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2018-01-18张凤波
张凤波
(德惠市五台乡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吉林德惠130300)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发展,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被广泛应用。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提高种植地块土壤质量,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在少耕基础上使土壤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并被玉米吸收。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提高玉米产量及促进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1 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随着传统翻耕技术的发展,人和自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比如耕翻作业除掉地面残茬、杂草固然有利于播种,但同时也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土壤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也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使土壤慢慢失去活性。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土壤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愈多,要维持这种状态的代价就愈大。近几十年来,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作业成本上升也是不争的事实。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是机械化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化。
2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操作方法及技术规范
2.1 操作方法
在种植宽行玉米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操作时,需要将传统的60厘米宽的行距变成大概80厘米宽,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以20厘米为最佳。这种操作方法中的深耕主要是利用两块玉米田地之间的水槽来进行,水槽的深度大概为35厘米左右,玉米留茬高度也在35厘米左右,这样能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始终处于开阔地带。
2.2 技术规范
2.2.1 整地
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时对地块的整理主要是利用大型拖拉机配合多功能整地机进行。玉米种植第一年整地时需要进行灭茬处理,因为没有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玉米种植传统行距一直是60厘米,而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后需要将行距改为80厘米,需要大型专门家用机械进行操作。灭茬时先要将根茬处理干净,之后将土壤整理平整,大概保持土层深度在15厘米左右,土壤里的作物根茬要保证小于10厘米。整地完毕后待地块表面土壤晾干后可以进行平整化和细碎化整理,为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第二年继续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玉米时,不用再进行整地,直接播种即可。
2.2.2 播种
玉米进行播种前15天左右要利用等离子种子处理机进行种子处理,目的是增加种子播种后的成活率。
利用大型机械将玉米种植行距调整到80厘米,将株距调整为20厘米后就可以进行种子播种。在第一年种植时种子的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4厘米左右,在播种过程中尽量控制多粒率和空穴率,一般多粒率控制在5%以内,空穴率控制在3%以内。播种的同时要在播种穴孔处施加底肥,以促进种子发芽。施肥要注意位置,以避免烧苗现象的发生。在第二年玉米播种时,只需要根据前一年玉米收割位置进行即可。
2.2.3 播种后充实
保护性耕作技术播种后需要进行充实,目的是防止种植播种后的裸露。播种后如果地块表面的干土厚度大于1厘米,那么需要对地块进行镇压处理。在第一年保护性耕种的镇压需要借助V形镇压器进行全面积全角度镇压。第二年种植时镇压只需要利用苗带镇压器来进行,因为第一年玉米种植后的根茎还有根茬留在土壤中,所以有利于保证镇压后期的效果。
2.2.4 除草喷药
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玉米种植在播种后需要进行除草处理,在玉米幼苗完全长出前进行一次除草处理,保证灭草率达到90%以上。利用农药进行除草是玉米生长周期一个必要的环节,此环节可以借助大型的喷药器进行,喷洒药物时需要将喷洒嘴调整到离地40厘米左右高,在户外温度为10℃左右时进行,目的是防止冻伤幼苗。
2.2.5 追肥
在宽行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过程中,追肥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在7月中旬雨季来临前,当玉米植株长到大概70厘米后进行,追肥主要是在植株侧面土壤为入口进行,保持每亩肥量在500公斤左右为最佳,追肥时注意不要伤害玉米的根系,避免影响玉米生长。
2.2.6 病虫害防治
玉米生长过程中容易受粘虫、芽虫和螟虫等为害,需要根据不同虫害选择适当药物进行喷洒,同时要利用高压汞灯等进行虫害的防治,目的是减少农药对玉米的伤害。
总之,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全面改善和保护土壤土质,为玉米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肥沃程度,增强春季时土壤和幼苗的抗风能力,此外还可以为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浇灌、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提供便利,有效扩大单位面积的收益,促进玉米产业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