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防治

2018-01-17董丽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高凝例数下肢

董丽萍

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甘肃定西 730500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且病情较为复杂,属于并发症,静脉血栓脱落后会部分或者全部随着血流到达患者肺部且诱发急性肺栓塞,可导致临床猝死[1],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要给予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准确诊断以及及时防治,促使剖宫产手术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显著性降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3]。该组探究中2015年7月—2017年5月期间共计选取120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防治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自2015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探究中,患者年龄在22~42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29.6±5.2)岁,体质量在 65~95 kg 不等且中位体质量是(75.14±5.24)kg,术前,合并妊高症、胎盘早剥的患者例数分别是4例、1例。术前,给予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正常、凝血功能正常。麻醉方法包括: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给予所有患者镇痛泵镇痛治疗以及静脉滴注止血药。临床表现包括:下肢疼痛、下肢肿胀、皮肤温度低、皮肤苍白等。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该次探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静脉血管造影以及临床征象诊断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静脉管腔内无血流信号、无频谱信号[2],压迫患处时利用超声探头并检查压缩性,对于不能完全压缩患者而言,则表示血栓存在。

1.2.2 治疗方法 指导所有患者卧床休息并将患肢抬高,在起床活动时,给予患者穿戴弹力袜或者带弹力绷带,热敷时,利用硫酸镁,给予患者实施抗生素防治感染,给予患者肝素治疗,肝素用药剂量是60~80 IU/ug[3],将其混合500 mL生理盐水,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对患者凝血酶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不超过30 s。给予患者尿激酶治疗,用药剂量是20万U,将其混合5%葡萄糖溶液后实施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0 d。给予患者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16 mL复方丹参注射液,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时间是10~15 d,给予患者实施潘生丁,50 mg/次,用药途径是口服,3次/d。给予患者肠溶阿司匹林治疗,50 mg/次,用药途径是口服,3 次/d。

2 结果

该组探究中,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例数是5例,占比4.16%。经过治疗后,治愈例数是5例,详情参见表1。

表1 诊断结果以及治疗结果[n(%)]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病情较为复杂,病理生理基础是血液滞缓、血液高凝、静脉壁损伤,其中,妊娠期各种生理改变为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妊娠期增加的因子包括血液凝固因子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4],当孕产妇处于过于高凝以及抗凝功能削弱状态时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据相关性文献报道[5],手术损伤可诱发血小板反应性改变且形成高凝,减少了蛋白C,抗凝作用削弱。使用腰麻加硬膜外联合麻醉以及长时间卧床等均可扩张麻醉平面以下的静脉血管病促使血液流速减慢,促使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性显著性增加。基于此,临床上提出了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的准确诊断征象以及预防和治疗对策。

3.1 诊断

进行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时,需要根据患者疾病史以及临床表现,同时可利用肺通气/灌注(V/Q)显像、下肢静脉造影、超声技术、磁共振成像、D-二聚体等辅助办法确定患者病情。

3.2 预防和治疗对策

3.2.1 避免血液凝固性增加、避免血管损伤 在手术操作中,动作需要确保轻柔且避免对术野中暴露血管实施捻摸操作,术中,及时纠正患者的脱水状态并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术中尽可能减少患者出血量以及有效预防患者出现术后感染。

3.2.2 避免患者血流速度缓慢 术后,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并需要保证12~15次/h,临床目的是增加横膈肌运动以及减少胸腔压力,进一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鼓励患者多进行床上翻身活动,多进行床上屈伸膝活动、屈伸关节活动等,鼓励患者多进行早期下床活动并避免长时间保持半卧位,不放置膝垫但是必要时需要热敷。

3.2.3 利用药物治疗预防血液高凝状态发生 药物选择: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液、潘生丁等。

3.2.4 治疗方法 卧床休息时间一般在10 d左右且在此期间需要将患者患肢抬高距离心脏平面20~30 cm,将患者膝关节摆放至5~10°微屈曲位。可给予患者抗凝疗法,可通过延长凝血时间来预防血栓,促进患者早期血栓自体消溶,首选抗凝剂是肝素,临床作用是灭活凝血酶以及抑制凝固因子、抑制纤维蛋白原形成,可显著性改善血流。给予患者溶栓疗法,尿激酶以及链激酶作为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激活剂可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酶,可溶解血栓,链激酶常见过敏反应且尿激酶适合临床应用。

该组探究中,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例数是5例,占比4.16%。

综上所述,可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静脉血管造影等给予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准确诊断,临床征象是患者剖宫产后突然出现一侧或者两侧下肢疼痛、活动受限、肿胀以及Homans征象,防治对策是利用抗生素防治感染以及抬高患肢、硫酸镁热敷等方法进行干预,疗效确切,值得将其作为有效防治对策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高凝例数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