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善名医张宗良肾脏病治疗验案两则分析*

2018-01-18陈康张忠其徐雅萍钱静华指导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怀牛膝血热知柏

陈康张忠其徐雅萍钱静华(指导)

1 浙江省嘉善县中医医院浙江嘉善314100

2 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浙江嘉兴314001

张宗良(1909—1983),嘉善魏塘人。其早年师承其父张吉旋,后潜心研读历代中医论著,于临床中加以实践,生前在浙北地区医名赫赫。1930年先生悬壶于嘉善县城东门,1961年被调入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其凭着“一个小枕头,三个手指头”,号脉诊病,治疗了成千上万的患者。连建伟教授曾撰文《张宗良先生医案选按》[1]对其临床经验进行介绍。同时,连教授对张老忠于职业、提携后进之情亦深为感怀。曾言:“(我)自幼有志于医,苦于无师传授,闻先生医名,遂日立于先生之侧,看先生诊病开方,先生允列门下,此后十余年间,常蒙先生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严格要求。先生在《张宗良医案》自序中说:‘若能稍稍有裨益于后学者,为医学现代化贡献菲薄之力,则愿已偿矣。’”从中可见先生提携后学之一片苦心。

张宗良先生著有《张宗良医案》一书,1978年由嘉善县科学技术学会刊印,印数1000份,仅在当地发行,外界少有流传。该书共载录病种80种,验案423例,医案以内科为主,覆盖外、妇、儿及五官等诸科之疾。笔者近期研读此书,获益颇丰。特将医案中肾脏病案例两则取出,将学习体会与同道分享。

1 紫癜性肾炎

蒋某某,女,16岁。陶庄。初诊:1977年4月4日。四肢发现红点,满布如蚤咬状,不痛不痒,病起一年,苔糙,脉小,以清血热为主。处方:鲜生地30g,板蓝根、银花各12g,炒丹皮、赤芍、炒白薇、贯众、温郁金各10g,制军6g,苦参5g。10剂。

二诊:4月16日。四肢红点退尽,惟尿检蛋白+,苔薄,脉小,血热已清,今易理肾。处方:川牛膝、五加皮、威灵仙、党参各12g,泽泻、炒白术各10g,秦艽、川柏各6g,川桂枝5g。7剂。

三诊:4月23日。经尿检尚有蛋白,面浮未撤,肾病未愈,尚需继续服药。处方:党参15g,川牛膝、五加皮、补骨脂各12g,炒白术、泽泻、威灵仙、大腹皮各10g,川柏6g,川桂枝5g。10剂。

四诊:5月23日。昨日起溲下见血,苔薄,某医院化验为红血球++,蛋白++,拟前方出入。处方:碧玉散18g,小蓟炭、当归、黑山栀各10g,黄柏6g,淡竹叶、木通、通天草、琥珀末(冲)各5g,生地汁(冲)3支。5剂。

五诊:6月4日。肾病未愈,诚淹缠之候也。苔薄糙,纳好,以前方加减之。处方:碧玉散18g,怀牛膝、蒲黄炭、川断各12g,知母、当归、威灵仙、白芍各10g,黄柏、独活各6g,知柏地黄丸(吞)12g。10剂。

六诊:6月20日。今日尿检大好,红血球未见,蛋白微量,前方既效,追踪以进。处方:碧玉散18g,桑寄生、生潞党、怀牛膝、川断肉各12g,白芍、独活、威灵仙各10g,知柏地黄丸(吞)12g。10剂。

七诊:7月4日。尿检蛋白痕迹,红血球3~5,晨起面浮,苔糙黄,再理肾虚。处方:碧玉散18g,生潞党、桑寄生、怀牛膝、藕节炭各12g,小蓟炭、生白芍、蒲黄炭、白薇各10g,川桂枝3g,知柏地黄丸(吞)12g。10剂。

八诊:7月31日。今日尿检蛋白及血球均消失,情况继续稳定如衡,月经初潮,肾病向愈之兆也。再拟原法进之。处方:桑寄生、川断肉、怀牛膝、生潞党、茯苓、川断各12g,白薇、炒白芍各10g,川桂枝5g,知柏地黄丸(吞)12g。10剂。

九诊:8月16日。今日尿检无殊。症状稳定,纳便均正常,苔脉亦如前,肾病基本痊愈,仍用原法以巩固之。处方:桑寄生、茯苓、功劳叶、金狗脊、川断肉各12g,独活、炒白芍各10g,川桂枝5g,知柏地黄丸(吞)12g,参芪丸2粒。10剂。

按:过敏性紫癜属于中医“肌衄”范畴,如合并水肿、血尿、蛋白尿则又可分别归入“水肿”“血尿”及“尿浊”范畴。其病机多虚实夹杂,及时治疗尚有痊愈可能,失治误治则贻害无穷。本案患者皮疹、身痒已有一年,正邪相争时日非短。苔糙、脉小提示本虚标实,为余热未尽而正气已伤之候,当以清热凉血兼以扶正为治。治法虽定,但实际遣方用药仍需根据实际病情灵活变通方能有效。先生首诊选用银花、生地、赤芍以清气、血分热兼养营阴。佐用大黄,不仅取其凉血化瘀、引血下行之效,亦望其能泄热而保气阴。此病之本固虚,然先生认为过早温补,可助长邪热,反致坏病。且热病补气不必急于一时,唯热清、津复气方能固,故本诊未用参、术、芪等温补之品。

第二、第三诊,我们从患者苔由糙转薄、四肢红点尽退可知前药有效,体内气血之热已被遏制。血热渐消,病势渐缓,治当通盘考虑。尿漏蛋白、身有水肿为邪气伤肾,导致肾主水藏精、膀胱司开合功能的失调,是紫癜性肾炎的早期表现。紫癜性肾炎为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可继发“关格”,为古时必死之证,故先生血热稍定即着力于此。予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为主方,以恢复膀胱气化功能、水津得以正常输布为主要治疗目标。佐用川柏坚肾阴、清下焦余热;威灵仙、秦艽利肾经之气,党参、补骨脂顾护先后二天;诸药合用,虚实兼顾为周全之治。

四诊,患者余热未尽,又停药20日,星星之火复起燎原。此次与初诊血热妄行于气血肌肤不同,血热郁于下焦膀胱,故表现为溲下红赤。急者治其标,当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方予导赤散加减佐以小蓟炭、生地汁等凉血之品。

第五、第六诊,病情好转,血热渐止,先生减少了清热凉血药物的使用。缓则治其本,据先生多年临床观察发现,着眼脾肾,实为紫癜性肾炎的治本之道。所以在病情稳定后先生逐步增加如知柏地黄丸、桑寄生、怀牛膝等补肾药物的用量。同时合用党参,意在滋补后天,以实先天。

七诊,病情略有反复,但在加入清热凉血之品后,血尿即得到控制。八诊,月经来潮,提示有三:一则肾气已充沛;二则气血已充盈;三则血热已清,气血已循经畅行,故先生称其为“向愈之兆”也。此诊用药先生再减清热药物,仍以滋补先后二天为首要目标。九诊,大局已定,先生效不更法,同时加用黄芪,以期达到益气摄血巩固疗效的目的。

此案共计九诊,先生记录甚为详细,将复杂多变的病情、医家的随证之治及其临床的感悟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

2 急性肾炎

朱某某,女,8岁。住本院内科7-8床。初诊:1965年10月9日。患儿住院已4天,西医诊断为急性肾炎,注青霉素、服双克等药,全身浮肿有增无减,家属要求改服中药治疗。周身浮肿,小便混浊,无咳呛,苔薄糙,脉小带数,此风水之病,治以祛风行水。带皮苓、冬瓜皮各12g,车前子、泽泻各10g,五加皮、防己各6g,浮萍草、通草各5g,麻黄、生姜皮各2g,细辛1.5g。服药1剂,症见减轻,服3剂肿渐退,共服6剂,浮肿全消,尿检正常而出院。

按:《金匮要略》指出:“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2]此案患者全身悉肿,当发汗利小便并用。麻黄、浮萍、细辛、生姜皮是先生发汗常用的药物组合。因其深谙清代吴氏“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上焦之道,故上述四药先生一般用量较轻,而从疗效的反馈来看,前人之言果真不谬。五皮饮是先生利小便的常用方,由于宣肺已有麻、辛,故去桑白皮;因无腹胀,故去大腹皮;加用车前、泽泻可引水湿自膀胱而去。而加用五加皮则是先生借鉴《麻科活人全书》五皮饮之法,五加皮的使用不仅能增强五皮饮祛水湿的效果,又有实脾肾之功,可防水湿趁虚而入。观先生此方,攻补兼施,面面俱到,故此案疗效显著,而不留有后患。

3 小结

众所周知,肾性疾病病情复杂多变,诊断的金标准是肾脏穿刺病理活检。大部分的医生都会根据病理报告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但疗效并不完全尽如人意。由于时代的限制,先生治疗肾病不能得到病理的支持,这反而促使先生使用纯粹的中医辨证思路进行治疗。虽然其存世医案不多,但存留的医案疗效确切、内容翔实、有始有终,我们仍可从中探究中医治疗肾病的精髓,若能举一反三,必能大有裨益。

[1]连建伟.张宗良先生医案选按[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14(1):53-54.

[2]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

猜你喜欢

怀牛膝血热知柏
“重口味”容易月经过量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怀牛膝药材抗炎镇痛谱效关系
知柏地黄丸中2种成分快速检测模型的建立
夏天,脾气随“血热”而来
知柏地黄汤对UU感染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凋亡因子Cyt-c、AIF表达的影响
叶建州从血热论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怀牛膝与川牛膝功效小考
知柏地黄丸对解脲脲原体感染不育患者精液指标的影响
知柏地黄丸临床运用进展
门九章教授运用怀牛膝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