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之对比分析

2018-01-18朱雅涵

活力 2018年20期
关键词:共享单车对比分析

朱雅涵

[摘要]随着城镇化与互联网的发展,共享单车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对传统公共自行车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分析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的共同点,并对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在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差异与优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共享单车有着更为方便的取、还车模式,有着明确的盈利模式以及完善的信用体系,共享单车可以更好地迎合时代的改变,成为惠及人们且有盈利价值的商业模式。

[关键词]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对比分析

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乡汽车总体数量急速增长,南此也带来了一系列交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事故等,这些问题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安全及质量均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在这些问题日趋严重的压力下,社会各界纷纷开始关注更为绿色、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至今,我国已有200多个城市引入了公共自行车租賃系统,我国的公共自行车租借市场自起步便飞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系统理念高速扩散传播,又有高新技术平台的迅速发展作为支撑,共享单车迅即成为我国一线城市中重要的交通出行工具。本文通过对比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分析两者谁能骑得更远。

一、发展历程

(一)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公共自行车是指有同定存取位置的“有桩”自行车,同定桩主要分布在人们生活居住、工作学习区域的出入口以及各种公交车站附近,其根本目的是为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供一个便民快捷的解决路径,目前已是众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与汽车相比,自行车更加灵活方便,也更加环保,能够有效缓解现代大中城市交通拥堵,以及为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到小区等许多问题提供快捷有效的解决路径。因此,众多大中城市纷纷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我国首先引进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城市是北京,自2007年8月起,奥运会期间,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及游客们的出行需求,投入的公共自行车规模多达5万辆。但是奥运会结束之后,由于众多社会因素,北京推出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停止运营。之后,市政府也对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进行过多次改革,目前采取的政策是以区为单位进行建设,整个租赁服务系统的运营由市政管理委员会负责。据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数据可知:至2015年年底,北京市内已有1730个公租自行车网点,整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共有5万辆公租自行车运营,“十三五”规划期间,将完善3200公里自行车道路系统,继续新增5万辆公租自行车,总规模达10万辆以上,遍及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石景山、通州等区域,且可用一卡通支付租赁来支付骑行费用,在这些城区实现了通借通还的管理经营模式。

(二)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

共享单车理念诞生于大学校同,2014年北京大学的5个在校硕士研究生为了解决校同内的最后“1千米”出行问题,提出并创立了ofo共享单车租赁系统,首次创造了无桩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模式。随后便很快大量投放于全国火车站、公交站点、地铁站、轨道站口、人行通道等交通枢纽位置,继而迅速扩散到写字楼、各地休闲场所、居民小区等城市居民工作、娱乐、居住等聚集地,可以说是一夜间遍布全国每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共享经济的新模式迅速推进的影响下,共享单车正是以这种共享的新兴理念完美较好地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困扰,并大幅度地影响了人们传统的出行习惯和生活方式,共享单车的数量与分布范围在很短时间内迅速超越了公共自行车,成为目前更为便利的出行方式。至2018年,我国的共享单车公司主要有摩拜单车、优拜单车、ofo、小蓝单车、骑呗等较大规模的共享单车系统。

二、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的对比分析

(一)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的共同点

作为“自行车大国”,20世纪70 80年代,自行车曾是当时人们的最主要交通工具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到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汽车在我国迅速普及。至2017年年底,我国全国已有机动车约2 79亿辆。数量过多的汽车不仅使城市过度拥堵,大量的汽车尾气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出行,甚至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国家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节约能源资源、治理大气污染等问题,一直都致力于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无论是公共自行车,还是共享单车,其实都是国家为了解决大量汽车造成的交通及环境问题而采取的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的交通方式。不仅实现了与传统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模式,完美解决了公共交通“最后1下米”问题的困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有效地缓解了城市拥堵,减轻了城市空气污染的问题,又能够倡导人们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对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带来很大的积极影响。

(二)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的异同点

1.运营模式

公共自行车创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市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困扰,人们能够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便捷简约地使用自行车,但是公共自行车系统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有桩存放的同定性使得公共自行车租赁的便利性大大降低,这使得公共自行车未能普及所有市民。我国城市管理系统一直是传统的“车本位”的观念。这种思想不仅限制了共享自行车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热情,也使得政府部门在制定城市交通规划和道路治理措施的时候,忽视了自行车的交通管理,这些因素使得自行车出行的发展及规模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使骑行者的出行更加困难不便。与公共自行车相比,共享单车的租借模式较之便利快捷,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App软件随时便捷地预订取车,减少了许多限制因素。管理者可以根据共享单车的定位装置来分析车辆的地域流动趋势及流动习惯,进而更加合理地在各个租借点投放适量共享单车,这一特点能够更加有效解决居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困扰。与传统公共自行车相比,共享单车最大的不同便是摒弃了停车同定桩的桎梏,人们可以随意将自行车停放在任意停车点,但这样也造成了车辆摆放混乱。

2.盈利模式

公共自行车建立目的是为了解决大量机动车造成的环境污染、交通堵塞问题,其经营模式是由政府主导投资建设,进而授权给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但是这种经营模式导致公共自行车市场的运营性质不明确,其经营目的到底是属于为了社会效益的公益,还是为了经济效益的商业化运作。在这个问题上,政府投资主体并没有与企业运营主体达成明确的责权利划分。这使得在公共自行车使用率低下、投入量有限的情况下,经营者的收入来源仅是使用者的付费,根本无法维持共享自行车的花销以及停车桩的维护,给经营企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亏损。又因非市场化运作行为,使得公共自行车发展受限。公共自行车行业普遍面临着亏损经营的严峻问题。仅在北京朝阳区,其2017年度公共自行车的办卡量较2016年度的8万张便减少了25%;丰台区2017年1月至5月8日,全区公共自行车租还总数为192.5万次,相比2016年同期的210.2万次下降了约8%。与公共自行车不同的是,共享单车可以通过租金收入的形成来稳定现金流通,使用者每次使用共享单车都需要支付租金。例如:非GPS的小黄车OFO租金是1元/小时,每辆单车成本不到300元。假如每天每辆单车实现5元租金收入,经营者只需2个月就能收回一辆单车的成本。共享单车项目能够大量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押金可用来充当资本运作。例如:小黄车OFO的使用者注册时,需要支付100元押金,经营者若是投放了100万辆单车,假如平均每辆单车有1个用户注册,那么经营者便可以收取1亿元的押金。经营者可用押金进行资本运作,按照每年收益10%计算,投资收益可达到1000万元。由此可见,共享单车的模式有着极大的盈利空间,并且收益与投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信用体系

公共自行车的办理门槛较低,只需持经营者本人身份证即可办理IC卡,这样的模式使得自行车被损坏的风险大幅增加。由于共享单车的收费制度与使用者的信用等级评定有关,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车辆损坏、丢失的风险。若用户信用分达到一定程度,共享单车可免押金骑行。用户信用分则是根据该用户各维度数据(行为偏好、信用历史、履约能力、身份特质等)综合计算得出的。信用免押金也能够限制使用者的各种违约行为发牛,如骑车后拒付款、逾期不还车等。

三、总结与展望

许多城市都在经历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机动车发展问题后,逐步形成“绿色交通”的出行意识。公共自行车及共享单车的出现普及,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使得自行车出行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解决了交通“最后1千米”的困擾,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且能够实现全民的绿色健康出行,使得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大幅提高。共享单车随着互联网的产牛与发展,迅速走进人们的牛活,为人们的出行与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首先分析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的共同点,并对比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在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差异与优势,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共享单车有着更为方便的取、还车模式,有着明确的盈利模式与稳定的现金流,收益更大,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并且根据用户的信用进行评级,最大程度地减少车辆人为损坏的风险。因此笔者认为,共享单车更有发展前景,可以更好地迎合时代的改变,成为惠及人们且有盈利价值的商业模式。然而共享单车也有着无序、混乱等缺点,因此在自行车出行系统的未来建设中,二者应取长补短、互相融合,给人们更多的经济、便捷、绿色的出行方式,以进一步促进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的牛活品质。

参考文献:

[1]曹雪柠.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各自为政还是合作共赢?[J].江苏城市规划,2017 (2)

[2]魏一骏,吴帅帅.共享单车VS公共自行车能否并行不悖[J].半月谈,2017 (7):85-86

[3]崔丽媛.共享单车热潮下,公共自行车要“退位”吗?[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7 (11):62-65.

[4]顾彦.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应选择合作而非对抗[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 (7):87-87

[5]刘志强,于保月共享单车怎样“骑得更远”[J].党建文汇月刊,2017 (7):49-49

猜你喜欢

共享单车对比分析
“共享单车”前面有两座大山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共享单车”是一门好生意吗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