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物理课程考试改革探索

2018-01-18曾代敏杨德智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考核方式大学物理

曾代敏 杨德智

摘要:鉴于目前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一些弊端,我们对大学物理的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实行了期中考试。通过对期中考题的精心设计,进行了统一考试、阅卷以及对考试结果做了详细的试卷分析,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出在学生身上,而有的问题可能是任课教师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解决好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培养、对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物理;考核方式;期中考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4-9324(2018)04-0139-02

大学物理学是大学理工科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大学物理一般分为I、II两部分,第I部分为力学、电磁学内容,第II部分为热学、振动、波动光学及近代物理的内容[1],分别在本科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上学期学习,学习的学生数量非常多,范围非常广,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以往,我们的大学物理的考试只有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一些弊端[2]。现在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考试模式,即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10%、30%和60%。这个比例是比较合理的,也是某些高校采用的模式[3]。期中考试会给很多学生敲一次警钟,后半学期的学习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在期中考试后,我们对期中考试的试卷做了详细的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总结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启发。

一、命题的思想

通过期中考试,我们将近年来关于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进一步予以实践,即引导学生从应试教育的学习转向能力培养的学习。我们希望物理课程既要教授物理学知识,更希望通过物理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正确的思维方式、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科学的热爱。为了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以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对试题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试题的命制[4]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也是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考核,还应该起到教学指挥棒的作用。以上的思路充分体现在试题中。试题分三部分:①问答题注重考核教与学中物理思想、物理方法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②填空题主要是常规知识点的考查;③计算题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考查、物理建模能力的考核、学生常见问题的检验。

二、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我们采用了统一考试、集体阅卷的方式,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考试结束后,对全部教学班的成绩作了统计,总体来看,成绩分布与预期的情况接近,但略显偏低。为了更好地了解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全部试卷的答题情况,包括每一个题的每一小问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把教学班按成绩分为较好、中等和较差三个层次,在每一个层次中各抽选了两个教学班作为样本进行具体分析。

1.对成绩较好的两个教学班的成绩分析。①按题型分类得分情况,问答题:69%、70%,填空题:72%、70%,计算题:48%、54%。②按知识分类得分情况,知识迁移:62%、55%,概念掌握:68%、63%,知识应用:59%、64%。从各题型的平均得分率来看,填空题得分最高,计算题最低。但涉及仅用概念而不需计算的填空题,得分明显偏低。计算题中仅需应用概念的部分得分也极低,这说明学生对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偏重计算而忽视了概念,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物理概念的讲解。计算题由于加入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情景设计,使得部分学生不能理解题意,无法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这反映出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还较低,因而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应用。从按知识分类的得分率来看,有关知识迁移的题目做得较差,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对成绩中等的两个教学班的成绩分析。①按题型分类得分情况,问答题:58%、57%,填空题:63%、67%,计算题:38%、36%。②按知识分类得分情况,知识迁移:50%、50%,概念掌握:54%、55%,知识应用:51%、51%。从各种题型的得分率上来看,问答题和填空题的得分率基本达到合格要求,但是计算题的得分率明显偏低,分析原因大概有:一方面大学微积分的思想还比较薄弱,另外关于转动的理解还有待加强。而按照知识分类得分来看,各种分类的得分率都基本合格,说明这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物理的相关概念、原理,并能做一些相应的应用和迁移。

3.对成绩较差的两个教学班的成绩分析。①按题型分类得分情况,问答题:54%、53%,填空题:60%、60%,计算题:29%、31%。②按知识分类得分情况,知识迁移:48%、53%,概念掌握:49%、49%,知识应用:44%、43%。按题型统计结果来看,问答题的得分率较低,填空题是三种题型中得分率最高的一种题型。计算题得分率很低,主要原因是很多同学没能理解题目的意思,说明学生对这种情景式的题目不太适应。有的同学理解到了题意,但在计算时出错,说明微积分的知识掌握得还不太好。按知识分类统计结果来看,各种类型的题型得分率都是在45%-50%之间,学生对各种题型的掌握都不是很好,与我们的基本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三、我们的思考

期中考试考题比较新颖,不要求死背公式,着重考察物理思想、物理模型的建立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广大任课教师的认可,普遍认为题目出得好,跳出了应试教学的框框,对以后的教学有指导意义。我们在学生中也作了一些了解,尽管一些学生考得并不理想,但是认为没有怪题难题,是一次有意义的物理考试。可以说,考试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我们以后教改的方向。从考试结果来看,部分学生取得了优秀成绩,也有学生获得满分,这是值得庆贺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达教学目标,这反映了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还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学习该课程,特别是微积分[5]的知识掌握得不太牢固,矢量的概念还不是太清楚。学生普遍存在重计算、轻概念的问题,对某些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不能融会贯通,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也有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有厌学情绪,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等,这就需要我们整顿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教师能够贯彻教学大纲,达到了教学基本要求;但是我们的教学队伍中青年教师比较多,占总人数的70%,他们的教学经历短,教学经验还相对不足,还需要不断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多听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另外,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注重概念、理论的讲解,而不仅仅是教学生怎么做题。

四、总结

通过此次大学物理期中考试,我们认为进行期中考试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后也将继续采用这种考试模式。通过对考试成绩的分析,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这对我们今后的大学物理教学工作起到一个指挥棒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南,王佳眉.大学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胡南,李锐锋,刘琴.关于大学物理考试改革的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5):110-112.

[3]单亚拿,王月华,王逊.大学物理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382-384.

[4]宓国柱.大学课程考试的试题设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76-79.

[5]黎定国,邓玲娜,刘义保,等.大学物理中微积分思想和方法教学浅谈[J].大学物理,2005,24(12):51-54.endprint

猜你喜欢

考核方式大学物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探讨与实践
基于“微课”模式《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研究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基于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创新平台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到十个“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