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践

2018-01-18杨杰辛贵忠许翔鸿刘丽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杨杰 辛贵忠 许翔鸿 刘丽芳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分析双语教学开展的实践过程,特别介绍本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教材编写、授课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与分析,以期为培养面向国际化的新型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天然药物分析;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4-0167-02

如何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关注焦点[1]。作为质量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双语课程教学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4]。近年来,我们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天然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综合改革,通过几年的实践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将对天然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为培养面向国际化的新型人才提供借鉴。

一、天然药物分析实验双语教学的教学特色

(一)优质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载体,实施双语教学必须选择合适的教材[5]。国外知名大学的英文原版教材语言纯正、视野开阔、阅读量大、可读性强,能够反映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但是天然药物分析课程具有特殊性,它是天然药物知识结合分析前沿的一门学科,并无适合的英文原版教材。本教研室对实验内容和项目进行了精心选定和设计,一方面,所选天然药物所含主要化学成分需要涵盖主要的化学成分类型,另一方面,所采取的分析方法必须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认知能力,编写了《中药分析实验与指导》的双语教材,进一步促进了双语课程的实施。

(二)授课方式的采用

《天然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以往采用全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学生容易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能“无障碍”交流。然而,该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对英文专业术語不熟悉,从而影响了学生查阅外文文献及书写论文的能力。很多同学即使见到英文词汇能认识,也很难将该词汇说出口,写出来。随着目前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很多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在各大药企中被要求书写英文的质检报告、提供英文的药品资料等。因此,双语教学的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利用英语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包括撰写英文材料、口头英文交流、阅读英文文献等多方面的能力)。针对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问题,采取了以下教学措施:

1.让学生尽可能掌握关键英文术语。每次上课之前,任课教师将识别和提炼每个实验所遇到的关键术语,给出其中文翻译,并形成文档后预先交给学生,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内容和关键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上课以英语为主体,对专业词汇配合汉语进行解说,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能力;在难点的讲解过程中老师一般采用中英结合的方式,以促进大家的理解;另外,我们借助于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弥补我们英语表达的不足,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提高学生英文实验报告的书写水平。规定学生用英文书写实验报告,一方面加强对专业词汇的掌握,另一方面,学术英语的书写规范学生还比较陌生,教师在最初的教学过程中,以英文版药典为示例,向学生介绍专业英语的写作特点及规范。学生借助书写英文实验报告,熟悉学术英语的写作规范。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英文表述进行点评。

3.提高学生检索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每次实验前,均让学生训练获取所需英文文献,并通过阅读文献,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在综合设计实验中,学生以项目为导向,自行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提高学生查阅专业文献的能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4.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一方面,每次实验结束时,任课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大家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另一方面,借鉴“反转”课堂、“案例式”的教学模式,例如,针对某一实验,要求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以报告的形式与同学共同探讨。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个案学习,小组讨论,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把演绎推理、思考感悟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破解难题的乐趣,提供学生的学习兴趣。

5.网络学习辅导。网络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趋势,恰当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有助于极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助于实现学习资源的合理整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选择余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并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利用学校天空教室网络平台,整合、丰富网络教育资源并推广网络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对老师发布的话题进行讨论,老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双语《天然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一)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课堂上的提问和讨论环节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原本很多学生就不愿意参与回答问题,加之要用英文讨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就更差了。在英文报告的书写中,很多学生的讨论较为简单,或者是直接引用教材上的语言,很少有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适宜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容易理解的内容用英语讲解,对于理论性较强或较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双语进行讲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强化实践。在双语课堂英文教学过程中,设计出多样化的实践内容,创造出不同形式的情景和场合,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英语来进行实践(如查阅英文文献、实验汇报和交流、看英文视频等不同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以实验项目为导向,自己查阅文献,提交自己的实验方案,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把握讨论的线索,将同学们的讨论进行总结。此外,学生每堂课要面对应接不暇的英文专业单词,学生们有时也会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授课教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帮助。总之,课堂上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适当互动,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最终目的。

(二)完善教学考核及反馈机制

针对双语教学的特点建立一种合适双语授课的考核评定方式非常重要。此外,老师需要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取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及效果。

我们将每次实验的实验成绩均计入期末学生总成绩。同时,对学生自己的实验设计、每次交流活动等分别给予一定成绩并且以一定比例记入学生总成绩中,这样既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渠道来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比如电话、电子邮件等等。特别是我们建成了e-class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确保学生就课程教学、课后实践、语言表述等方面的内容向任课老师进行及时反馈。

三、总结

开展双语教学是医药院校本科生教育在面向国际化人才培养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大大推进了我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带动了师资建设和学科建设。同时,面对双语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我们还需不懈努力,不断地探索与学习,希望更多院校共同参与到双语课程建设教育研讨中来,推出更好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国际化的药学人才提供借鉴,营造出本科教育更好的局面,使我国的医药专业能真正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彭伟,张露芳,詹燕.面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双语课程教学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01-104.

[2]廖静,张雯,王玉凤,杨旭.分子生物学双语课程的教与学[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20-22,77

[3]饶岚,毛新军,宁洪.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02):86-88.

[4]罗瑞荣.双语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四个难点[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S1):237-239.

[5]李朝霞,王满元,龚慕辛,翟永松,李静.中药学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4,(02):62-63.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