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趋势下入境旅游业对促进意大利语教学的研究

2018-01-18项垮

活力 2018年20期
关键词:入境旅游外语模式

项垮

[摘要]传统的单一外语学习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实际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外语+x方向”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科学整合外语与其他专业从而形成具有双重就业方向的独立教学体系。立足于市场需求以及当地特点开设的《旅游意大利语》既促进了意大利语的课堂教学,同时也向旅游行业输送了专业人才。

[关键词]“外语+”模式;入境旅游;意大利语教学

“语言不通则不能人心相通”。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当今国际更趋向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精通一门甚至几门外语成为21世纪人才的必备条件。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创立与发展是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使然。传统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理念上偏重专业的学术性和外语语言文学的学科知识,已难以满足市场对实际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外语+”的概念由此应运而来。

近年来,各外语高校不断开设方向性外语课程。除了传统的经贸、翻译专业,还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开设了诸如新闻学、法学、教育学等第二专业课程。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顺应时代发展以及各母语国需求,设置了比如《汽车德语》《旅游意大利语》等方向性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外语的同时也对第二专业有所了解,外语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在全国开设意大利语的20多所高校中,《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精品课程,《意大利语新闻学》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特色专业,相比于需要强大专业性学科作为理论依托并且针对性极强的课程,《旅游意大利语》更易于现实操作和实际应用。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其人文历史、民族风情、山水名胜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吸引着来自意大利及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旅游业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入境中国的意大利游客稳中有升,而同时拥有专业导游知识并且熟练掌握意大利语的专职导游还属于稀缺人才。其涉外服务的工作性质使得相应接待人員在了解旅游行业的运作模式以及注意事项之外,必须熟练运用入境游客的国家语言。入境旅游业是促进意大利语及各国家语种学习的重要动力。

根据《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近三年数据显示,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与消费均持续增长,特别是外国客源市场增幅显著。2015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382.04万人次,除去香港、台湾和澳门同胞,外国游客总量为2598.54万人次,意大利游客占总量的0.95%,约为24.68万人次;2016年接待游客总人数为13844.38万人次,外国游客总数2815.12万人次,同比增长8.30%;2017年入境旅游总人数为13948.24万人次,入境外国人数量为2916.53万人次,同比增长3.6%,规模总量达到历史新高。其中入境意大利游客占外国游客量的0.8%左右,约为23万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中国入境旅游已经走出金融危机后的萧条期,正在从全面恢复转向持续增长的新阶段。当前,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特别是外国人人境旅游市场,进入了恢复增长的新通道和总体回升的新阶段。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主要是受到旅游产业综合发展的带动,以及签证便利化、国际航线加密、免退税业务落地、系列旅游年活动开展等正面因素的积极拉动。入境旅游市场需求方面,主要旅行目的是游览观光以及休闲度假。近几年的报告显示超过55%的外国入境游客到华主要是为了了解中国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从入境旅游客流的空间尺度来看,入境旅游客流扩散的等级性与近程性特征显著,扩散路径持续多样化。其中,入境游客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重庆、桂林、昆明、沈阳等热点城市为节点的扩散路径中,意大利游客在中国的常规线路是北京一西安一桂林一杭州一苏州一上海等。也有根据个人爱好而定制的特色路线比如“重走丝路之敦煌系列”“西藏系列”“古城系列”等。富有个性且自由的小团化游览越来越受到意大利入境游客的青睐。而由于中意两国文化背景差异巨大,语言难以沟通,环境陌生等因素的限制,出于对旅游完整度以及游客人身安全的考虑,团队必须配备一个具有专业旅游知识的意大利语陪同导游,在讲解当地风土人情的同时传播中华文化。由此可见,业务知识和语言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兼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团队,服务于社会发展。反观国内的意大利语专职导游,早年一部分多是非科班出身,或是从其他外语语种中途改换而来,或是在岗位中经过短期的意大利语培训而速成,因此语言的体系性、地道性受到极大的限制,也影响了讲解质量,降低了游客的参观满意度。自21世纪以来,随着外语高校的不断发展,外语语种的开设数量逐年增加。意大利语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小语种,全国开设意大利语的二十多所高校每年输送出至少400名应届毕业生。这些毕业学生极少部分涉足旅游行业,因为零经验的学生至少要经过半年的实习期才可正常上岗带队。如此一来使得诸多社会新人们望而却步。

如此,旅游方向性的外语人才又该如何培养呢?有别于国内高校的学科综合性,法、意两国的课程设置具有专业细化、方向具体的特点,外语学习和导游知识学习相对独立成体系。欧洲国家大多地理位置相近,语言多衍生自拉丁语,有共通之处,欧洲学生学习语言有着先天优势,因此在初中或高中就开设了相邻国家的多语种选修,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一般的外语专业学生在进入高校时就已有了较好的外语基础,因此可以相对集中的选择一门专业进行深造。而导游文化知识的学习,则有相应的历史及艺术学科,或者由一些文化教育机构承担。法、意两国的重要旅游城市均设有官方导游培训学校,比如意大利一些学院,对有意成为当地职业导游的学生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上课,学制一年至三年不等,学习期结束后进行导游资格证考试,顺利通过者方能正式上岗。此项类似于我国的导游资格证考试,然而持证者只能在考学当地接待外宾,不可跨城跨省工作。

反观我国的专业教育,外语学习和导游知识学习也呈现二体化,分设在不同的学科甚至独立院校。目前国内近20所开设意大利语的高等院校主要以社会、政治、文学、翻译及经贸为主要研究方向,而开设过《旅游意大利语》该门课程的只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等少数几所高校。同时接受过专业意大利语和导游知识教育的外语人才寥寥无几。国内的专职意大利语导游数量不过百人,且主要集中在北京、西安和上海等地,主要的意大利语院校也多集中在该区域。入境旅游的意大利籍游客虽较20世纪初有所减少,但是每年仍然有上万的接待量。夏季旅游旺季时外语导游捉襟见肘,难以负荷。因此每年暑假北京、上海、杭州的旅行社都会培训一批意大利语专业的学生充当临时导游,缓解供需压力。由于意大利语学生多数不具备相关旅游行业知识,往往在上岗前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实习期。但总体看来是双方共赢的结果,顺利达到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适应市场需求,在当前高校学科融合的背景下,着力深化高校人才培养供应改革,大力培养“意大利语+旅游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在专业+方向的教学中注重方向专业的实际性和实用性,增强实际技能的训练。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中,这样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旅游外语专业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其实训灵活多样,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旅行社联合,就业紧贴市场。

在意大利语学习中推广旅游课程的意义主要有如下方面:

学生层面:意大利语专业课程基本设置为语法、阅读、写作等,听力和口语的比重较小。因此中国的外语专业也时常被戏称为“哑巴外语”,会看会写不会说。在基础的语言课堂学习中加入旅游课程,并加大实践环节。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不得不开口说外语,自主用外语思维思考,从而提高语言水平。而在学习导游知识,掌握专业术语和扩充词汇量的同时,也是对祖国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和领悟。通过带团实训,克服自卑胆怯不敢开口的缺点,增强学生个人自信心。拓展知识面,增加社会实践,拓宽就业领域。

校级层面:优化学科设置,充分利用校内现有资源,实现外语、旅游及酒店等所涉及专业的良性融合。加强与各旅行社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实现高校与社会的接轨。

社会层面:语言作为连接两国的重要纽带,把双边文化“迎进来,送出去”。在向意大利游客宣传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从其口中了解意大利当前国家概况及当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问题。而旅游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意大利语+旅游”模式是让学生有更多的职业选择自由度与灵活性,避免知识结构单一,提高外语系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但在具体操作中,因为多种原因,旅游专业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应用。基于上述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应着重考虑并列举如下措施:

建立旅游课程的多样化。除了基础的意大利语专业课程外,设置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法律法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酒店管理与接待等一系列课程,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旅游行业知识。理論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在扎实的理论知识上方可自如地投入工作。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掌握基础旅游常识并具备一定外语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大二及以上的学生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考取意大利语导游资格证,挂靠到当地旅行社,在课余以及假期,不影响正常上课的情况下接待团队,在实习工作中弥补自身所学不足。

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通过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的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学校向旅行社输送专业意大利语人才,旅行社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使社会变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一方面解决了高校自成一派,成为封闭象牙塔的弊端。扩大了学校与社会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另一方面则带动相关旅游行业,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将旅游专业引入外语教学是迎合市场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促进了就业,也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被动灌输为主动汲取。中国外语教育的弊端是不能活学活用,尤其是小语种专业的学习。由于地理、经济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外语系学生除去上课与外教的对话外接触到母语使用者的机会并不多,导致课堂所学内容不能真正使用,外语知识仅停留在书本层面而逐渐产生怠学情绪。

通过实地带团学习,学生能在工作中切实接触到语言实体从而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不足以便及时纠正。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自2017年6月与浙江中国国际旅行社以及苏州国旅签订实习协议以来,陆续向其输送10余名实习生,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经过暑假为期2个月的实训,最直接地反映在学生们的听力、口语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书面综合能力也获得显著提升,课堂学习也更为积极主动。敢于开口的外语学习效果是呈现良性循环的, “意语桥”“演讲大赛”等各类全国意大利语竞赛中学生获得的奖状想必是最直观的检验成果。

参考文献:

[1]佚名.《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在京发布[J].空运商务,2015 (12):9-10.

[2]王俊菊.“外语+X”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山东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 (08):28-32.

猜你喜欢

入境旅游外语模式
国内入境旅游波动周期研究综述
我国入境旅游贸易发展现状及策略探析
河南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