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曹禺剧作《雷雨》中繁漪的性格及形象
2018-01-17王腾宇
王腾宇
摘 要:曹禺先生剧作“醉心于人物的塑造”,尤其《雷雨》中的繁漪更具有鲜明而坚强的个性和反抗精神,作为企图打破桎梏的抗争者,企图反抗、获得新生,可最终难以逃脱失败的凄惨命运。通过对繁漪性格及形象分析,寻找出人物描写所揭示的思想内涵,探求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关键词:雷雨;人物抗争;形象体现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97-1
曹禺先生的四幕名剧《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也是现代戏剧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繁漪作为《雷雨》话剧里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具有“五四”之后鲜明而坚强的个性和反抗精神,形象深入人心,她既反抗封建礼教,却又成了封建礼教的捍卫者,既想脱离与周家的关系,却又无法真正离开周家。是作者笔下最精彩、最感人的艺术形象之一。
一、突围:抗争中的无奈与失败
《雷雨》中的繁漪反抗活动主要是通过两条线展开的,一条线是她与周朴园的抗争。正面冲突有四处:第一次冲突是周朴园逼繁漪喝药。繁漪的反抗性表现“我不愿意喝这苦东西”,“我不想喝”,但她最后还是带着极大的愤怒把药喝了。第二次冲突是周朴园以家长的威严逼繁漪去看病,但繁漪并没有被他吓住,径自回楼上去了。但最后还是让周萍陪着柯大夫上楼替她看了病。第三次冲突是繁漪雨夜从鲁家归来遇到周朴园。她对周朴园的问话回答:“(轻蔑)我不愿意,告诉你,我不愿意。”这次反抗表现的淋漓尽致。第四次冲突是在剧尾。繁漪将周朴园叫出来,当着众人的面,撕毁了他庄严的外衣,揭露了他虚伪的道德面具,让周公馆见不得人的黑暗暴露无遗。第二条线是与周萍的抗争。面对周萍的始乱终弃,繁漪开始了更激烈的、毁灭性的反抗:“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火口,热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来吧,恨我的人来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妒忌的人都来吧,我在等候你们。”她当着周鲁两家人的面,撕下了周氏父子的所谓的礼仪道德的假面具,揭露了周萍和四凤的兄妹乱伦关系,导致了周萍、四凤和周冲的毁灭,繁漪精神也失常了。但繁漪的反抗最终注定是失败的,虽然反抗是坚决勇敢的,可是她却把“眼神里闪烁着迟疑、怯弱同矛盾”的周萍当作自己的拯救者,她始终是孤身一人,不足以震撼周家这个封建剥削王国。她从未真正反抗过造成她人生悲剧的等级制度,她在反抗之中又赞成和维护着这个封建堡垒,最后只能与这个黑暗的世界同归于尽。
二、命运:时代的浓缩与折射
繁漪悲剧性的命运充分展示了她身上具有的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色彩,是周公馆死寂的封建专制家庭的一场突发的“雷雨”,但同时她身上又具有封建落后女性的局限性,无法摆脱家庭、社会的束缚,无法获得个性解放,最后终被黑暗吞噬。她是旧制度、旧家庭里被凌辱、摧残、遗弃的受害者,是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和黑暗社会造成的悲剧人物。她的不幸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她的叛逆和挣扎是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有力冲击。通過辛辣尖锐而不得已的反抗,折射出封建势力的强大,反映出旧的社会环境是怎样把一个怀着自由要求的女性逼到绝路上来的。《雷雨》成功塑造了繁漪这个丰富、复杂而微妙的人物形象,是对置身其中的时代环境的血泪控诉。在剧作《雷雨》中,曹禺通过对繁漪抗争的形象描写,浓缩了一个封建时代的背影,由进步的青年到麻木的石头,繁漪的蜕变是一个时代作用的结果,更是封建势力吞噬的结果。充分揭露了封建旧家庭内部的丑恶和罪行,“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以人物的抗争和毁灭昭示并宣布了封建旧家庭和封建伦理道德的终结。
三、新生:理想的压抑与碰撞
繁漪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自从被骗到周家以后,便无爱无望地被禁锢在监狱似的周公馆,过着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繁漪和周朴园之间格格不入的思想、性格、道德观念和那种不真实的生活,使繁漪一步步终于走向了抗争的道路。繁漪的反抗体现了理想的压抑和现实的碰撞,她是一个叛逆者和抗争者,“我不是周朴园的妻子,我不是周冲的母亲!”,她对周公馆充满心理上的拒斥,她的反抗“喷涌而出”。可是繁漪不是反封建和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在思想和行为仍然深受封建传统的深刻影响。曹禺通过对繁漪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家庭的丑恶没落,表述了抗争的道路方向,面对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捆绑,要敢于大胆而彻底的奋起反抗。在《雷雨》中,戏剧氛围是黑暗郁闷的,看不到摆脱黑暗的光明和希望,通过抗争者形象的描写,清晰地展示了曹禺在追求光明的曲折道路上独特心理历程。《雷雨》剧作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到最后时分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地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雷雨》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话剧百年一戏”。
[参考文献]
[1]雷雨.曹禺文集(第一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2]邹红.“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文学评论,1991(03).
[3]田本相.曹禺评传.重庆出版社,19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