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纪录片声音的审美功能及美学特征探析

2018-01-17武欣欣

戏剧之家 2017年16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美学特征

武欣欣

[摘要]本文将电视纪录片的声音元素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声音元素的审美功能和美学特性。探讨声音在纪录片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纪录片声音元素的审美功能,进而分析电视纪录片声音写实美、写意美、意蕴美和节奏美的美学特性。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声音元素;审美功能;美学特征

一、声音之于电视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审美的(非功利的),以建构人和人类生存状态的影像历史为目的的电视节目类型,是人类个人记忆或集体记忆的载体,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电视纪录片直面现实人生,忠实记录人的生活状态,传达人文关怀,蕴含生活哲理,并引导观众思考。电视纪录片具有刻画时代精神、保存群体记忆的功能,并承载着文化引领和价值观传递的作用。正如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所说: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

电影艺术发展的早期,还没有声音的概念。最初的默片电影《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等已经呈现出纪录片的某些特征。由于技术的限制,默片时代的电影画面承担了一切,力图用画面营造真实的时空环境。当声音加入其中,颠覆了视觉元素所营造的有限时空,使得电影艺术更加客观精准,使其内涵丰富且更具张力。

电视纪录片以“真实”为准则,记录客观世界,并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四种关系。而声音是构成客观世界的重要因素,若声音在纪录片中缺席,必然导致纪录片的非客观性。因此,声音语言系统在营造纪录片客观、真实的氛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视纪录片中声音的审美功能

电视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艺术,不同于电影,它在诞生之日起,声音和画面就已同时存在,二者缺一不可。电视节目中的声音构成元素主要有三个部分,即语言、音乐、音响。若对其进一步划分,又可分为同期声、解说词、对白、旁白和独白,以及环境音响、动作音响和音乐等。这些声音元素在电视作品中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营造意蕴丰富的声音效果。

(一)语言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审美功能

1.交代情节、推动叙事,从而揭示生活的哲理。电视纪录片同其他文學作品一样,通过讲述完整的故事来展现创作者对生活的诠释与理解。为了完成主题思想的表达,电视纪录片中的语言和画面一起推动情节的发展、故事信息的传达。如在纪录片《沙与海》中,讲述了牧民刘泽远和渔民刘丕成两家人在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守望家园的故事。其中,解说词承担着交代情节发展、揭示生活哲理的作用。片子结尾处的解说词是:“无论是沙漠中的刘泽远还是海岛上的刘丕成,他们在建立家业的道路上都经历了说不尽的曲曲折折……有一点他们深信不疑,人生一辈子,在哪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语言朴实无华,含蓄深沉,饱含创作者对拥有沙漠与大海一样品格的主人公的礼赞,是对全片主题的升华。

2.揭示人物内心,塑造人物性格。语言能够将触角深入到画面的背后,延伸至人物的内心世界,揭露人物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在电视纪录片中主要人物的独白或访谈的同期声,对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塑造人物的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电视纪录片《三节草》讲述了汉族女子肖淑明嫁给泸沽湖土司的传奇人生故事。作为时代变迁见证者的肖淑明,坐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用个人追述式的叙事方法讲述了自己的传奇人生。当讲述土司丈夫在外和别的女人同居的尴尬事实时,受过现代教育的肖淑明表示,她尊重摩梭族的习俗,允许丈夫在外找别的女人,但若丈夫胆敢把别的女人带回家,就一枪崩了他。作为汉族文化与摩梭文化碰撞交锋的肖淑明,其果敢泼辣的性格跃然于观众眼前!自在从容的肖淑明老人面对镜头的自我追述式的独白,展现了其开朗乐观、大胆泼辣、干练果断的个眭,塑造了主人公独具的个性美,为《三节草》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3.塑造纪录片的整体风格。不同的声音语言在不同的电视纪录片中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如《苏园六纪》中具有思辨性和诗意性的解说词形成了该片空灵哲思的风格。而纪录片《俺爹俺娘》中,焦波的自述中满含深情,展现该片朴实平凡、情韵悠长的风格。

(二)音响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审美功能

1.搭建完整的生活场景,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性。纪录片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是真实性。利用音响可以创造出纪录片中故事的时代背景,制造出声音的空间感,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性。如在纪录片《老舍先生》中,创作者利用北京胡同里的“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及单弦音乐等构造老北京的生活场景。在大型纪录片《故宫》中,创作者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些故宫独有的声音,如宫门开启声、钟表声和乌鸦的呜叫声等,既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性又带给受众独特的听觉体验。

2.延伸画面,体现时代性和地域性,增强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音响在纪录片中可以补充画面的内容,延伸画面,继而体现出故事发生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在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二集《路的尽头》中,涉及到昆仑山的雪菊、广州凉茶、藏族的酥油茶等多个地区的茶文化。出现在该集中的音响也涉及到多个地区的特殊音响。开斋节的礼拜声和藏传佛教寺庙中的铃铛声,分别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也表现了新疆地区茶文化与西藏地区茶文化的差异性。

(三)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审美功能

1.衔接画面,渲染情绪,推动情节发展。电视纪录片中的音乐有时可以形成片子的叙事主线,推动情节的发展。如在纪录片《龙脊》中以四季为时间顺序,用主人公潘能高母亲绵延悠长的民歌声来结构故事的发展。一首民歌从“四月里来四月中”唱到“八月里来八月中”,共分成四段,统筹全片情节的发展。

2.控制节奏,深化主题。纪录片中的音乐同时还有控制节奏、强调主题、表现创作者态度的作用。在纪录片《幼儿园》中,童声合唱的《茉莉花》共出现四次,口琴吹奏的声音出现四次。优美抒情、淡雅清新的《茉莉花》象征孩子在幼儿园小社会中的快乐美好,略显黯淡色彩的口琴曲象征孩子们的苦闷烦恼,二者交叉出现形成了错落有致的节奏风格。同时《茉莉花》又深化了该片的主题,即孩子们像茉莉花一样“芬芳美丽满枝芽”,但总有一天离开父母步入社会,体验生命的苦甜,终会“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童声合唱歌曲《茉莉花》也为该纪录片添上一丝淡淡的忧伤色彩。endprint

三、电视纪录片中声音的美学特征

(一)电视纪录片声音的写实美。艺术作品通过典型人物或事件来反映现实世界并揭示现实世界的本质。电视纪录片最本质的特征是真实性,声音对电视纪录片真实性的凸显作用使得纪录片充盈着写实之美。

在纪录片中常用同期声来展现环境的写实美。在自然类纪录片《迁徙的鸟》中,大量的同期声记录了鸟儿在迁徙过程中的呜叫声、振翅声,甚至鸟儿飞翔过程中环境的声音。运用最真实的音响形成了该纪录片的真实美。

在影片的开头,一只鸟妈妈在湖面上觅食,环境中的音响有鸟鸣声和潺潺的流水声,鸟妈妈将捕获的小虫子塞入嗷嗷待哺呜叫着的幼雏口中。灌木丛中,另一只鸟妈妈看着巢中破壳而出的幼鸟,幼鸟拼出全力挤出蛋壳发出摩擦鸟巢的音响。一群灰雁飞到教堂前的湖中,欢快地拍打着翅膀。一个小男孩从远处飞快跑来,成群的灰雁听到小男孩的跑步声从湖面惊起,呜叫着拍打翅膀飞了起来。一只灰雁被渔网缠住脚踝无法起飞,凄婉地哀叫起来。小男孩用小刀割破渔网,这只灰雁拍打着翅膀向雁群飞去。

在片子开头的三四分钟里,新生命诞生的声音、小鸟嗷嗷待哺的声音、灰雁拍打翅膀的声音,甚至连整个湖面附近空灵的环境声全都声声入耳,带给审美主体一种生活的真实美。

在《迁徙的鸟》中,大量原生态的同期声真实地再现了自然景观。无论是振翅呜叫的鸟儿,还是奔腾的群马无论是雪山崩塌,还是潮水汹涌,清晰的环境音响都配合画面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震撼感,可谓一场大自然的绝美交响。

(二)电视纪录片声音的写意美。在纪录片中,音乐和音响都可以构造出一定的情境,配合画面共同呈现出意蕴深厚的意境美,并创造出一定的写意美。在纪录片《迁徙的鸟》中,展现非洲白鹈鹕飞往非洲的过程中,鸟儿从云水苍茫的湖面起飞,穿过郁郁葱葱的灌木丛,振翅鸣叫的鹈鹕同山水树木在夕阳下一同将影子投射到湖面上,犹如一幅古典水墨画。而此时的配乐正是由艺术摇滚大师Robert Wyatt创作的大气而凝重的《大地的主人》(Master 0fthe Field),娓娓道來的男中音,缱绻而有力,稳重而深沉。歌词大意是:“天空中片片云彩聚集,地上处处洼地拥挤。等待着那一刻,等待并呼唤着雨水,从天空降落到地面。大地的主人,扇动翅膀与风对抗,古老披着羽毛的野兽……”该乐曲营造了一种深沉幽渺、清远含蓄的意境,使得声音审美客体具有一种写意美。

一群丹顶鹤飞落在雪地上,导演为丹顶鹤设计了一首4/4拍的乐曲。丹顶鹤脚落地踩在重拍上(第1拍、第3拍)脚抬起在弱拍上(第2拍、第4拍),前两小节的旋律刚过,又有两只丹顶鹤降落了,它们像“巡视”一样在其他成员面前大摇大摆,脚步却与音乐重拍相反。接下来,当音乐要进入下一个小高潮的时候,声音却消失了,画面中的丹顶鹤欢快地蹦起来,开始翩翩起舞,引吭高歌。此时音乐的留白是非常合适的,因为丹顶鹤群发出的鸣叫声正是一首绝妙的歌曲。

音乐的隐去使得观众欣赏到丹顶鹤的歌喉。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提到“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宗白华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说起舞台上的演员表演,是“‘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物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

纪录片中的音响和音乐的留白亦然。声音元素虚实结合留出空白时间可以让受众充分地领悟创作者的意图,感受画面之外的韵味。

(三)电视纪录片声音的意蕴美。意蕴,指电视艺术内在的含义、意义和意味。电视纪录片中的音响设计,贴合影片风格,蕴含文化意味。在纪录片《故宫》第一集《肇建紫禁城》中,利用演员情境再现和三维动画的方式,展现巨石开采和运输的过程。在音响方面,通过对凿石声、刨地声、脚步声和马蹄声的预混,以及风声、雪声的衬底,展现上万名民工在雪山中劳作的大场景音效。内涵丰富的音响效果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修筑紫禁城的伟大。

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温情讲述了食物背后的人伦常理及人与自然的朴素关系,更是用美味的食物撩拨着观众的味蕾,引起了观众对乡土情缘的共鸣。其配乐以舒张紧散的节奏和纡徐激烈的旋律,反映出人的悲愁欢愉。因此,片中出现的曲调悠扬、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贴合人物美食故事的悲欢离合,演绎了另一重精彩,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听觉享受。意蕴丰富的声音元素的运用,既带给纪录片厚重的文化美感,也表现了创作者的情感与态度。

(四)电视纪录片声音的节奏美。电视纪录片中声音元素的设计,配合故事的发展变化适时出现,并通过重复和变化能够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同时,营造出纪录片张弛有度、起伏有致的节奏美。

在人文类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三集《烧水煮茶的故事》中,为了表现蒸青绿茶工艺,导演选择了聋哑制茶师傅徐凌的故事来展现恩施玉露茶的制作过程。画面中,徐凌用手语介绍自己,此时以节奏明快的鼓点声作为陪衬。当画面切换到徐凌悬手揉搓玉露茶的时候,鼓点逐渐变强。抽帧的画面中徐凌揉搓玉露茶的动作结合了鼓点的节奏。当徐凌将玉露茶抛散初干的时候,使用了升格画面,此时音乐也变得非常舒缓,镜头中的徐凌陶醉在制茶的过程中。接着,镜头又回到徐凌作自我介绍的画面。若没有张弛有度的声音节奏处理,这段没有声音的手语独白该是怎样的冗长乏味,更不能体现出制茶之人对茶的热爱。

在张以庆的纪录片《英与白》中,主人公英的生存空间只有工作和生活两种状态,整个片子中也只有同期声,没有无源音乐。以时间为序的电视节目、CD声、街道的音响、白与大熊猫相处的环境音响等有源声音的重复出现,带给整部片子一种沉闷的效果,反映了现代人孤独的心理状态。

其实,无论是语言元素的安排还是音响、音乐元素的设计,均能体现出纪录片富于变化的节奏美,并把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意蕴上。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美学特征
论中国电视纪录片原型叙事中的奇石符号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