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村居建设初探
——以滑县耿庄村为例

2018-01-18王卫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明村滑县项目区

王卫华

(滑县水务局 河南 滑县 456400)

耿庄村位于滑县留固镇东北边,现有5个村民小组,拥有耕地面积1 760亩。现全村共有305户,总人口859人,24名党员,劳力268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高达1 366 m2。2012年确定为贫困村。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 680元,被县政府列为2015年度重点帮扶村,2015年底村脱贫。为彻底改变耿庄村贫困落后面貌,在滑县水务局、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指导下,耿庄村多次召开村两委扩大会、村民代表会集思广益,立足村情,理清发展思路,为耿庄村稳定脱贫作出了不懈努力,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7 000多元。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10 000多元,滑县县脱贫摘帽。2018年经过三年综合的扶贫帮扶,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道路、饮水、文化、卫生、电力、宽带网全部改造完成。

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244人。2014年脱贫23户109人;2015年脱贫28户115人;2016年已脱贫9户18人,2018年未脱贫2户2人,实施六改一增6户,危房改造3户,11户全部实行了光伏发电扶贫。贫困发生率由2.92%降为0.24%。

1 前三年完成的年度工作任务

驻村三年期间严格按照“第一书记”的职能职责和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为标准,紧紧依靠村党支部,协助村“两委”做好各项工作,为村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和实事,争取投资300万元,推动了驻村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工作成效:2015~2018年新打机井29眼;建设生产桥1座;新建村室1座;村室添电视机1台、沙发1套、办公桌11张、椅子11把、新增打复印机1台。路灯50盏;联系健身器材29件;亮化工程25盏太阳能路灯;赠送LED路灯50盏;整修主街道路3条;扶贫车间1处;清淤村河道1条。在驻村春节期间为贫困户送慰问品及现金。夏收期间为未脱贫户资助帮扶资金,增进了信任,密切了干群关系。

工作中严于律己,真诚待人,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廉洁自律规定。扎实传递落实国家政策,提高群众福祉,村容村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真正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在加强党组织建设、推动脱贫奔小康、维护驻村和谐稳定和增强村民遵纪守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2 生态文明村居设想

脱贫后现计划以高效农业为平台,发展生态文明村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计划规划项目示范区,规模200亩,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打造以瓜果花蔬鱼塘为依拖的美丽平原生态观光村,由于以水生态文明在平原贫困村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的原因,计划200亩的规模分两期,前2年进行一期工程30亩地作为试点,如果试点成功,再继续扩大,最终目的达到200亩,达到全村经济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形成水生态文明村居。

3 生态文明村居可行性分析

3.1 本项目区北有一条贾公河从西向东流过,可引黄河水,耕地良田上千亩,机井数量充足,土壤肥沃,项目区内有2条主干水泥生产道路,适宜生产高效农业。

3.2 现在种植的小麦、玉米基本不挣钱,村内有种植黄金瓜、小西红柿、辣椒的农户,每亩收入高达1万元,并且周围有指定基地统一购销,村民愿意成片种植。

3.3 有历史文化底蕴烘托,一期项目区内有一塚,历史久远,一期项目区南50米处有唐中后期修建的兴元寺庙一座,以一尊高大石佛闻名,每年都有庙会,为项目区形成旅游观光创造了载体。

3.4 村干部团结合作,有为村民创造一个生态文明富足村舍的强烈干劲与意愿。

4 水生态文明村居一期30亩示范项目详细规划

4.1 示范区工作内容。本示范项目一期地点位于留固镇北213国道向东2公里处,耿庄村西北地,交通便利,莅临兴元寺小学对面,计划规划本示范区东西长100 m,南北宽200 m,良田30亩,坐北朝南,南北2个大门,木屋10间,移动厕所2处。中间有一湖700 m2,一条长300 m歩砖道路,种有果树2亩400株,黄金瓜、西瓜、向日葵、葡萄、草莓、西红柿各2亩,花生、红薯、辣椒、白菊花、菠菜、芫荽各2亩,作物种植均从北向南由高到低横向布置,形成错落有致,红黄彩色相间的大自然景观,春夏秋冬天四季不同,进入园中可以垂钓游玩,赏景品美食。

整个规划以生态文明、绿色食品、田园风光为理念,一切规划与施工都考虑到能最后改良土壤、恢复耕地为标准,种植过程中减少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量,大门也要用能形成自然风光的大树,简单的隔离就行。

田地中有爱心形状荷花池一座,S弯形状道路一条,并且对塚进行保护性围护,路旁有休息的凉亭,同时村里配套的设施有村标志1个,停车场3个,民宿家庭旅馆10座,村统一食堂1个,导游讲解员若干名。还有开发的商店、文化咖啡馆、民间文化节目等等。

4.2 示范区估算投资200万元。

4.3 示范区运行机制。以农民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形式,由村致富带头人自愿参与,通过土地流转,经营承包统一管理,经营者合理交承包费用,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土地流转包括带地流转、带资流转与带地带资流转三种形式,先由积极性高的村民参加,逐步带动全村共同富裕。

5 示范区效益分析

估算投资200万元,产生经济效益1亩一年净收入平均5 000元,5年30亩共计收入75万元,运行2年后可以向东辐射扩大二期170亩,3年170亩共计收入255万元,200亩共计总收入330万元,先计算5年的投入产出投入效益比为330/200=1.65,大于1,经济可行。示范区不光是高效农业产生的价值,还能带动养殖业、采摘业、文化休闲业、手工制作等,发展了村集体经济,以后还可以建造村敬老院、幼儿园、党员文化学习室等。

6 生态文明村居的现实意义

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建议县乡财政进行扶持,针对贫困村多给予项目和资金,加大扶持力度。恳切希望上级扶贫部门尽快投资兴建,为平原生态文明旅游村居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耿庄村一定保证把前期农民合作社与土地流转等入股群众工作做好,为项目区提供坚强后盾。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属性。

猜你喜欢

文明村滑县项目区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夏述湘
谈赣南采茶现代戏《豆腐哥 豆腐嫂》中的新现象
滑县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滑县新篇章
汕尾竹园村举行“全国文明村”揭牌仪式
滑县120急救中心集体献血忙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滑县表彰“最美邮递员”
美丽乡村西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