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新闻翻译中的框架重构机制*
2018-01-18吴晓燕熊仲儒
吴晓燕,熊仲儒
(安徽师范大学a.外国语学院,b.文学院,安徽 芜湖241002)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翻译成为国与国之间信息与文化交流的纽带,对新闻传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翻译不仅帮助人们消除语言障碍,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也促进国家科技经济的发展,并加快全球化的进程。我国新闻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翻译研究进入井喷状态,其数量和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中。纵观我国新闻英语翻译研究,可以发现其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集中于新闻翻译策略的探讨,考察“怎么翻译”的问题,另一方面考察外部环境对新闻翻译产生的影响,即“为什么这么翻译”的问题,而对于新闻翻译的本质“新闻翻译是什么”鲜有全面深刻的阐释。刘其中认为,“新闻翻译就是把用一种文字写成的新闻(原语新闻)用另一种语言(译语语言)表达出来,经过再次传播,使译语读者不仅能获得原语新闻记者所报导的信息,而且还能得到与原语新闻读者大致相同的教育或启迪,获得与原语新闻读者大致相同的新闻享受或文学享受”[1],吴波强调,“新闻(英语)翻译就是要把新闻英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的统一体变成汉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同一体,前者和后者的思想内容应当是相同的”[2]62。可以看出,多数相关研究只是将新闻视为一种信息文本,新闻翻译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并达到与原文的同等效果。然而,在新闻翻译实践考察中会发现译语发生偏离变化的现象十分普遍,仅仅用文学翻译模式和语言学翻译模式进行论证和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实用文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范式和特点,新闻翻译也有别于文学翻译,其研究应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寻求文学译论之外的更多理论支撑,主动吸纳新闻学、传播学等理论进行考察论证。本文以《参考消息》新闻翻译为例,从新闻内部框架着手,探讨新闻翻译过程中发生的框架迁移现象以及框架重构的几种模式,以期为新闻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新闻中的框架
(一)新闻框架的概念
框架理论是源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概念,高夫曼在其著作《框架分析》中提出了文化社会学背景下的框架概念,框架是人们对具体事件进行确定、理解、识别和归纳的阐释模式[3]。20世纪80年代初框架理论被引入大众传播之后,迅速成为该领域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许多学者对新闻报道的框架给出不同的定义和分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甘姆森、恩特曼和吉特林。甘姆森将框架定义为“对特定事件赋予意义的阐释包,通过突出某些要素弱化其他信息来提供理解某个事件的方式”[4]3。恩特曼认为“框架涉及选择和凸显,框架一件事,就是选择所感知的现实的某些方面,并使之在传播文本中更加突出,用这样的方式促成一个独特问题的界定、因果解释、道德评价以及如何处理的忠告”[5]52。吉特林发展了戈夫曼的概念,提出了更明确的定义即“框架就是‘关于存在着什么、发生了什么和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上进行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6]。综上所述,新闻框架是记者对事件认知、解释和表达的固有模式,通过选择、强调和删除等手段对客观信息进行加工来组织新闻语篇以凸显特定内涵并表达某种思想,而这些思想又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价值,因此,新闻框架的建立也是一定文化价值与规范的再现过程[7]。
(二)新闻框架中的机制
在新闻框架理论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构成了新闻中的框架?恩特曼认为可以通过选择具体关键词、常用语、固有的图象、信息来源以及相关句子来表现新闻中的框架[5]52。甘姆森认为新闻中的框架是对信息的浓缩并提供事件的媒介包,他提出了比喻、举例、标语、描述以及视觉图像这五种新闻框架机制[4]3。Tankard给出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识别和考察新闻框架的机制,共有十一种,即标题、副标题、图片、插图说明、导语、信息选择、引用选择、重要引述、标志、数据与图表以及结语[8]。综上所述,新闻记者通过选择不同机制建立特定的新闻语篇以构建具有某种含义的新闻框架,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既有的新闻框架机制来探索媒体宏观的、固有的认知取向和思想倾向。
(三)新闻框架理论对新闻翻译的启示
在框架理论的关照下,新闻报道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直接反映,而是新闻工作者通过选择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向新闻受众呈现一个基于事实但经过“意义建构”的媒介事实,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受众通过媒介真实获得对客观现实的认知,即受众真实。从本质上来说,媒介真实和受众真实都是客观真实的“再现”,而在新闻翻译过程中,译语新闻工作者选择加工的对象不是原有的客观事实而是原语新闻所展现的媒介事实,这种翻译过程可以视为对已有的新闻产品进行的翻新加工,但这种翻新不是译者再创造的过程,而是依据一定准则对原语新闻进行框架重构的过程。
图1 新闻框架重构示意图
通过图1可以看出,客观事实、原语媒介事实、译语媒介事实、原语受众事实、译语受众事实都是不尽相同的,这就是框架的神奇作用。考察新闻翻译过程中新闻框架的变化,可以发现信息重组、用词选择以及修辞转换这几种主要的重构手段。
二、新闻翻译中的框架重构机制
(一)信息重组
新闻工作者在加工原始新闻材料时,利用凸显、弱化、排除等手段使新闻作品符合规定的新闻框架要求。要凸显某一信息,新闻工作者惯用的方式通常是将该信息内容提炼成新闻标题,标题是在读者头脑中将某些语义的概念激活的最明显提示,因此也是框架策略中最强有力的部分,新闻标题选择不同命题作为主旨,就形成了不同的框架,体现出特定的意识形态取向,而在新闻翻译过程中,改换或增加标题是最为常见的框架重构手段。例如,在《参考消息》报纸的栏目中,通常会将不同来源的新闻编辑在一起,除了原文的新闻标题外,还经常加上黑色粗体字标题如“外报认为”“美报评述”等外围文本的标识,既能比较客观地转述外国媒体的报道又能向译文受众明示消息来源及叙事差异,给予受众思辨的空间,这说明,新闻翻译者在通过管理与操纵对话中的发言位置,积极建构新闻报道中的事实成分。同时,在翻译中也会增加信息以更好地帮助译语读者了解新闻内容。如纽约时报网站2013年12月21日报道题为“电影公司对巨大的败绩无动于衷”,而在12月23日的《参考消息》中,这则新闻被加以一个更长更为详细的标题:“无视票房‘一败涂地’好莱坞明年仍不惜血本上大片”,新的标题在总结新闻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好莱坞和上新片这样的信息,相对于原标题,新标题的信息更为具体丰富,同时更加吸引读者的关注,引导读者进一步阅读。另外,在中文报纸中不仅强调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也注重对受众的引导,因此在翻译外媒的新闻材料时,尽量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标题但同时也会增加有一定倾向性和评论性的标题,并用比原标题字体更显眼的形式标示出来,例如,《英国卫报》2013年6月7日的一则消息标题为:“UK gathering secret intelligence via covert NSA operation”(英国通过美国的秘密计划收集情报),在《参考消息》的译语新闻中,这则新闻的显眼位置增加了一行粗体字“英美沆瀣一气搞窃听”。增加的标题不仅总结原文内容,也给出了评价意义,同时也隐晦地批判了英美这种窃听行为的不光彩。纵观这些增加的标题,一是浓缩新闻内容,让读者在没有阅读全文前就大致了解新闻的内容,其次是添加必要的信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最后是增加一定的评价意义,以发挥报刊的舆论导向作用。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新闻翻译中,一般不会直接改变原语新闻标题,但为了重新架构译语新闻,往往按照本地新闻规范增加新的新闻标题以达到预定传播效果。
在新闻主体内容中,也存在信息的重组,最为多用的手段是信息的删除,如报刊新闻中,多数新闻翻译的原文来自外媒的网站,因为网络新闻相对时效性更强,也更容易获得,但网络新闻的一个特点是信息量较大,西方的英语新闻倾向于提供各种必要的背景信息,其目的在于使受众容易理解,乐于接受。由于新闻语境的制约作用,译文通常要对语境所提供的背景材料进行取舍、调整等处理。同时,新闻的大众性又要求译文通俗易懂,新闻翻译无法将这些信息一一再现,需要进行删除或整合,通常情况下,新闻翻译过程中强调保留主要信息。在英语新闻中通常采用倒金字塔模式,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新闻的开头,在汉语翻译中,保留前面的主体,而将后面的次要信息删除,通常保留三分之二的内容,同时原有新闻中大多数图片在报刊中被删减。而且在新闻报道中,容易产生歧义或误解的内容也会被删除,例如,路透社一则消息中有这样一句话:“Zambian President Rupiah Banda,whose country has attracted Chinese investment in mining and in May received a$180m loan to upgrade a major road,said Africa’s ties with Beijing were healthy and long-standing”(Reuters,June 10,2011),在《参考消息》(2011年6月12日)的翻译中,粗体字部分(五月份赞比亚接受中国1.8亿美元的贷款来维修一条主干公路)被删减,因为原语新闻利用该信息让读者产生理解即中赞国家的友好关系是建立在中国对赞比亚的资助基础之上,并不是一种纯洁的友谊,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不应有这样的误解,故该信息被省略未翻。在不同的新闻语境下,记者对同一事件的诠释方式有很大不同,首当其中的就是对信息的有意识的选择,可见,新闻翻译中的框架重构实际上也是对真实事件的选择和呈现以达到新的传播目的和效果。
(二)用词选择
恩特曼指出,“很多框架建构决策看起来是对词语及形象的自然地平常选择,其实这些选择十分重要,它们决定了在新闻文本及公众舆论中建立怎样的事件共识—精英内部对事件的主导式解释”[9],信息类文本的目的是尽可能客观地描述新闻事实,因此,在撰写新闻时必须尽量避免使用带有个人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同时在选词时应注意避免表露出写作者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10]。这种客观中立原则以及事实与价值判断相互分离的理念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然是新闻业的主流报道理念,被奉为新闻业的职业规范和基本原则。各个媒体都标榜自己客观、公正地对事实加以报道,为体现客观公正的编稿态度,在词汇的选用上尽量采取中性、客观、不带感情色彩的词汇。同时,在英语报刊中,强烈的读者意识深深渗透在办报的各个环节之中,报纸内容奉行“读者至上,需求第一”原则,即新闻机构只将信息尽量真实化地传递给读者,由读者来进行评判。因此英语新闻尽量避免使用富有感情色彩和主观判断的词汇,以迎合传统新闻制作原则来树立独特的标榜客观和信誉的新闻品牌。然而在新闻英语翻译中,很多中性词被赋予了一定的感情色彩。例如,2013年4月17日的《金融时报》一则新闻标题为:“Apple loses world’s biggest company title as shares hit 18-month low”(苹果公司市值达18个月最低值,失去市值最高头衔),而在2013年4月19日的《参考消息》报道中将标题翻译成“苹果痛失全球市值最高头衔”,把“loses”翻译成“痛失”,将这则普通的金融消息赋予一定戏剧性,有英雄惜败的意味,表达惋惜之情。西方媒体制作的新闻大多针对固定的读者受众,其风格也相对固定,原文是刊登在英国报刊金融时报上,其读者多为金融专业人士,他们更专注的是事件的本身而不需要过多的修饰,而刊登译语新闻的参考消息的读者范围极广,从退休人士到在校学生,为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加报纸的可读性,新闻翻译者将一些中性词增加一定的感情色彩以取得新的新闻效果。
“新闻报道讲究客观真实,一般情况下,报道中的字面意义就是其传递的基本意义,但由于新闻观点的不同,对事实的取舍和编排的方式随之不同,从而带上一定的主观色彩,这种主观的色彩往往是隐含的,且主要通过词语选择来体现”[11],这种情况在政治新闻中尤其多见。为体现本地新闻媒体的政治立场,政治新闻经常通过增加词汇的感情色彩达到媒体的出版要求和意识形态需要,增加新闻机构的编辑意见以引导读者观点。如2011年9月1日的《华尔街日报》一则消息中有一句话为:“Beijing believes all this has been encouraged by Japan and the U.S.To contain China”。而在《参考消息》中的译文为“北京认为所有这些演习都是日本和美国怂恿的,目的是遏制中国”这里的encourage被译为怂恿,由原来的中性词变成了贬义词,点明日美对中国的不友善的态度,明确报纸的立场,引导读者的观点。
(三)修辞元素的转换
新闻框架涉及不同的主题,如政治运动、政策制定、战争以及世界事件等,对待不同事件的报道选用的对应的词汇和修辞手法,运用模式化的语言编写新闻,将特定的内容展现在读者面前,唤起特定的情感和反映。凯珀斯认为,从修辞视角进行框架分析是探究新闻如何塑造我们思维方式的一种工具,框架建构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修辞过程[12]。在这里新闻框架中的修辞概念应做广义理解,指新闻记者为了塑造报道对象的某种形象引导受众思路而对语言的选择与应用[13]。依据恩特曼的研究结果,修辞变量可包括关键词、比喻、概念、象征以及给人物、思想及行动命名等,这些成分将持续出现在一个叙述中并在很长时间传递与主题相一致的意义。例如,每届美国大选都会有铺天盖地的报道,对这些报道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对选举的新闻报道多侧重于两方的实力评估,预测最后胜出者。通常采用的新闻框架为游戏框架或是赛马比赛模式,而在新闻翻译中,原有的修辞往往会被新的修辞手段所替代以达到特定的框架效果,通常用阵营、大战等暗喻手段来渲染大选的激烈程度。例如《华盛顿邮报》网站2015年4月11日一则新闻的导语是这样一句话:“The deluge of derision this weekend from Republicans responding to Hillary Rodham Clinton’s presidential launch is the start of a highly coordinated effort by national GOP leaders and conservative groups to effectively begin the general-election campaign against the likely Democratic nominee”。而在《参考消息》4月13日的新闻则翻译为“本周希拉里的参选计划招来了共和党人的一片嘲弄之声,而这只是共和党领导人和保守派团体团结一致发起反对这位民主党可能候选人的战役的开始。”在译文中,两党的竞选被比作为双方的战争,第一凸显胜者一方将成为国家元首,掌控国家大权,其次渲染大选的激烈程度及大规模也隐含表达美国大选耗资巨大,劳民伤财之意。在体育新闻的编译中,也通常采用战争隐喻来渲染赛事的激烈程度。在翻译英语体育新闻的过程中,为迎合受众需要而改变报道的方式和重心,对原语新闻中的一些关键词进行置换也是典型的做法,如将“教练”“球员”翻译成“主帅”“少帅”“战将”“小将”等。一方面利用战争模式来渲染比赛的激烈程度,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在一定的程度上引发读者的爱国情绪,凸显中国的体育实力。另外,对一些新闻通过置换关键词来获取新的框架效果,如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14年2月10日一则报道题为“平壤取消了对美国特使的邀请,使美国争取被朝鲜关押的韩裔美国公民裴俊虎获释的希望再次落空”。而在参考消息报刊中,这则消息加了一个更为显眼的标题为美特使赴朝“捞人”申请遭拒,“捞人”指的是通过不正当手法把被拘留的人弄出来。用捞人这个词来意指原有标题中的救人行动,暗指美国特使意图借访问平壤而解救韩裔美国公民,不仅淡化原有的紧张气氛,也削弱了原有的传播效果。2014年7月22日的英国广播公司的一则新闻题为“中国开展专项行动缉捕外逃经济嫌犯”,而在参考消息中增加的标题为中国全球“猎狐”缉捕外逃贪官,原有的关键词“经济嫌犯”指称不够明确,可能会被读者认为是普通的在经济上违法的人,范围较广,在翻译时将此称呼改为贪官,明确行动对象,用“猎狐”来代替专项行动,明确行动内容,表明了政府反腐工作的决心。
结 语
笔者在梳理新闻框架理论脉络基础上,从新闻信息、词语选择、修辞等几个方面考量英汉新闻框架重构现象,提出信息重组、用词转换、以及转换修辞手法等框架重构机制,旨在重新阐释新闻翻译的内涵,明确新闻翻译实际上是一种框架重构的过程,从而运用框架理论指导新闻翻译,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新闻翻译不是简单地通过语言转换来传递信息的单向过程而是多因素影响的动态过程,不仅要确保新闻译文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还要满足所在媒体的编辑方针和意识形态立场,同时还要认识到原语和译语读者在文化期待上的不同以获得目标语受众的认可。“也就是说,翻译的目标是一种个人独一无二的阐释,是一种心理表征,这种心理表征既靠原语文本片断产生,又靠阅读理解过程激活。”[14]
将新闻翻译看作是新闻框架重构过程不再拘囿于传统的新闻翻译研究将信达雅作为基本的翻译标准,即“讲究真实准确,要做到忠实于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不可随意增减”[2]62。因为这样的翻译标准难以解释新闻翻译中所采用的变译、创译、删译等翻译策略,只有将新闻翻译看作是一种翻新加工过程或者是一种框架重构,译文中的出现的“不忠实”的现象才有更为合理的解释。
[1]刘其中.英汉新闻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
[2]吴波.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GOFFMAN,ERVING.Framing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22.
[4]GAMSON,W.A,MODIGLIANI,A.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9(1):1 -37.
[5]ENTMAN,R.M.Framing:Toward a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3(4):51-58.
[6]GITLIN,T.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M].Berkeley: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7
[7]VAN CORP,B.Strategies to Take Subjectivity out of Framing Analysis[M]//D’Angelo,P.& Kuypers Jim A.(Eds.)Doing News Framing Analysis.New York:Routledge,2010:8.
[8]TANKARD,J.W.The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Media Framing[M]//S.D.Reseese,O.H.Candy&A.E.Grant.Framing Public Life.Mahwah:Lawrence Erlbaum,2001:95-106.
[9]ENTMAN,R.M.Framing U.S.Coverage of International News:Contrasts in Narratives of the KAL and Iran Air Incident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1(4):6 -27.
[10]麻争旗,李忆南,贾天怡.中外媒体英语新闻语言学对比研究[J].现代传播,2013(8):67-72.
[11]陈振光英语新闻常用词语的翻译特点及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09(2):40-44.
[12]KUYPERS JIM A.Rhetorical Criticism:Perspectives in Action[M].Lanham,MD:Lexington Books,2009:185.
[13]杨柳.纽约时报反伊战运动报道框架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114.
[14]安妮·凯托拉.王树明,张婷,译.翻译的多模态视角研究:插图技术文本翻译研究的认识框架[J].英语研究,2016(4):13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