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D二聚体预测冠心病患者的16年心血管事件和癌症风险

2018-01-18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二聚体死亡率心血管

D-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事件的标志物。其水平增加可增加血管疾病患者动静脉事件风险。LIPID研究旨在探讨在其他危险因素基础上,D-D二聚体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血管事件、死因别死亡率和新发癌症风险的预测价值。

研究共计入选7863例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与普伐他汀组(40 mg/d),于基线及一年时测定D-D二聚体水平,并将根据D-D二聚体水平对其其进行四分位分组(≤112 ng/ml组、112~173 ng/ml组、173~273 ng/ml组和>273 ng/ml组)。分析发现,D-D二聚体水平较高与年龄较大、女性、高血压史、肾功能较差和BNP/高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水平增高具有相关性(P均<0.001)。随访6年发现,校正30种其他危险因素后,D-D二聚体水平增高可显著增加主要冠状动脉事件、主要心血管事件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即与处于第一四分位距(≤112 ng/ml)组相比,D-D二聚体处于第四四分位距(>273 ng/ml)组发生上述事件的HR值分别为1.45(95%CI:1.21~1.74)、1.45(95%CI:1.23~1.71)和4.03(95%CI:2.31~7.03)(P均<0.001)。

随访16年的总体分析发现,D-D二聚体水平较高是全因死亡、癌症死亡、非心血管非癌症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与处于第一四分位距(≤112 ng/ml)组相比,D-D二聚体处于第四四分位距(>273 ng/ml)组者发生上述事件的HR值分别为1.59、1.61和1.54(P均≤0.01)。此外,研究发现,D-D二聚体水平较高还可独立预测癌症发病率的增加(HR=1.16,P=0.02),并可使全因死亡率及静脉血栓栓塞的净重新分类指数分别增加4.0和13.6。

综上可见,D-D二聚体可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之外预测长期动静脉事件风险及心血管死亡率和非心血管非癌症死亡率,还是癌症发病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转自《国际循环》)

猜你喜欢

二聚体死亡率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