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驱动与主动探索”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18-01-18宋洋祝百茹金佳旭杨逾董泽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驱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宋洋 祝百茹 金佳旭 杨逾 董泽

摘要:针对地下建筑结构传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将“项目驱动与主动探索”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建筑结构的教学中。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项目驱动与主动探索;地下建筑结构;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4-0183-02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

地下建筑结构是我校地下城市空间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满堂灌,与同学互动很少,同学们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上课昏昏欲睡,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同学们求知欲[1];教师授课以书本理论为主,与工程实际相脱节,同学不知道为什么学,也不知道学完后怎样应用,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唯书唯上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二、“项目驱动与主动探索”型教学模式的探讨

1.调动师生积极性、改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针对性。“项目驱动与主动探索”型教学模式在讲课过程中适时引入多个综合训练项目,学生根据项目内容选取自己喜欢的项目,并对自己的项目负责,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课堂上由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针对遇到的问题,学生主动请教教师,从而增加了双方的交流[3]。“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中项目的引进使得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多样,实践性大大增加。同时,学生遇到的问题因为与不同项目相关,从而也各具特色,使得教师遇到的挑战也增加,促使其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4],因此也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双方积极性的调动必然使得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也进一步了解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在学习-实践的交互过程中,做到了知行合一,体验到了独立并主动探索知识的乐趣。“项目驱动与主动探索”型教学模式是以项目驱动为教学方法,以书本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参与项目、分析项目、完成项目方案设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主的互动式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5]。教师的角色由授课转变为项目的设计人、参与人、监督人和评分人,教师不断转换角色,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以教师的项目为引导,依据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主动独立的探索及组内成员的互帮互助,从而对理论知识建立一个新的认知结构。

3.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性实践型人才。“项目驱动与主动探索”型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师项目进行研究讨论,寻找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了能够理解和更好地探讨问题,学生必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会主动搜集相关资料,无形中不断拓宽了自身的知识面,提高了自学能力[6]。对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的差异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都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了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团队成员的相互合作,遇到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这些使得学生不仅积累了经验,得到了反思,也更深刻地体会并掌握了自己所学习的课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实践型人才[7]。

三、“项目驱动与主动探索”型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1.项目选题的内容要科学合理,难度适宜。教师是项目的设计者,因此,项目的难度及其科学性是实施“项目驱动与主动探索”型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教师应该依据教学大纲、培养计划、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将经过深入调研发现的企业问题进行不断的修改,建立一些适合本专业学习的项目。这样学生可以通过项目理解课程的重点知识点,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组内探讨的方式最终完成项目。

2.制定科学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教师应该引导每个小组成员制定相应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并从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面给予合理引导和及时反馈。根据学生层次不同,设置初阶训练项目和高阶训练项目,项目方案包括项目选题、项目分工、项目进度、项目成果形式、项目评价等内容。

3.项目的实施与控制。项目实施是教学方式改革的主体,分为项目导入、子项目实施、项目整合。教师向学生演示讲解项目的基本要求、组织安排、实施安排、评价标准,学生自主分组协作完成项目。项目实施监控分为组织控制和制度控制。

4.教学效果检验。通过理论基础测试检验学生重要知识点掌握度;通过项目方案互评与答辩检验项目完成度;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质疑问题等情况给学生打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5.评级机制的建立。每组的项目实施方案确定之后,教师要定期检查每组成员所承担任务完成的情况,学生在项目实施各阶段都要制作和收集评价证据,并制定相应的自评、互评、模拟业主单位评估、教师及专家共评的评分机制,让学生明白,要想通过地下建筑结构的考核,靠滥竽充数是行不通的,这就迫使每名同学都会积极参与项目,紧紧跟随地下建筑结构的教学进度。也会定期抽取各组代表做阶段成果汇报,汇报人采取轮流制,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每名同学都是主角,老师成为监督者。对于成果汇报的评分,教师要根据学生平时表现、项目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調动其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围绕问题主动收集信息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创造性地思考和设计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能力。

6.项目总结与提高。项目的总结是解决“项目的运行应怎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问题,学生根据项目成果、自己的感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总结项目是否顺利完成,是否有所提高,如何改进和提高等。教师依据学生项目成果、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来总结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和成功之处,如何进一步改进等。

三、结论

“项目驱动与主动探索”教学模式在《地下建筑结构》课程中的尝试,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对类似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顾明,陈晓春,陈丽安,等.“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1,(6):28-32.

[2]查莆生,夏磊,崔可锐,等.地基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5):187-184.

[3]吴放.基于项目驱动与主动探索的《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学术研究,2016,(1):27-28.

[4]窦会娟,李林坷.基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的PBL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0):69-70.

[5]马玲玲.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9(66):133-134.

[6]邓祥辉.“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74-75.

[7]鲍先凯,张春梅,王英浩.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4,(6):31-32.endprint

猜你喜欢

驱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