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美术欣赏课实效性的研究

2018-01-17陈红杏

关键词: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陈红杏

摘 要:美术欣赏课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欣赏课上,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去感受、评述美术作品,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要上好欣赏课,教师必须做好课前搜集材料,课堂运用线索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层层深入能力;同时注重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相互信任,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學生评述美术作品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从众多作品中了解其风格特征、流派特点,让学生学习更加容易上手,思路更加清晰。

关键词:线索教学;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60-1

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审美观,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欣赏课上如果教师只是繁琐地罗列出一大堆画家和作品,讲得并不生动,学生就会处于被动的接受,就会反感厌学,从而使美术欣赏课形同虚设,失去意义。因此,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要讲究一定的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搜集素材,理清线索

上好一节美术欣赏课,不仅要备好课,写好教案,还要通过网络、书籍等其他渠道搜集与这课有关的很多资料。比如在八年级上册《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这一课时,我搜集了《江帆楼阁图》、《游春图》、《溪山行旅图》、《富春山居图》等几幅作品相关的所有资料。我首先在网上搜寻到了《溪山行旅图》全画的Flash,在课堂上播放Flash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磅礴的气势,领略作品的美。另外,我还搜集了与《富春山居图》有关的文字资料:作者生平、作品先后的经历等,给学生拓展《富春山居图》为何最终变成《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只有这样,一节美术欣赏课才会生动有趣,才会让学生在欣赏一幅作品的同时,在不经意中学到很多的其他知识。

《自然意境——中国山水画》,本课的线索是按照山水画的发展历史,时间顺序为本章节的主线。山水画的萌芽在东晋时,《洛神赋图》里虽然人比树高,树比山高,但人们已经意识到画山水,想表达山水画了。到隋、唐,有了青绿山水,宋代的山水画多是水墨山水,更具有文人画的气质。元代山水画家寄情与山水,例如黄公望,一生爱好云游,当游至富春山一带,决定居住于此,并在78岁时,开始提笔创作此生唯一的一幅作品《富春山居图》。山水画到了明清时代,山水画的发展一直在延续,比较著名的画家有明四家,亦称“吴门四家”。原本是苏州的学生,讲起沈周的墓在陆慕,讲起唐寅桃花坞就在身边。

二、自主探究,层层深入

新课程实践表明,在欣赏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欣赏清代朱耷《游鱼》这幅水墨画时,我首先请同学说说这幅画画得如何?不少学生会说,眼睛画得不好,像死鱼。我此时很同意他们的观点。我会让他们在ipad上搜寻朱耷的其他作品,发现他的作品全部是眼睛画得“不好”为什么?水平太差?显然不是。我再引导他们查查他的生平:明亡室的后裔,清初四僧之一。什么样的遭遇让一个皇亲国戚去做和尚?他的心情如何?此刻我再给出一首朱耷的诗句: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学生从根本无法理解,到完全理解作者作画的心情,那些鱼眼其实就是作者自己冷眼看世界的写照。此刻我再拓展西方绘画亦是如此,梵高、塞尚等人,当时画家们面对照相术的冲击,不得不寻找出路,作品更多强调作者的心情及思想了。

有的绘画作品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绘画作品则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则侧重于造型和材质的表现力,而有的则侧重于技法的表现……无论作品如何变化,最重要的是要找出该绘画作品的赏析重点、美点,并根据此来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创设机会,教师可直接提出探究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然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大家共同参与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亦可以产生新的问题,层层深入,共同进步,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三、师生互动,相互信任

美术欣赏需要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环境,因此我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课堂的表演者转为学生表演的发动者等。课前我会播放一些与本欣赏课有关的优美的轻音乐,把要欣赏的作品制作成视频循环播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熟悉书本上的知识。即使学生的欣赏结果不是很全面,或者与权威的评价相比存在偏差,我也给予鼓励与赞美,要让学生放下思想负担,自由发表言论。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方向,给以引导,师生在共同参与、平等切磋的过程中,完成教学活动。

在教育教学中,我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其中一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评价。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我把学生当作是共同解决问题的朋友,以师爱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动机,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才能。课堂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状态,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这种语言交流不仅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而且还应该在教师和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之间展开,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去探索知识的世界。

互动教学讲究教的艺术,因此,教师应精心设置,创设简明的、呈现梯度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形式,既要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要突出本节课的独特性,既要体现趣味性,又要体现科学性。这样,可由教师课前设计好问题,也可在课堂中激疑,或让学生提出问题,营造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部需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借助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