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新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
2018-01-18赵海霞
赵海霞
(甘肃省临夏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甘肃 临夏 731100)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农作物之一,对我国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夏地区的气候环境较为特殊,只依靠传统的栽培技术和一味的扩大生产面积已经不能够满足如今的需求。另外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导致该地区玉米种植长期遭受病虫的侵害,因此,如何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玉米产量和质量成为如今面临的新问题。
1 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
1.1 种植玉米前做好土壤疏松工作。在种植玉米之前,需及时清理土壤中的残留物,若不及时清理或清理不彻底,将会导致玉米种子发霉、腐烂,甚至还可能产生其他更加严重的不良影响。另外,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细致的疏松工作,有利于玉米的成长。因此,应先清理土壤中的残留杂物,并根据不同土地情况对土壤进行精细的疏松整理,再种植玉米,让玉米有一个良好的成长基础。
1.2 根据土地类型选择玉米种子。临夏地区西南部属于山区,高寒阴湿;东北部海拔较低,干旱少雨。在选择玉米品种时需根据种植地的海拔高度、土壤、水源分布与玉米种子的特性来进行匹配,争取单位面积土壤获得更高的玉米产量。例如:根据玉米种子的生育期特点和临夏地区的海拔高度分布,海拔1 800 m以下地区,适合选择中熟或晚熟类型的种子。而中晚熟类型的玉米种子更适合在海拔1 800~1 900 m的地区种植。只有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来选择种植的玉米品种,做到因地制宜,才能提高玉米产量。
1.3 科学种植与管理。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植株倒伏或者光合作用不充分现象,是种植密度不合理造成的。在土壤较为疏松的地区,适当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而在土壤较为紧实的区域,较低的种植密度会有效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玉米的生长分为3个阶段:苗期、穗期、花粒期。玉米苗期易发生缺苗现象,应定期进行定苗工作。由于临夏州较为干旱,雨水较少,玉米穗期应及时对玉米植株进行培土,可以使玉米颗粒呈现饱满的状态。
2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2.1 常见虫害的防治。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有玉米蚜虫和玉米螟两种。防治蚜虫首先要除去田间杂草,避免给蚜虫提供繁殖的空间。对已经有蚜虫为害的地块,在幼苗期患病植株数量达到植株总量的50%时,用50%敌敌畏1 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 500倍液,或2.5%敌杀死3 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玉米螟,可根据植株的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手段。例如在玉米抽雄前可用呋喃丹颗粒剂防治,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将1.5%的锌硫磷颗粒剂放至喇叭口内,以此进行有效的防治。为避免农药造成的二次污染,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在玉米螟繁殖盛期,根据玉米螟卵块数量,选择晴天大面积释放赤眼蜂,对玉米螟防治效果显著。对玉米螟的生物防治也可选择其他天敌,如白僵菌、瓢虫、草蜻蜓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2.2 常见病害的防治。常见病害有黑粉病和小斑病。防治黑粉病,在种植玉米前尽量选择耐旱品种,一是由于临夏地区气候较干旱,二是耐旱品种抗病能力更强,且马齿型玉米、早熟种更加抗病。黑粉病主要是随风雨、昆虫等传播,使得苗期形成肿瘤,肿瘤破裂后进行再次感染,因此,加强对前期玉米蚜虫、玉米螟等虫害的防治,且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翻新,清除病残体遗留,避免形成伤口,都可有效预防黑粉病的发生。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小斑病分生孢子借助风和雨水等进行传播,且感病植株往往连片反复发生,施肥不足时发病较重。防治玉米小斑病,首先根据土地类型选择不同的抗病能力较强的种子,并在夏季之前进行合理施肥,防止病害大面积感染。对已经感染小斑病的地块,在发病初期每隔7~10 d喷洒1次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连喷2次即可。
要想实现玉米的高产高质,提高栽培技术和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在栽培技术方面,应做到种植前将土地翻新、因地制宜选择玉米种子,并根据土壤、水源等条件来确定适宜的种植方法,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根据常见病虫害发生、传播的条件来对症下药,减少病虫害的感染,从而提高玉米的质量。
[1]闫聚财,周俊杰.浅议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166.
[2]刘玉凤.浅议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J].科技致富向导,201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