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矩太多 难成方圆

2018-01-17全丽洁

关键词:潜能幸福感

全丽洁

摘 要:今天的班级管理中,规矩越来越多,孩子的自由就越来越少了。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被“困住了”,我们的班级管理被“困住了”,我们犹如在黑白对弈中“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那如何讓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脱“困”?其实,我们只要敢于放手,少点干涉;多点宽容,多点信任,就能摆脱困境,就能给孩子带来幸福感。

关键词:脱“困”;潜能;幸福感;自由意志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121-2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在今天的班级管理中,我们长会感慨“规矩太多,难成方圆”。我们为孩子的成长“呕心沥血”、“费劲心思”,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上“身先士卒”的扫平障碍,我们“层层铺垫”深怕孩子一不小心会“摔倒”。我们怕得太多太多,所以我们倍加小心,因此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就有了“你要这么做”、“你要那么做”、“你不可以这么做”、“你不可以那么做”这些规矩。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纯美的原生态世界,每个孩子都具有迷一样的潜能和无数的发展可能。孩子和成人之所以幸福,完全在于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自由。

一、少点干涉,给孩子留下开阔的思考空间

卖菜的小贩可以秤出一筐土豆的质量,但他不相信有人会秤出地球的质量,他的常识中,秤重只有一杆秤,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有限,来理解和指导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孩子。少点干涉,才能给孩子留下开阔的思考空间。

一年一度的大合唱比赛可谓是学校的经典项目,而我的成名曲目就是《团结就是力量》,一首老得不能再老的歌曲。能一直被我沿用传唱的理由只有一个,简单又能鼓舞士气。如果继续选用这首歌,进三甲肯定是没问题的。可孩子们并不认同,他们想唱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歌曲。于是我在选歌这件事上与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分歧。既然这样,那我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决定,我找来班委,和他们交代了比赛的相关事宜,让他们负责把这件事落实好。他们远比我想象的要能干得多,他们选好了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在传统的节奏中又融入了爵士的元素,选定了演出的服装并同一购买,排练了动作和舞蹈,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谁说一定要这样,谁说那杆秤就不能秤起地球。对某些问题,孩子总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有的时候方法未必比老师的好,但这完全体现的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我们有时更多的只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

二、少点完美,给孩子面对种种不完美的力量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寓言。一个穷渔夫的老婆,利用一条贵为王子的金鱼的报恩机会,不停地索取,先是要来不漏的木盆,然后要来好衣服、好家具,接下来要豪宅及仆人,一辈子花不完的钱,小金鱼都一一满足她了,然后她又要当女王。小金鱼被惊呆了,震怒了,不再理他,默默地游走。已成贵妇的她一瞬间发现自己又变回渔夫的老婆,眼前只有一个破木盆。

每个看寓言的人都会嘲笑渔夫老婆的贪婪,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未曾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了“渔夫老婆”这个角色。我们总是纠结于孩子不是这儿错就是哪儿错。早上到校忘记交作业,自习课上爱讲话,爱说大话行动力差等。孩子总是会犯点错或者不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事,并不是说这是好的,而是有问题。但恰恰这才是最真实的、令人心里踏实的。如果孩子连一点问题都没有,那才是令人不安的。放下“求完美”心理,一切都变得更加完美。接纳不完美才是一种正确行为。

三、多点宽容,才能保留孩子前进的动力

班级管理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其实,“放纵”也可以是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形式消极、意义却积极的教育方式。在这种“纵容”下,孩子可能会产生点问题,走点弯路,而这正是走在通向真理的轨道上。孩子没有错,只有不成熟。孩子由于背景知识不足,各种“过失行为”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只要环境正常,孩子都会慢慢成熟起来,越做越好。正如学走路,开始跌跌撞撞,却完全不需要人为解决。不把这看作是问题,它就不是问题;把这看作是问题,才会制造问题。

记得一次外出学习,回来后很多老师告诉我孩子们作业没完成,自习课很吵闹。这样的结果虽然不是我愿意看到的,但也是在我意料之中的。因为我走之前什么也没有关照,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契机。我让孩子们一个个谈谈老师不在的这一天,他们是否过得高兴。有高兴的,他在体育课上跑出了新成绩。但更多的是不高兴,因为自习课光顾吵闹,没有完成作业。一个孩子最后和我说:“老师,谢谢你,你不是对我们的行为进行惩罚,而是让我们自己想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心理学和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做某件事的精细程度和熟练程度有关,粗糙和失误是万事开始阶段的必然,只有经历过失误,并在失误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越做越精准。一个平时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孩子,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在成长中一定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平时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薄弱,在接下来的成长中,可能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给孩子多一点宽容,才能保留孩子前进的动力。

四、多点信任,给孩子一个舒展的机会

有什么比信任更能表达对一个人的尊重呢?被尊重是人的天性,而不信任是不尊重的典型表现。

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如果我们把班级管理权移交到孩子们的手上,这是一件简单不过的小事,却是一项教育的大事。它告诉孩子,你不必是老师的“臣民”,你是自己的主人。

接到通知,9月14日外出学习一天。9月1日新生报到,9月14日,班级同学之间可能还会出现在校园里碰面都不知道对方是自己的同班同学,更有些不太活跃的同学连教室都会走错。开学两周应该只能算作是新生的适应期,他们可能尚未完全适应初中生活,再加上班级团结合作的氛围和生活学习的习惯还没养成。说实话,此时离开学校离开班级,我还真是有点忐忑。但我告诉孩子们,我不准备请代班主任,因为我相信他们能把事情做好。我关照每位班委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指导他们如何管理班级,如何与同学沟通。告诉那些比较调皮的孩子要配合好班委的工作。我离开的这一天,班干部和同学们在独立完成班级任务时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更快地融入到了这个集体。班级没有出现像我之前担心的“一团糟”的局面。所以,多一点信任,给孩子一个可以舒展的机会,孩子必定还你一个精彩。

“规矩太多,难成方圆”,班级管理的过程犹如做加减法,而不是只做加法。做减法总是比加法难做。吃得少比吃得多难,小富即安比贪财爱利难,低调自谦比张扬炫耀难。班级管理中说得少比说得多难,放手比管制难……总的来说,做加法需要能力,做减法需要智慧。处处以“规矩”来制约学生,表面上很辛苦,实际上这比处处对孩子放手容易得多。总而言之一句话:“放手”让我们班主任老师脱“困”,“放手”让班级管理脱“困”。

[参考文献]

[1]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现代出版社,2008.

[2]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作家版社,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潜能幸福感
PRIZONE 随行冰箱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再谈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因素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潜能的挖掘初探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创客”对大学生价值潜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