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探讨
2018-01-18仝芳
仝芳
【摘要】语文是一个基础学科也是一个综合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语言应用的基础能力,还能够获得社会生活、精神品质、艺术素养等多方面的素养发展。从审美素养培养上看,语文的培养价值也是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它与美术、音乐这些艺术学科不同,它所涵盖的审美元素有情境、想象、抽象、心灵、个性、精神、品质等众多内容,每个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内涵都因读者的不同而不同,具有几乎无限的审美魅力,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高中语文 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44-01
从语文学科特征上看,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内容应与美术、音乐这些学科有所区别,在关照直观的审美体验之外,更应该关注对学生心灵、精神的引导,强调审美素养培养的开放性。
从高中生的心智水平上看,语文审美教学可以突破浅层的直观、感官审美意象,引导学生在文本与精神之间建立沟通,实现内心深层的审美体验,这也需要审美教学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和拓展性。
一、高中语文审美素养教学的策略
基于高中语文审美教学开放性、自主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和需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是避免直接灌输,强调引导启发。语文的审美与主题领悟有共通之处,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审美理解直白告诉学生的时候,就限制了学生审美空间。所以,在审美教学中,教师一般只给学生搭建审美的平台、营造审美的环境、创造审美的条件,而不去过多干扰学生具体审美体验。比如在教《沁园春·长沙》时,教师不宜过多去描述作品的景物——“作者一个人站在秋风瑟瑟的湘江边上,远望山色浸染一片红色主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的壮丽景象……”。而应辅以湘江的图片,再简单引领学生的思维——“想一想,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态下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致,又在这样的景致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至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细腻、深远”还是“雄浑、激扬”,可以让他们以自己的内心为参照。
二是独立思维与思想碰撞相结合。对于审美素养的培养来说,学生在安静的独立思考中,能与语文作品产生深度的个性沟通,从而获得源自个体内部的审美趣味。但这种独立的审美往往受个人阅历、经验、知识等素的影响,而具有一定局限性,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性是有一定阻滞的。因而,在强调审美的个性化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拓展审美空间,发展创造性的审美素养。比如在学习老舍的《想北平》时,考虑到有不少学生并没有到过北京,并不能对作者笔下所描述的北京产生具体的审美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北京的视频场景或展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但这种帮助也只能是一种表象的感知而已,并不能使学生对北京产生情感上的亲近感。这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将去过北京的学生分到不同的小组中,让学生通过表述自己到北京旅行的切身感触和见闻,带动其他学生的情感,从而产生审美交流和碰撞,达到拓展审美空间的目的。
二、高中语文审美素养教学的方向
语文的文本是复杂的,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审美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文本和审美侧重点的不同,而指向不同的审美教学方向。审美素养培养并没有特定的模板,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比如诗歌的审美教学,教师需要把握诗歌的韵律美、空灵美以及情感的跳跃美等特征来组织。比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现代诗,教师可以着重在下面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欣赏。一是品味现代诗歌与文言诗歌在韵律上的不同,如字数的灵活性所带来的语言的跳跃和洒脱感,如“歌、索、膊”这些韵脚的使用与现代音乐节奏的照应;二是思维的跳跃所带来的情感震撼,如在第一个小节中从“矿灯”到“稻穗”、从“路基”到“驳船”,作者把这些似乎毫不相关的事物紧凑地陈列出来,将读者的视野由小的焦点带到大的平面;三是古体诗很少会采用的复沓手法,在诗歌中所起到的独特激情作用,如“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这样,抓住了现代诗歌的独特审美点,能充分发挥文本的审美培养价值。
再比如在教学小说类文体时,教师又应专注于另一些审美方向,聚焦小说的审美特征。如从小说塑造典型人物的技巧上去欣賞作者高超的创作能力,从小说人物的独特性上去感受人物角色本身的审美价值,从故事情节虚拟与现实的把握上去品味人性和时代的厚重积淀。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教师带领学生分别对照不同人物的特征(如林黛玉的谨慎、王熙凤的张扬、贾母的仁厚等)从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不同角度去解析人物在作者笔下所呈现出的艺术美感。
此外,散文、文言文、议论文等都应这样,从文本本身的特征上去选择审美教学的方向,力求抓住不同审美对象独特的审美价值,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语文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抓手。在高中语文的审美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语文学科的审美价值特征、抓住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而且需要注意,不同的文学类型、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审美价值倾向,在教学中需要针对具体文本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