史当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爱国仁人志士,这些人对祖国的奉献,时时刻刻的影响和感动着现代的人们,成为后人对待祖国的伟大榜样。因此,对于初中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历史人物榜样作为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思想,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作出良好铺垫。
例如:近代的爱国榜样,在语文教材中的可以以作家朱自清为代表。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作家朱自清已是相当的熟悉了,教材中收录有他的著名散文《春》、《背影》,文学价值颇高。然而,1948年朱自清尽管贫病交加,依然能够做到抗议美国扶日政策而毅然决然的拒绝领取美国对中国的救济粮的事情,学生却不甚知之。这是其一,朱自清这一身傲骨的精神,对学生时刻维护国家尊严的意识有着重大的引导作用。再者,现代诗歌方面,有著名的爱国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可谓是一首《乡愁》道尽了诗人对祖国大陆无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祖国,期盼国家统一的真实心声。这不仅仅是诗人自己的“乡愁”,而是千千万万因故离开祖国,身处异旅人士的对祖国无限的热爱之情,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有着极强的代入感。
3.组织爱国诗歌朗诵
所谓组织爱国诗歌朗诵的这一活动形式,其实是一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情境的引导之下,学生无论是在情感上,抑或是思维方面,都能够有效地得到引导和培养。而在初中的语文教材当中,亦收录有诸多的爱国主义诗歌,而朗诵这一形式,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诗歌当中,体会、感悟诗歌所传递的爱国思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爱国教育的深入落实。
例如:在教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首诗歌时,我便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开展了一次爱国诗歌的朗诵活动,以期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做出引导。在朗诵环节中,诗歌中或激情或深情的语言,句句都激发着学生,感动着学生,如: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的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这是全诗的结尾处,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处,是最为激情澎湃的阶段,学生在这段的朗诵中,也真正体会了爱国的真谛,爱国的根本所在,使得课堂的爱国教育达到了高潮。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中,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有着诸多的引入点是有待我们去发掘的,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达到了爱国教育的终极。
参考文献:
[1]蒋钦凤.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17.
[2]江维瑛.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