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的全面发展

2018-01-18谭欣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类发展

谭欣媛

摘要: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渐渐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了制度保障。学生时期,应该努力充实自己,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也要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关键词:社会;人;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4-0005-02

社会是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长久形成的彼此相依的一种存在状态。一般来说,社会更注重共同陪伴,而且因为各自相同的物质利益聚集在一起,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从更大的层面上来看,一直以来互惠互助的人们,由于集体的形成,在社会进程中,经过变化发展而成为机构、国家等集体模式。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社会活动,在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个不一样的整体,即人类社会。

从人类社会的发源来看,人和社会是协调一致的,并且在后续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和社会总是互相联系,关系紧密。不同的人构成了社会,社会的存在离不开人,如果脱离了单个实际存在的人,社会也就不存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且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脱离人类社会很难理解具体的、现实存在的人。由此可见,人类社会是由存在于真实的社会关系和实际活动中的社会的人所构成的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并且彼此作用的具有稳定性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单纯地将单个人简单地相加。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发展,人类社会想要得到全面而显著的进步,必须要促进人的全面而显著的进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求、素质、本质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方面的进步,也就是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并且,人的才智能力、志向兴趣以及行为作风等方面都要协调发展。

人的身体的健康发展,要求人的身体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人的社会行为能力的发展,要求个体具有生存的技能、生产以及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另外,与社会自然相适应的能力也不可或缺。人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道德品质、智力水平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构成了人的精神的协调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了制度保障。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政治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足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强大支撑。另外,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这个大环境,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更应当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将大众的创造能力激发出来,由此让整个社会都迸发活力,进而让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核心。只有社会发展了,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而社会发展也将反过来促进人的各方面协调发展。所以,我们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我们人类社会质的飞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加以实现:

第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人发展的实现。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即物质保证。经济关系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经济关系的变革,人的发展既需要充分发展的生产力,完善的经济关系也不可或缺,如果生产力水平跟不上,物质生活资料严重缺乏,人的物质需求都不能得到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就会遥不可及。

第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强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物质资料的充足也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离开了物质需要谈全面发展是不现实的。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才能让亿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家庭富足幸福,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人民的创造性也会得到增强,人的全面发展也有了基本保障。

第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力争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建设的最终成果为人民所享用,其最终任务是服务于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督体制,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体制,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有力的保障。

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实现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认为,发展先进的社会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先进文化对传递文明新风、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发展先进的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前提,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才能实现人们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一切社会生产力都可以归结为自然力。所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社会物质资料至关重要,更会影响到人的发展。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进行深刻总结,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反思之后,人民群众对生态的诉求日益增长。在享有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人们对追求美好的生活有了新的期待,大力加強生态建设,建设美好家园,有助于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利于人的不断全面发展。endprint

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各层面的协调发展,缺一不可,社会的各方面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反之,个人的发展也会推动社会的前进。我们现在正处于学生时期,三观正处在形成阶段,这个阶段对于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充实自己,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增强,素质的提高,从而为自我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做一个道德品质良好的人,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我们在人生之路上不能仅仅追求学术上有所成就,更要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兼顾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这要求我们加强自律,从个人开始,从点滴做起,提高个人素质;以高度的自律培养个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善于学习、总结、反思,不断丰富自我,不断前进。同时,讲究集体协作,团結一致,共同前进,集体生活中多传递正能量,多传递真、善、美,实现团体竞争中的共同发展。

其次,我们要做有责任感的人。作为学生,应当培养主人翁意识,将个人发展同社会发展相统一,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奉献社会。这要求我们融入集体,平时多参加义工活动,助人助己,在实践中体验奉献的乐趣。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得到了什么”,我们要多关注身边的实际问题,关心社会发展、国家大事,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体现自身价值。

最后,我们要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这要求我们科学安排时间学习,拒绝事务主义,将学习当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学以致用,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特别需要理论联系社会实践。要把学习渗透到实践中去,寻求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综合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全面发展个人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若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曾选云.王红梅.浅谈马克思哲学人的本质[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3]迟成勇.论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J].实事求是,2015,(1).

[4]孙晓云.关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想的浅析[J].改革与开,2015,(14).

[5]卢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J].才智,2011,(34).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类发展
颤抖吧,人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人类会成长起来吗?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