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优质护理在普外科高龄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

2018-01-18李丹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3期
关键词:普外科高龄优质

李丹丹

术后切口感染是普外科高龄患者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 最新统计表明, 我国每年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在8.5%左右, 高龄患者发生率更高[1]。术后切口感染不仅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而且会增加患者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提高普外科高龄患者护理质量, 本文观察优质护理在普外科高龄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随机、双盲、对照作为基本原则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普外科治疗的高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试验组患者男20例, 女 15例;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70.1±6.8)岁。对照组患者男22例, 女13例;年龄61~87岁, 平均年龄(70.3±6.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普外科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每天监测患者各生命指标变化情况,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等。试验组治疗期间接受普外科优质护理措施, 具体如下。

1.2.1加强饮食因素护理 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及时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 通过给予饮食干预, 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饮食搭配合理, 能够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维生素等, 纠正营养缺乏, 促进患者自身体质的提高。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 定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血糖等生理因素,最大限度减少术后感染发生几率。

1.2.2加强无菌操作护理 护理人员进入手术前必须严格消毒, 严格执行无菌要求。术中操作要熟练和轻柔, 最大限度减少非病变组织损伤发生率, 减少外伤感染发生率。切口处出现内容物外溢, 必须及时给予生理盐水冲洗, 防止感染扩散。缝合时护理人员要认真清点器械和术中所用材料, 防止遗留伤口处造成异物感染。

1.2.3加强环境因素保护 护理人员对手术室和医疗器械要严格执行消毒程度, 定期检测空气质量, 严禁在术中走动和交谈。手术时将污染器械和未使用器械严格分开, 对发生污染的手术衣、手套要及时进行更换。

1.2.4加强术后感染的预防 术中要给予患者适量抗生素静脉滴注, 防止感染发生, 但同时要避免滥用抗生素现象发生, 减少内源性感染发生几率。抗生素应用期间严禁随意更换、混用或滥用, 最大限度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2]。术后护理人员要定期观察患者切口, 了解是否存在感染, 定期换药和清理切口, 对存在感染倾向的切口要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3]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切口愈合状况共包含三个等级, 其中甲级愈合:术后切口愈合良好;乙级愈合:术后切口存在积液、红、肿、破裂等愈合不良情况, 但尚没有发生化脓;丙级愈合:术后切口部位发生化脓现象, 必须给予切开引流或者将切口敞开。其中丙级愈合即为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丙级愈合的发生例数分别为30例、4例和1例, 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86%;对照组患者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丙级愈合的发生例数分别为18例、10例和7例, 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00%。试验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切口感染在普外科患者手术后十分常见, 通常是术后真菌、病毒、细菌等致病菌入侵患者机体并诱发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 很容易导致全身感染的发生, 严重时甚至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10]。与年轻人相比高龄患者自身抵抗力显著降低, 因此在普外科术后更容易发生切口感染, 影响治疗效果。优质护理仅围绕患者, 通过对基础护理进行强化并不断深化护理的内容, 通过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人来从整体上改善科室护理服务质量[11-15]。优质护理密切关注患者需求, 不断拟定各种方便措施, 改变传统工作流程, 最大限度的让患者享受优质、高效、满意的医疗服务。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患者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丙级愈合的发生例数分别为30例、4例和1例, 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86%;对照组患者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丙级愈合的发生例数分别为18例、10例和7例, 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00%。试验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从多方面如心理、切口、营养等对患者进行护理, 有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

总之, 优质护理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患者治疗效果,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应用。

[1] 王金荣, 程莉.普外科高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护理方法对策.大家健康 (学术版), 2015, 6(7):28-29.

[2] 杨树珍.普外科伴糖尿病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国医药科学 , 2013, 53(5):152-153.

[3] 谢月华.普外科伴糖尿病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大家健康(旬刊), 2013, 7(19):43-44.

[4] 张培华.92 例普外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中国现代医生, 2015, 46(34):96-97.

[5] 陈永红, 敖英, 高小育.76 例普外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2015, 14(2):223-224.

[6] 黄弘, 陈思.优质护理在普外科高龄患者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26):1978-1980.

[7] 耿永玲.优质护理在普外科高龄患者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16(41):156.

[8] 李艳红.优质护理模式在普外科高龄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医疗装备, 2016, 29(24):192.

[9] 马彩云.优质护理在普外高龄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河南医学研究, 2015(4):151.

[10] 田芳, 卢春凤, 田丽.优质护理在普外高龄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中外健康文摘, 2013(34):265.

[11] 杨晓秋.普外科老年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措施对预防切口感染的作用和意义.当代医学, 2015(33):107-108.

[12] 李泽洲.普外科老年高危病患者99例手术护理观察.中外健康文摘, 2014(14):133.

[13] 陈芳, 章忠渭, 杨月明.普外科老年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4, 33(6):632-634.

[14] 刘芹.优质护理干预预防普外科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医药前沿, 2016, 6(20):21-22.

[15] 段金莲.对普通外科住院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当代医药论丛, 2014(12):94.

猜你喜欢

普外科高龄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