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思路
2018-01-17揭国胜
揭国胜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数学课堂中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问题;解决思路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是一门需要积极开动脑筋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认真地思考其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并利用这些数学信息来解决数学问题。笔者主要分享一下自己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和见解。
一、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进行问题引入
1.巧用生活实例
现在的数学课堂中,小学生的思维普遍很活跃,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巧用生活实例展开教学。之所以说巧用生活实例,是因为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数学内容都是可以在生活中找出原型的。比如,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加减知识时,就可以在讲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例如,小明有两个苹果,小红有五个苹果,那么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虽然很多学生在此之前不会加减运算,但是面对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境时,他们会很快地理解這类问题的特征。面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切合实际地提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2.课前的问题渗透
这是很多教师都会使用的教学方式,即在前一节课提出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第二节课上让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我觉得这个方式是可行的。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在接收到教师的任务后,都会很努力地去思考完成。教师可以将下一节课的问题先提出来,在学生学习新知之前,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也有助于新授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学习方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和是48,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求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学生在看到问题的时候会运用之前自己的算术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能力强的学生就会另辟蹊径,利用刚学的等式知识来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面对问题时的解决思路
提出问题是重要的,但是,如何解决提出的问题更重要。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正确、清晰的解决思路以及解决方式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关键。
1.课前做好预设
课前预设,精心备课对于每个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的作用是让教师有条理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提出问题后,教师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如何启发学生去思考,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答案,教师又该怎样去引导,帮助学生调整错误的思考方向。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精心的挖掘利用,做到了然于胸,这不仅仅是给自己做好准备,也是保障学生在面对问题后有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式。
2.适时运用逆向思维教学法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从日常经验入手循规蹈矩进行顺向思维,固然是一种常见的正确方式,但是在某些时候,这种思维方式存在它的局限性,这时候不妨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在学生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先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再让学生依据答案,再回过头去思考,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得出答案的过程。这不仅仅在传授学生知识,同时也在教育学生学会面对问题时该如何思考,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运用“而后式解决法”
所谓“而后式解决”,是指在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后,先由学生自己讲解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通过了解多名学生的想法后,再公布问题的正确解决思路和答案。这种方式对于现在的教师来说是运用的比较少,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而它是比较耗时的,但是这却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解决思路,便于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实现因材施教。
总之,数学是很奇妙的,有丰富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去掌握,而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数学学习的核心在于解决问题。在面对小学生时,教师需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80-81.
[2]曾绍西,王琳.试论初中动态几何教学与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112.
[3]郭斌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5(20):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