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

2018-01-17张彦威刘国峰李伟张礼凤戴海英林延慧王彩洁徐冉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耐盐性

张彦威 刘国峰 李伟 张礼凤 戴海英 林延慧 王彩洁 徐冉

摘要:通过对161份黄淮海地区的大豆种质资源进行出苗期、苗期和田间耐盐性鉴定,筛选出郑1427、K117-3、齐黄34和菏豆12等适于黄河三角洲中轻度盐碱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本研究对引导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荒地和中低产田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耐盐性;黄河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8)11-0033-04

Abstract The salt tolerance of 161 soybean germplasms from Huang-Huai-Hai region was evaluated at emergence stage and seedling stage in lab and field. The soybean cultivars including Zheng 1427, K117-3, Qihuang 34 and Hedou 12 were selected suitable for light saline-alkli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It might be significant to the adjustment of cropping structure in the saline land and low-medium yielding farmland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Keywords Huang-Huai-Hai region; Soybean germplasm; Salt tolerance; Yellow River Delta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乃至国内后备耕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1],约有90%的土壤属于不同程度的盐渍土[2]。因长期种植结构单一、缺乏专用的耐盐碱特色经济作物良种,其盐碱地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3]。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在我国农业和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豆具有耐盐碱、耐涝、耐旱等生物学优势和固氮、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等生态学优势,是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高效生态农业的良好选择。大豆种质耐盐性评价已形成多种科学有效的鉴定方法[4]。姜静涵等[5]建立了一种以蛭石为基质的大豆苗期耐盐性快速鉴定方法。张鹏等[6]认为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表现与植株生长后期的耐盐性基本一致,种子萌发期的发芽率可以作为抗盐性的鉴定方法。柏锡等[7]采用沙土水溶液培养方法,建成以第二片三出复叶长出期的死亡叶面积率为衡量耐盐性的主要表型指标、丙二醛含量为主要生理指标的耐盐性鉴定方法。邵桂花等[8]以盐害症状为指标对1 716份大豆品种进行田间耐盐性鉴定,获得415份不同生育阶段耐盐和较耐盐品种。李星华等[9]对760份山东大豆种质进行耐盐性鉴定,以相对盐害率为指标获得141份芽期耐盐品种,以盐害症状为指标获得90份苗期耐盐品种。盖如玉[4]对941份大豆材料进行耐盐性鉴定,分别获得119份芽期耐盐品种和49份苗期耐盐品种。

本研究收集161份黄淮海地区优异大豆种质,对其进行出苗期和苗期的室内耐盐性鉴定,并将获得的耐盐材料种植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进行品种比较,以期为耐盐碱大豆新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种质资源,为该地区盐碱荒地和中低产田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提供耐盐碱大豆优良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7年在济南和东营进行。供试大豆种质161份,为本课题组收集并保存的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系),见表1。

1.2 方法

1.2.1 出苗期耐盐性筛选 将大豆种质播种于直径15 cm的塑料钵中,每个品种1钵,每钵留苗10株。待大豆种质出苗后,每钵每隔1天浇3‰ NaCl溶液 200 mL,共计浇6次,统计死苗率,重复3次。

1.2.2 苗期耐盐性筛选 将出苗期死苗率低于30%的大豆种质播种于塑料钵中,每个种质3钵,每钵留苗5株。待大豆种质第一片三出复叶全展时,每钵每隔1天浇5‰ NaCl溶液200 mL,共计6次,调查大豆植株的黄化萎蔫率,重复3次。

1.2.3 盐碱地品种比较 将苗期正常生长的大豆种质播种于含盐量2‰左右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山东利津县渤海农场),每个种质1行,行距50 cm,株距12 cm,行长3 m。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收获后每行随机选取5株考种。

1.2.4 土壤含盐量测定 播种前用土钻取盐碱地30 cm层土样,测定土壤基础肥力及盐碱度,5点取样。

1.3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种质出苗期耐盐性筛选

对161份大豆种质进行出苗期耐盐性筛选,死苗率作为筛选指标,共获得35份死苗率小于等于30%的大豆种质(表2),其中包括齐黄34、菏豆12、冀豆12、冀豆17等黄淮海主推品种。

2.2 大豆种质苗期耐盐性筛选

对35份出苗期表现出较好耐盐性的大豆种质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以黄化萎蔫率作为筛选指标。结果如图1所示:冠新68有50%以上的植株死亡;鲁0602-3、洛豆1号、菏豆30等12份大豆种质呈现较为严重的黄化现象;LH678、Delsoy4500、济J11130等14份大豆种质呈现萎蔫;郑1427、K117-3、齐黄34、菏豆12、鲁0410-4、诱处4号、临豆10号和鲁0315-6共计8份大豆种质在整个NaCl处理过程中能够正常生长,未表现出黄化萎蔫現象。

2.3 大豆种质盐碱地种植比较

将NaCl胁迫下正常生长的8份大豆种质种植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播种前测定土壤基础肥力及盐碱度,结果(表3)表明,该地区土壤肥力中等,含盐量1.7‰,呈弱碱性。收获后对8份大豆种质进行考种,结果(表4)表明,8份种质均能正常成熟,其中郑1427、K117-3、齐黄34、菏豆12单株粒重超过30 g,并表现出较好的品质特性,可以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推广种植。

3 讨论

黄河三角洲地区次生盐渍化土壤约占30%,其表层土壤含盐量远低于原生盐渍化土壤,农作物的种植和适度的灌溉排水,对降低土壤盐渍化和改善土壤起到了一定的效果[2]。大豆属于中度耐盐作物,具有固氮、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等生态学优势,筛选和培育合适的耐盐大豆并引导其在黄三角盐碱地区合理种植,对改良当地土壤肥力、抑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促进黄河三角地区盐碱荒地和中低产田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大豆虽属中度耐盐作物,但是大豆品种间存在着明显的耐盐差异,且同一品种、不同生育阶段耐盐力也不同。邵桂花等[8]对1 716份大豆品种进行田间耐盐性鉴定,结果为出苗期和苗期均耐盐品种仅有36个。李星华等[9]对760份山东大豆种质进行耐盐性鉴定,结果为芽期和苗期均耐盐品种仅有25个,同时指出大豆芽期和苗期耐盐性呈显著负相关。盖如玉[4]对900多份大豆种质耐盐性研究发现,只有4份大豆品种在芽期和苗期的耐盐级别一致,其余品种在两个生长期内表现的耐盐性均不统一。马淑时等[10]对42份高耐盐大豆进行盐碱性分析得出芽期和苗期耐盐性并不相关。本试验对161份大豆种质的耐盐性研究发现,35份出苗期耐盐的大豆种质只有8份苗期耐盐性较高,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罗庆云[11]研究指出栽培大豆苗期耐盐性与全生育期表现一致,本研究对8份苗期耐盐性较高的品种进行盐碱地品种比较发现,8份大豆种质均能正常生长成熟。李星华等[9]认为盐碱地生产的关键问题在于种质在盐碱地表层土壤中能否发芽出土,幼苗能否正常存活。本研究对苗期耐盐大豆品种进行盐碱地品种比较,发现8份大豆种质的百粒重、单株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及品质性状差异明显,因此对大豆种质进行耐盐筛选时,在芽期和苗期耐盐性筛选的基础上,必须考虑盐碱地的生产表现。

4 结论

本研究对161份黄淮海地区大豆优异种质进行耐盐性筛选,获得4份适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包括K117-3、郑1427、齐黄34和菏豆12。本研究的完成对引导黄河三角地区盐碱荒地和中低产田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提升区域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荆树柱.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 中国土地,1999(8):25-26.

[2] 范晓梅,刘高焕,唐志鹏,等.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10,24(1):139-144.

[3] 李贻学,东野光亮,李新举.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可持续利用对策[J]. 水土保持学报, 2003,17(2):55-58.

[4] 盖如玉. 大豆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鉴定和多样性分析[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5] 姜静涵,关荣霞,郭勇,等. 大豆苗期耐盐性的简便鉴定方法[J]. 作物学报,2013, 39(7):1248-1256.

[6] 张鹏,徐晨,徐克章,等. 大豆品种耐盐性的快速鉴定法及不同时期耐盐性的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3,35(5):572-578.

[7] 柏锡,吴芳芳,林凡敏,等. 大豆耐盐性鉴定体系的建立[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44(4):8-13.

[8] 邵桂花,宋景芝,劉惠令. 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初报[J]. 中国农业科学,1986, 19(6):30-35.

[9] 李星华,陈宛妹,李增禄. 山东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J]. 山东农业科学,1996(4):11-13.

[10]马淑时,王伟. 大豆品种资源的抗盐碱性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1994(4):69-71.

[11]罗庆云.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耐盐机理及遗传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3.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耐盐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灌丛周围有机质富集及水分运动研究
盐胁迫提高金盏菊和万寿菊的耐盐性
不同NaCl浓度对菜用大黄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不同NaCl浓度胁迫对冰菜种子萌发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玉米耐受盐胁迫的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NaCl胁迫下木芙蓉幼苗叶片的抗氧化特性
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氮的差异研究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预测
生态视阈下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