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科学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17黄萍

关键词:科学教育历史教学能力培养

黄萍

摘 要: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载体),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的教育。科学教育尤为强调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本文从如何促使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历史教学;科学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30-1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知识教育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能力培养方面要求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和阐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到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呢?

一、教学过程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其形成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探索无限的知识。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教师应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现实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之历史学科的特殊地位,使许多学生喜欢历史,而不爱上历史课。在教学中采用预习提问与小组竞赛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积极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而这种方法正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参与要落实在整个教与学过程落实在课堂。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把传统的单一讲授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师生合作过程。学生智力的技能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提高和发展。不接触具体的材料,并加以观察和研究,不可能形成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思想情感的激发,不但需要教师本人在教学中倾注个人的情感,而且要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建立起情感的双向交流。

二、教学目标应侧重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是预期获得的教与学的成果和规格。教学目标的定位最能体现实施教学的指导思想。21世纪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大目的,全面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的任务,即知识教育是基础,思想教育是灵魂和导向,能力培养是关键。新大纲把能力培养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而现代科学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之处,就在于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能掌握各种能力,成为将来立足社会、服务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基础。这种能力在历史学科中则应演绎为运用史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找准教材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契机点,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这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极有利的,教师可以通过科学而精彩的讲述,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同时,让学生亲自实践,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开放的思维活动中,突破已往的思维定势,创造性地思考,以获得知识,发展相应的能力。现在国内外有许多教学模式,无一不是把能力培养放在中心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历史教学就是“能力中心”的教学。历史学科的能力存在多种分类,其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力的培养要以知识掌握为基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造培养能力的各种条件和环境,在“内化”和“开发潜能”上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

三、教学手段力求现代化

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长期以来,历史教师习惯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幅挂图进行课堂教学。历史学科所具有的过去性、具体性决定了有血有肉的历史须用有声有色的手段表现出来,将幻灯、录音、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引入历史课堂之中,使历史教学从多“静态”向多“动态”发展。而“动态”的教学能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能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学生的注意,也能使历史教学化繁为简,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尽管历史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尚在起步,但这又是一个急需拓展的领域。用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可弥补录像、电影手段的某些不足,它不仅使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的内容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地再现,以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的感知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可见,现代教学技术与设施的运用,是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四、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科学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历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名好的历史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本领,需要对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有扎实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与总结。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自己的智慧,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了历史基本知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真正达到历史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國教育事典》中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2]吴锦骠.试论中小学科技教育.上海徐汇教育,1997(03).

[3]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培养——关于民族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思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历史教学能力培养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