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2018-01-18高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期
关键词:丹参酮药理作用丹参

高兵

丹参又名赤参, 紫丹参, 红根等, 是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茎, 因其药用根部呈紫红色, 民间称其“丹心”[1-4]。主产于安徽、河南、陕西等地。中医认为, 丹参味苦, 性微寒, 归心、心包、肝经, 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功效。丹参入药, 首见于东汉《神农本草经》,曰:“主心腹邪气, 肠鸣幽幽如走水, 寒热积聚;除瘕, 止烦渴,益气”。《山东中草药手册》中这样记载丹参:“本省有一种白花丹参, 形态与丹参极相似, 仅花为白色。白花丹参的根,可治痛经、月经不调、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本草汇言》关于丹参的功效记载:“丹参, 善治血分, 去滞生新, 调经顺脉之药也。”因此, 应用丹参能够祛瘀生新, 行而不破, 补散均有, 起到活血、化瘀、止痛、养血、生血等作用, 且功效显著[5-8]。现代医学认为, 丹参含有丹参酮、隐丹参酮、异丹参酮、丹参新醌、丹参酸、维生素E等成分, 因此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心脏功能, 平衡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阻碍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肝微循环、降血脂等作用[2,9]。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和药效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临床医学发现丹参在治疗许多疑难病方面具有卓越功效。本文作者通过对丹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探究, 意在深入了解丹参的应用疗效, 以供同行参考。现介绍如下。

1 药理作用

1.1 抗心肌缺血 丹参成分丹酚酸B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能够通过多条通路增加冠状动脉生成, 进而扩张血管, 改善血液循环, 调整血液在心肌重布。

1.2 抗心律失常、降低心肌耗氧量 丹参成分丹参酮ⅡA能够降低引起心律失常的正常心肌钙离子水平, 阻止钙超标,进而使患者心律失常恢复或改善;同时还能够降低左心室壁张力和心肌体积, 起到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10-13]。

1.3 抗血小板 丹参成分丹参多酚酸能够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粘附水平, 改善血液循环, 进而避免血栓形成。

1.4 抗高血脂 丹参成分丹参素能够降低高血脂主要危害因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起到抑制血脂增高的作用。

1.5 抗自由基 丹参水溶性成分有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功效, 能够抑制或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 起到防治心、脑血管病、肝病、肾脏病的作用。

1.6 抗动脉粥样硬化 丹参成分丹参酮能够阻碍低密度脂蛋白氧化, 降低脂质代谢酶活性, 改善脂质代谢过程;丹参素能够抑制胆固醇合成, 降低氧化脂蛋白中丙二酮含量, 进而避免血管狭窄、组织缺血而引发血栓[14,15]。

1.7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丹参水溶性成分能够增加胃黏膜血流和电位差, 保护黏膜屏障完整, 增强黏膜防御能力, 起到抗胃溃疡作用。

1.8 抗肿瘤 丹参成分丹参酮ⅡA能够抑制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等肿瘤细胞株生长;丹参成分丹参酮能够杀伤、分化肿瘤细胞;丹参成分二氢丹参酮Ⅰ能够毒杀人体肝癌细胞、肺癌细胞[16-18]。

2 临床应用

丹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缺血性脑卒中、肝硬化、恶性肿瘤上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

2.1 治疗心血管疾病 选取4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丹参治疗, 即静脉滴注16 ml复方丹参液+250 ml 10%的葡萄糖注射液, 1次/d。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24/24),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15/24),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 丹参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血流量短暂增加的作用;能改善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 使心功能明显改善。

2.2 治疗消化性溃疡 选取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治疗, 即丹参50 g, 2次/d, 温水煎服。经过治疗,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24/24),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16/24),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研究发现, 丹参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 其所含丹参素能够快速清除溃疡部分坏死组织, 增加巨噬细胞活性, 增强细胞再生能力, 有效提升溃疡愈合效果。

2.3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选取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静脉滴注。经过治疗,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24/24),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15/24),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丹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 值得应用。

2.4 治疗肝硬化 选取4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治疗。经过治疗,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24/2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15/24),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 丹参在改善肝功能上有一定效果。

2.5 治疗恶性肿瘤 选取4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药物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化疗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经过治疗,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24/2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4.2%(13/24),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 丹参在治疗恶性肿瘤上有一定辅助功能。

3 小结

综上所述, 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材, 丹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具有祛癖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多种功效,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广泛,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周燕.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大家健康旬刊,2015(2):45.

[2]高波.丹参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 7(9):119-120.

[3]蔡琳, 彭鹏, 郭甜.丹参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山东化工,2016, 45(17):51-52.

[4]陈小华.丹参的药理作用与外科应用效果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15(9):17-18.

[5]耿海霞.中药丹参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医药, 2017(2):00009.

[6]陶鑫.丹参的药理作用及应用分析.生物技术世界, 2014(4):99.

[7]杨勤, 赵朝伟.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中国药业, 2003,12(10):78-79.

[8]付辛芳, 刘晓红.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药业, 2006, 15(1):76-77.

[9]温薇.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医药信息, 2007,24(4):54-55.

[10]何根云.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21(2):124-125.

[11]罗彩莲.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中国当代医药, 2012,19(12):11-12.

[12]李伟, 马华.丹参在心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理作用.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 1(10):595-597.

[13]刘燊, 宋阳, 李玫.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24):4732-4733.

[14]胡小戎, 曹凤梅.丹参的药理、临床应用与制剂研究.中国新医药, 2003(6):54-55.

[15]邓翠娥.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3, 14(12):776-777.

[16]黄芬.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医药导报, 2004, 10(7):69-71.

[17]李卫祥.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北方药学, 2013(3):34-35.

[18]范慧霞.中药丹参药理作用研究概况.新疆中医药, 2007,25(5):113-117.

猜你喜欢

丹参酮药理作用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无花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玛咖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