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济医院勇当医改“领头羊” 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全国以“医联体”之“通”解看病之“痛”

2018-01-18蔡敏蔡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领头羊同济联体

蔡敏 蔡雄

2017年3月5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 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这意味着医联体建设已然上升为一项国家层面的政策。

1955年从上海搬迁至武汉, 成为建设“中部医都”砥柱中流的同济医院, 在这场医联体建设风潮中, 应该如何发挥引领作用, 做到“让技术跑, 而不是患者跑”, 为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王伟给出答案:“通过打造城市医院联盟、推动医院逐级托管、落实对口支援、远程医疗等方式推进医联体建设, 带动基层医院不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按照规划, 目前同济医院已与全国范围内的百余家医院结成各种形式的医联体, 下沉优质医疗资源, 变输血为造血, 帮助医联体内医院医疗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1 八大共享平台构建医疗联盟, 武汉城市圈44家医院获益

2010年12月30日,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武汉市城市圈建设的指示及武汉市委、市政府打造中部医疗服务中心的战略部署, 以同济医院为龙头的44家医院签署武汉城市圈“两型医院”(医疗资源节约型和人文环境友好型)联盟框架协议。

“外地患者来武汉就医, 不需要带一堆检验报告、病历,一切可以从档案库中调取。”签订协议当天, 同济医院时任党委书记、院长陈安民对武汉城市圈医院联盟提出美好愿景。

7年过去, 梦想照进现实。随着医疗技术协作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医院管理经验交流平台、区域性信息化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成本控制平台、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国际交流平台等八大共享平台的建成, 44家联盟医院内的患者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库”。患者医疗信息可在联盟内医院分享, 地、市、州的患者在当地即能享受到双向转诊的优质医疗服务。

同济医院充分发挥龙头作用, 根据联盟医院需要, 在临床新业务新技术、医护管理、人事管理、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 也定期派团队赴联盟医院进行交流指导。近7年, 同济医院已接待联盟医院260余批1600多人次的短期参观交流, 接收联盟内2400余名医疗技术和管理人员来同济医院免费培训3~12个月, 共组织80余名院长及管理干部技术人员赴德国参加中德医学协会年会。

2 对口支援提升基层实力, “国家队”实力辐射全国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充分依赖整个医疗体系的进步。同济医院在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构建一套“请进来、走出去”的支援模式, 医疗“国家队”的实力辐射全国。

自2005年起, 同济医院先后与湖北省巴东县人民医院、长阳县人民医院、红安县人民医院及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福建省宁德市医院、江西省信丰县人民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等七家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 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关系。为保障支援专家的积极性, 医院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 将“圆满完成对口支援、援疆、援藏、援外、扶贫下乡、应急救灾等任务”写入《同济医院医师系列内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暂行办法》, 以规范和保障对口支援工作。据统计, 同济医院向对口支援医院共派驻长期专家共计260余名, 完成门诊量约94万余人次, 完成手术量1.3万余台次, 开展业务培训约7.2万余人次,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60余项。

医联体建设是个复杂工程, 各地医院在探索医联体建设中, 模式各有不同。业内共识是, 近几年远程医疗对医联体的推动作用使其达到新的高度。

2012年, 同济医院作为核心医院参与“2+17”远程医疗项目, 接入17家县级医院。建立基于省级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 并建设全省统一的结算系统、统一完善的专家库, 实现科室对科室的常态化远程医疗。目前, 该远程医疗平台已辐射全国, 实现对口支援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远程会诊,与北京301医院、四川华西医院等共建远程医疗平台。

3 与各级医院共享精准管理理念, 逐级托管变“输血”为“造血”

“把方便让给患者、把温馨留给患者、把爱心献给患者”,同济医院把患者作为终极目标, 实现医院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近年同济医院实施诸多管理创新举措, “全成本核算”、“科主任负责制”、“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支部书记责任制管理”等原创成果成为国内医院管理“样本”。系统化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精准化管理打造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就医“获得感”。

37岁患者患有严重的子宫腺肌瘤和卵巢巧克力囊肿, 每次来月经都腹痛难忍。当地医院的医生均认为病情太重, 需开刀切除子宫。2017年5月, 同济医院妇产科马丁教授团队为她施行最新的3D高清腹腔镜技术, 不仅切掉肌瘤, 成功保留了子宫, 而且无瘢痕, 保持了美观。但3D腔镜手术对医生资质要求很高, 作为国家卫计委指定的四级妇科腔镜技术培训基地, 同济医院妇产科严格创建手术标准和技术准入, 将对患者的责任化成一个个细化的规则。

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 同济医院“以大带中、以中带小”,将这种精准管理理念传递到基层医院。自2011年起先后托管咸宁市中心医院、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黄州区人民医院、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等4家地市级医院, 变“输血”为“造血”, 帮助下级医院改革管理机制, 提高管理效率, 使品牌医院的优秀文化、管理、技术、人才、资源等与各级医院共享。

4 多学科护理合作延伸至社区, 患者出院不出“圈”

“医联体改革的深化将对未来医疗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同济医院时任院长徐永健自豪地谈道, 同济医院建立的医联体形成区域诊断医疗中心, 促进结果互认;平衡医疗资源,降低患者负担。同济医院的医联体进入医疗专家共享新时代,未来将在国家医疗改革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助力健康中国。

“专科联盟”是国家医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大力倡导的服务新模式。同济医院分管医疗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廖启智认为, 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不应仅仅盯住高精尖医疗技术, 更要着眼于为基层医院制订慢病管理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家队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2006年, 同济医院成立“出院患者服务中心”, 由专业团队负责安排患者出院后的转接、电话随访、健康指导、居家护理、志愿护理服务、社区服务等, 并建立完善自医院——社区——家庭转诊机制。由医生、护士、药剂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多学科组成的出院延伸服务团队,共同参与到护理延伸服务中, 让护理走出病房, 走进社区和家庭。

58岁尿毒症患者在医院进行12年腹膜透析治疗, 护士对其进行电话随访, 告知各项注意内容, 解答患者腹膜透析中遇到的问题。腹膜透析后疗效显著。

5 共建单病种医联救治网络, 实现院内院外无缝对接

日前, 同济医院心内科积极与42家基层医院签订协议,共建急性胸痛救治网络, 将心血管内科、急诊科、“120”院前急救系统以及武汉市及周边各县市区级医院的医务人员联系起来, 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并改善患者预后。

2016年11月13日, 石首61岁患者半夜突发腹痛, 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结石, 结石手术后, 患者仍腹痛剧烈, 并持续加重, 束手无策之下, 荆州市当地医院立即与同济医院建立的“湖北省胸痛医生联动队”微信群中的专家取得联系,紧急CT血管成像检查后, 同济专家们即时给出会诊结果, 确诊为凶险的 “主动脉夹层”。在随后长达300多公里的转运途中, 微信群的专家们一路在线, 到达同济医院后经早已准备好的绿色通道, 迅速进行主动脉支架置入术。信息化网络区域协同救治缓解患者的病情。

目前, 同济医院这种“单病种”医疗联合体已分布在检验中心、病理中心及影像中心等专科, 畅通联盟内各医院专科交流、会诊渠道, 以患者为中心的网络绿色通道救治模式极大方便患者就诊。

猜你喜欢

领头羊同济联体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领头羊”(环球360°)
同济大学: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同济堂矛盾说法引“问询” 频繁出错惹市值蒸发50亿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领头羊”的新突破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
天海光电:争做行业的领头羊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