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能力为导向的卓越农机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2018-01-18郁志宏崔红梅王春光田海清刘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卓越应用型学科

郁志宏 崔红梅 王春光 田海清 刘飞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均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卓越农机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以此为契机,修订2016版卓越农机培养方案大力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以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培养方案;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计划;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4-0135-02

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1,2]。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3]14号)文件精神,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卓有成效地实施“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3,4],特制定了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版《复合应用型(卓越计划)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本方案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通识类+学科基础类+专业类+素质拓展类”四大平台,实现了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重心,融合了素质拓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了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构造原理分析、性能设计及使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工程师素质,能在农业机械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品德优良、基础宽厚、专业良好、实践技能较强,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与培养要求

1.培养模式。建立行业指导、校企联合、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协同培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业评价考核方法”的培养模式,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2.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①掌握数学、力学、机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测试技术和自动控制等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②掌握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知识和方法,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和趋势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③掌握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④掌握农机企业生产过程的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和新产品性能检测方法。(2)能力要求:①具备农业装备设计、试验、选型配套、使用维修等方面的基本技能;②具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与推广应用的能力;③具有农业机械化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④能够熟练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的能力;⑤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在团队中协调发挥作用的能力;⑥具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3)素质要求: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乐观与理性思维的人生态度,能应对危机和挑战;②具有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能承担卓越工程技术人员应肩负的社会责任;③具有诚实、守信、严谨、求真的道德品质及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较高素养。

三、“七四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了“七四三课程体系”。七类基本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科基础核心课程、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拓展课程、基础教育拓展课程、专业教育拓展课程)逐步递进,四类核心课程,三类拓展课程(选修课程、第二課堂、社会调研)贯穿始终,知识素质能力并重,以满足不同的教学要求,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复合性培养。核心课程系指学生必须修读的主干课程;拓展课程系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的相近学科专业的课程。

1.培养通识教育课程。由通识教育核心和通识教育拓展课程组成,强调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和知识综合,使学生获得必要的价值分析与能力训练,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以及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

2.学科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基础核心课程和学科基础拓展课程组成,根据所属的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学科门类设置学科基础课程。

3.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由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拓展课程组成,着重体现“厚基础、宽领域”的要求,加强专业基础教育,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严格的学科技能训练。

4.专业教育课程。按照专业学习和毕业取向需要,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体现“宽、广、强”的培养要求,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获得学术研究或技术应用的初步经验。

四、“三三五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坚持基础性与专业性、综合性与设计性、研究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毕业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科研训练、产业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衔接,按照三块场地(实验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与社会)、三类技能(专业技能、科研技能、社会技能)、五个阶段(一、二、三年级、四年级上、四年级下)构建实践教学“多层次、不断线,依次递进”的“三三五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课堂与现场教学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建成“校企联合、产学融合、知行合一、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实施分层、分类的实践教学形式,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少而精的基础性、示范性、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以专业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专业基本技能和探究能力,拓宽科学的认识视野与创新思维的空间;以学术性、研究性、创新性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创新意识、实践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五、结论

“卓越农林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农林、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后备人才。复合应用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农林培养计划”涉及到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期望经过数年的探索与实践,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王淑娜,郝桂珍,徐利.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51-52.

[2]刘晓峰,杜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74(2):57-61.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57.

[4]孙爱晶,陈怡君,石晓娟.基于OBE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体系探究[J].高教学刊,2017,(9):33-34.endprint

猜你喜欢

卓越应用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