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踝骨折手术前后入路内固定治疗疗效比较
2018-01-17周国庆
周国庆
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骨伤科,江苏泰州 225300
踝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外伤或者其他疾病造成骨质部分断裂,或者完全断裂。患者临床表现为脚踝局部疼痛、肿胀青紫、畸形或功能障碍。今年来临床发现,后骨踝骨折的患者并发症常伴有创伤性关节炎,为了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1]。该文探讨比较后踝骨折手术前后入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40例后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CT检查确诊,排除身体严重残疾、沟通交流障碍的患者。经诊断造成后踝骨折的病理原因有:内翻型骨折10例、外翻型骨折11例、外旋型骨折6例、其他13例;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平均年龄(30.1±7.3)岁。观察组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1.1±6.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前进行消肿、手法复位。防止骨折周围皮肤被压迫。对照组患者进行踝前入路术式固定,具体措施有:患者取仰卧位,进行麻醉消毒。切口位于小腿前方踝关节10 cm处,沿皮肤方向切至深筋膜,对外踝前动脉以及跗外侧动脉进行结扎。沿切口切开骨膜露出踝关节,进行复位,复位满意后由后向前用螺钉进行固定。观察组患者进行后外侧入路术式固定,具体措施有:患者取俯卧位,进行麻醉消毒。切口位于跟腱后外侧缘12 cm处,沿拇长屈肌以及腓骨肌腱2字形切到胫骨后,露出踝关节进行复位,复位满意后用螺钉进行固定。手术中要注意对患者血管、神经、肌腱进行保护[2]。
1.3 诊断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位效果,固定可靠:骨折复位较好,骨折块位移小于2 mm,固定位置良好,螺钉与骨折线夹角小于50°;固定不可靠:复位不良,骨折块位移较大,螺钉位置不佳[3]。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切口长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复位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复位情况优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复位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17.5±0.3)min、(11±0.1)mL、(1.3±0.2)cm。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28.6±0.5)min、(35±0.3)mL、(8.4±0.1)cm。可见对照组均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后踝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创伤性关节炎是骨折患者易发的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是创伤引起关节软骨骨质增生或退化变性,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踝关节疼痛,踝关节功能障碍等。该文分析后踝骨折手术前后入路内固定治疗,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观察组患者进行后外侧入路术式固定,复位效果好且稳定性较高。患者能够较早进行踝关节康复治疗。但是缺点是手术操作难度高,踝部组织剥离较为困难且手术切口较大。对照组患者进行踝前入路术式固定,手术操作较为容易,可减少对踝部组织的损伤,患者在手术后愈合较快。但是容易造成复位不理想,或螺钉位置不佳[4]。
采用前外侧入路术固定治疗时,切口较小且操作方便,这样可以减少对周围血管、神经的损伤。手术时间较短,患者伤口恢复较快。但是进行固定时螺钉方向不容易把握,造成螺钉与骨折块接触不良,不能较好的进入骨折线。稳定性较差,术后骨折块有位移,患者不能较早进行踝关节活动。采用后外侧入路术式固定,手术切口可以较大的暴露踝关节以及周围跗骨关节,进行固定时螺钉方向容易把握,螺钉与骨折线接触良好。手术后稳定性较高,患者可以尽早进行踝关节活动,但是由于踝关节和周围组织暴露过多,手术中容易造成患者失血过多,且手术时间长[5]。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结果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复位情况优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分别小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进行后踝骨折手术时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若患者的骨折易于复位则可采用前外侧入路术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伤口易恢复。若患者骨折不易复位可采用后外侧入路术式固定,复位效果好,稳定牢固,易于患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