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娱令”背后的资本动力与大众传媒泛娱乐化风气的思考

2018-01-18刘静怡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6期
关键词:泛娱乐化大众传媒

刘静怡

摘要:“限娱令”的出台,对电视行业泛娱乐化的风气起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作用,然而要了解这种现状的产生,首先要了解传媒行业背后的资本动力模式。同时“限娱令”也让我们对当今的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传播产生了一定的思考,本文简要介绍了传媒的资本动力和“限娱令”下,泛娱乐化风气的现状,对传媒工作者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大众传媒;资本动力;限娱令;泛娱乐化

21世纪初,随着大众传媒与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国内各大电视台为追逐时代潮流,迎合受众,不断增加娱乐类节目的种类和播出场次,一方面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标准。因此,广电总局2011年出台的《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总和节目管理》及2013年出台的《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卫视在17:00至22:00的黄金时段,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過三次,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一个,卫视歌唱类节目黄金档最多保留4档等,被称作“限娱令”。

要分析限娱令,首先要明白其背后传媒发展的资本动力,我们知道,大众传媒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围绕传媒能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如电视产业、网络传输产业、影视剧产业和综艺娱乐产业等,而要发展产业,没有资金是万万不能的。尤其在商业资本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只要能够获得收视率、点击量,投资者们就会蜂拥而至。

赖特认为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有: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提供娱乐解释了当今大众传媒泛娱乐化风气的成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所以人们需要纾解情绪、缓解压力、适度疏远现实,这是基于人性自身的需要,大众传媒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休闲娱乐方式:综艺节目、网络游戏、音乐、微博、电影、电视剧、视频等[1]。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说,“电子技术的合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不需要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猫猫的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猫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2]的确,数字时代的大众传媒不断地向人们呈现一盘盘“娱乐快餐”:娱乐八卦几乎永远占据着微博热搜、新闻客户端的推送里挤满“软新闻”、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往往是明星综艺……“泛娱乐化”的文化产品不需要人们过度思考,不需要调动自己的参与,也不需要严肃的去理解,需要的仅仅是观看、欣赏,追求的只有享乐主义的快感。

商业化大潮的强势袭来以及消费社会的来临使得电视台忘记了,或者说至少不再像以前一样重视身上肩负着的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任务,为迎合观众的口味和需求,不断推出各种娱乐节目。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相互模仿、抄袭,甚至内容低俗的节目使得市场混论不堪。[3]作为重要的“把关人”,传媒工作者并非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甚至一批观众也站出来反对泛滥的娱乐节目,呼声高涨。2011年下半年,广电局的“限娱令”应运而生。对于那些娱乐强势电视频道,如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卫视来说,“限娱令”的影响尤其深刻。[4]

同时,“限娱令”仅仅针对于部分电视媒体,在当今的大众传播媒介中,网络媒体正在依靠“台网捆绑”、购买节目独家播出权等方式带动娱乐消费进入新的繁荣期。[5]新媒体的崛起,也让依托网络兴起的各种“泛娱乐化”文化产业风生水起,如果不加以控制,难保“限娱令”不会再次发生。实际上,过度娱乐化的问题并非中国所特有,也并不会绝迹。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应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理顺监管机制,改进管理水平,加强社会监督,只有这样,过度娱乐化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遏制。[6]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把主流文化与休闲娱乐合适地结合在一起,是传媒界需要讨论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张九海,邢少花.狂欢与静思———“泛娱乐化”情境下大众十种心态分析[J].学习论坛,2013,29(11):63.

[2][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30.

[3][4][6]王佳丽.“限娱令”对中国电视传播格局的影响[D].保定,河北大学,2013.

[5]赵志祥.论“限娱令”对泛娱乐化趋势的影响[J].今传媒,2012,8:60.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泛娱乐化大众传媒
体育新闻娱乐化产生原因研究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研究
网络直播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论大众传媒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大众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人素养要求及提升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大众传媒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泛娱乐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