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研究

2018-01-18陈杨

中国经贸 2018年1期
关键词:经济政策宏观调控金融危机

陈杨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基本方式,然后将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采取的调控措施与同期其他国家采取的措施做对比分析,最后根据我国现行经济状况,提出了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如何配合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政策;货币政策;金融危机

一、引言

国家为维持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通常需要采用一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来弥补市场运行中产生的一些不足,其中最主要的两大工具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年均增长率(截至2012年数据)超过9%,期间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进行了多次的调整。2004年,我国开始实行稳健的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此后几年,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我国又采取了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形势转差,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两大工具的配合调控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基本协调方式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对财政收支的控制以及对税收政策的调整来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可分为扩张性,紧缩性与中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和政府部门为了实现稳定物价或促进经济增长等目标,通过调整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或者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措施,可分为扩张性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实行不同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目标都是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的增长,稳定物价水平,保证国内的充分就业并且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方式主要有以四种: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即“双松”政策,主要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推动生产,降低失业率,减少国际收支盈余,在运用时需注意政策幅度,以免造成通货膨胀。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即“双紧”政策,主要目的是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并减少国际收支赤字。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这种组合通常用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并减少国际收支赤字,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

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该种协调方式主要用于减少过多的国际收支盈余,抑制通货膨胀。

三、金融危机期间各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2007年开始,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传播到各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虽然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影响较小,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到影响的各个国家纷纷倾向于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进行应对。

我国在此阶段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有提升出口退税率,并于2009年年初开始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推出4万亿元财政政策以拉动经济增长。在货币政策方面,我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使商业银行实行宽松的信贷政策,以此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再看国际方面,首先是财政政策,美国于2008年初颁布减税方案,减免个人所得税,为企业提供税收激励。同期,英国推出了200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方案,同时降低增值税,公司所得税税率,以提高个人所得税补贴。除英美两国外,其他各国也纷纷增加政府性的公共支出。货币政策方面,世界各国同样采取扩张性措施,各国央行均以大规模的直接注资、降息等措施来增大市场流动性。

由此可以看出,在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下,各国均采取“双松”政策进行应对。

四、我国所需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分析

面对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出现较大的下行压力等情况,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发展方向,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为配合我国目前的发展需要,财政政策还需要逐渐健全,在抑制物价浮动,即避免通货膨胀的同时,完善税收政策,规范各级政府的财政行为,使财政支出向供给侧倾斜,促进结构改革。同时,对货币政策方面,2015年央行开始推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金融市场改革等,这可能会延长货币政策的效用周期。所以,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侧重点不应当只是传统的宽松或紧缩的配合,同时也要调整政策结构,从而配合现行的经济发展目标,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龙,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0.

[2]邓子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当代财经2006(1):33-38.

[3]袁朝霞,两次金融危机期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比较分析及思考[J],理论研究,2010(6):31-34.

[4]康书生,宋娜娜,中、美、英等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货币政策比较[J],武汉金融,2010(11):22-24,33.

[5]肖炎舜,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财政政策调控[J],财政研究,2017(1):2-16.

[6]田金莹,李月明,大连财经学院,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问题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3-4.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政策宏观调控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宏观调控法的一般原理
产业政策的两个重要属性和权贵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政治效果与治理体系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1951——1959)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的经济政策及其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1951——1959)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的经济政策及其成就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中国新形势下的经济政策对未来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