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土豆 大世界

2018-01-17袁筱

关键词:关卡种养大哥

袁筱

摘 要:乡村的幼儿“野”性十足,他们的思维、情感都带有野性,但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幼儿离“田园”教育渐行渐远,城市的文明与文明教育剥夺了他们那种极其美好的天性,幼儿接近大自然已经不如以前般随心所欲了,有时甚至还要努力地去寻觅才行。但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对“田园”情有独钟,对别人已经谈得很烂的话题——自然角也有深深的眷念。我爱自然,我看重自然角的教育,就是源于那份浓浓的“田园情結”。

关键词:土豆种养;小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117-1

我班班级走廊的窗台上摆着一排水养土豆。土豆经过孩子们的装饰就像一个个“江湖大佬”:酷酷的墨镜配上卷翘的黑胡须,头顶一个宽沿帽。孩子们约定成俗,称呼土豆为大哥。这一排“大哥”在孩子们的照料下蓬勃生长,路过的老师孩子都会被这一排土豆大哥吸引,细细地欣赏一番。

寒假回来,土豆大哥容颜大改:有的土豆长着绿绿的叶子,显得生机勃勃;有的土豆叶子虽长但很凌乱,有“怒发冲冠”之感;有的却已经变黑,一蹶不振。面对不同形象的土豆,孩子们冒出了一个个疑问:“黑的土豆病了吗?”“黑色的大哥是不是没有水喝?”“为什么有的土豆叶子长得这么绿,还很多?”“接下来土豆大哥会长出小土豆吗?”……

就这样,我和孩子一起开启了土豆种养秘密的探寻之旅。

一、提供参与的机会

探宝是一个需要勇气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智慧进驻的过程。因为我要追随孩子的兴趣,做他们活动的支持者,让自然角的探究成为孩子心目中最美的亮点。

首先,我要让孩子知道土豆的种子在哪里。我为此设计了土豆大闯关的游戏以及闯关卡。我给孩子下达了第一关任务:回家后把你想知道的关于土豆的秘密告诉爸爸妈妈,大家一起寻找答案,并且记录在我们的闯关卡的第一栏里。孩子们对闯关卡的热情不亚于土豆先生。第一道任务下达后,孩子们热情高涨,把自己的疑惑让爸爸妈妈帮忙进行记录,看着写得密密麻麻的谜团,我知道孩子们已经走进了“土豆的世界”。

对“谜团”整理后,我们就要完成下一步工作——对“谜团”的破解。为此,我们下达了第二道任务——找种子。土豆孩子们吃过养过,但是土豆种子是从未接触过的,孩子们对土豆种子很是好奇,他们议论纷纷:土豆种子到底是一粒籽还是一颗豆?闯关卡上的疑问都从孩子嘴里说了出来。在爸爸妈妈的协助配合下,第二天孩子们就带来了土豆的种子。毛毛指着一个发芽的土豆说:“奶奶说这就是种子。”甜甜举着一块皱巴巴的土豆说:“老师,这也是土豆的种子。”凯凯看着自己手中切开的土豆有点不自信,他嘟囔着:妈妈说,这也是种子……

这时一位孩子大声叫了起来:大家看,这不就是我们的土豆大哥嘛!于是,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收集的土豆种子和土豆大哥作对比。果然,身上都有小小的绿叶,甚至有的土豆种子也是黑黑的。通过对比,孩子们似乎有了重大发现:土豆就是种子!

二、赋予管理的权利

土豆种子请进家门后,我就考虑解放孩子的时间、空间和双手,让孩子们主动去探索,让他们有机会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管理,成为自然角的主人。于是,我们就布置了闯关卡上第三道任务是自己到班级种植地种土豆。小班孩子的年龄太小,我们请来了奶奶帮忙。孩子们在一旁观看了奶奶翻地、垄土沟,目睹奶奶用小刀把发芽的土豆切成一块块。接下来,我把任务派给了孩子们,把一块一块的土豆分发给孩子们,手把手的教孩子们将切开面朝下放入挖好的沟里,再一起为土豆种子盖上一层土。自己亲自动手种植,这是教师任何生动、具体的语言也比不上的。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他们天天要去观察一番,看看土豆有没有发芽。当第一颗土豆从泥土里钻出了绿油油的小嫩芽时,孩子们像发现了新大陆,脸上写满了欣喜。接下来的日子,孩子们精心照顾,看到土豆渴了就会主动浇水。看到有杂草了,他们也会去拔掉。看到小嫩芽变成大叶子时,他们还会将叶子进行比较。在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埋在地下的土豆现在已经长成什么样子?它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土豆在泥土里会不会被闷死?……孩子们的讨论只是只言片语,缺乏逻辑性,但是孩子们真真正正在思考问题,这是难能可贵的。于是,我们进行了第四道闯关活动——种养记录。这对小班孩子来说,为植物做长期的观察记录是有难度的,但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我们就请孩子画画自己的小发现,想让孩子在记录中自己做主、自己解决问题,促进他们学习、探究的欲望。

记得一天午餐后,我看到乐乐在画画,他画的正是泥土下的土豆。他用稚嫩的线条把想法呈现在了画纸上。其他孩子看到后表示自己也要学着用画画来为土豆做记录,这大大地调动了孩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孩子们眼中,每棵土豆的长势都不一样,他们笔下的土豆可谓是婀娜多姿。为了更好地观察土豆的生长变化,我们进行了认领。将种植地的土豆分为六块区域,每一组孩子认领一块并用彩色绳子将自己组的土豆围起来方便管理观察。有了明确的目标,孩子们更带劲了。每天都巴巴地望着自己那块土豆是否长出来了?到底会长在上面还是下面?怎样才算成熟?谁的粗,谁的细?一连串的问题陪伴着我们的土豆一起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我是引导者,引领这孩子走进科学探究的小天地。可见,参与管理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次土豆种植活动中,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运用策略多方位的引导孩子在种植活动中进行有效探究,鼓励他们在参与种植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在看、摸、尝、闻、记、听、说中建构关于土豆种植的个性化、多元化的经验,发现土豆生长、管理的规律,获得自主探究的快乐。endprint

猜你喜欢

关卡种养大哥
电塔岛历险
疯狂冒险岛
安徽 大力实施种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袁善楚
济公传
上一句
憋出内伤
气死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