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018-01-18张洪
张 洪
(河南省通许县农林局 河南 通许 475400)
河南是主要的产麦区,小麦的类型和品种较多,适应性强,但是在栽培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做详细的介绍,供参考。
1 播前准备
1.1 施足底肥。基肥的施用量一般要占总施肥量的60%~80%。底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速效肥料,速效、迟效相结合。有机肥的肥效持久、完全,氮肥、磷肥、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比单一施用好。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小于70 mg/kg时,施用钾肥增产的效果明显。高产麦田的有机质含量要在1%以上,全氮在0.08%以上,速效氮30~40 mg/kg,速效磷20~30 mg/kg,速效钾50~100 mg/kg。
1.2 浇好底墒水。在小麦播种以前要浇好底墒水,使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70%~80%,土壤含水量小于65%时要浇底墒水。在小麦播种以前,降水量较少,应该在前茬收获后就浇水;如果秋季多雨,前茬收获后,就墒整地、播种。
1.3 精细整地。小麦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大多数的土壤都可以种植小麦。播种以前通过精细整地来改善土壤的结构,使其有一定的孔隙度,以利于水分、养分、空气等的贮存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过于紧实和疏松,都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一般土壤的容重以1.14~1.26 g/cm3为宜。
2 播种
2.1 选用优良品种。河南省经常种植的品种有矮抗58、郑麦9023、豫麦49-198、周麦18、郑麦366、西农979、周麦16、新麦18等。在生产中,首先要根据土壤环境、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品种的特点,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进行播种。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选择,把小粒、瘪粒和杂质剔除,确保小麦栽培的成活率。
2.2 适时、适量播种。适宜的播种期是获得小麦高产稳产的基础。播种的早晚对冬前壮苗影响较大,冬性品种冬前壮苗要求主茎叶6~7片,单株分蘖3~5个以上,次生根5~7条。半冬性品种要求主茎叶5~6片,单株分蘖4~8个,根蘖比1∶1~2。影响壮苗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播种到越冬这一段时间内的积温。冬性品种要求冬前0℃以上积温500℃~700℃,半冬性品种要求冬前0℃以上积温520℃~600℃,否则很难形成壮苗。河南省通许县9月下旬播种为宜。播种量要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播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亩播种量为8~12kg,亩密度为20万~30万株。
3 田间管理
3.1 冬前及越冬期小麦的管理。这一时期主要是确保全苗,促根增蘖,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出苗后,对缺苗、断垄的行段要及时补种或者进行疏苗补栽。对于土壤比较干旱的要及时浇冻水,一般在平均气温下降到3℃~4℃时浇水较好。浇冻水过早,气温高,蒸发量较大;浇得太晚,水不下渗,地面积水结冰,容易伤苗。
3.2 返青期管理。当春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0℃以上后,小麦逐渐返青恢复生长,此时期要根据苗情、地力来确定是否施肥和浇水。对于弱苗可以施返青肥,施用量一般不超过总氮肥量的1/4,对于缺磷麦田可以开沟施用磷酸二铵150 kg/hm2。对于没有浇冻水或浇冻水过早,越冬期严重失墒的,要及时浇返青水,以免影响麦苗返青。
3.3 中期管理。此阶段是指从起身到抽穗的时期,包括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3个阶段。在起身期要慎重施用肥水,对于生长旺盛的麦田,可以在第一节间露出地苗1 cm的时候进行中耕,把浮根切断,使小苗死亡。对于生长偏小的麦苗,要多施肥水。在拔节期尤其要重视肥水的施用,起身浇水施肥的麦田,拔节肥水要适当偏晚,在春生5叶露尖时为宜;生长旺盛的麦田,拔节肥水要适当减少,并且推迟到旗叶露尖前后;生长偏小的麦田要多施肥水,以促弱转壮。孕穗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多,要确保水分充足,一般在拔节后10~15 d浇水,浇水的时候要注意防止倒伏。此时期还要注意防治蚜虫、黏虫以及白粉病、锈病。
3.4 后期管理。后期是小麦形成籽粒的关键时期,要适当追肥和浇水,一般硫酸铵用量为150 kg/hm2,或者喷施1.5%~2%的尿素溶液1 200~1 500 kg/hm2。对于已经浇足孕穗水的麦田,只浇1次灌浆水即可,但是天气干旱、抽穗时土壤过干的,可以增加1次抽穗扬花水。到蜡熟末期,要适时收获,收获的时候要避免淋雨。
[1]徐大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几个重点 [J].中国农业信息,2013(09):96.
[2]吕美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浅析 [J].农民致富之友, 2013(08):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