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P2P网络借贷问题平台风险影响因素框架构建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

2018-01-17,,,

财会月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相关者借贷影响

,,,

一、问题的提出

P2P(Peer-to-Peer)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新模式,主要面向个人和中小企业进行贷款,主要建立网络平台,让具有闲置资金并愿意出借的个人发布借款信息,借贷双方通过竞价,最终撮合成交。这种交易方式一方面满足了个人和小微企业融资“短、频、急”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为闲置资金提供了一种投资渠道,成为正规金融之外的有益补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P2P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据“网贷之家”的数据统计,全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在2014年有2684家,2015年增长到5135家,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累计5879家。2016年11月,P2P网络借贷行业的成交量为2197.34亿元,单月成交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然而,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风险迅速攀升,平台终止运营、提现困难、跑路、诈骗等事件频发。这些问题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重大资金损失,还严重损害了行业声誉。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的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平台风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本文的探讨将为行业监管提供新的思路。

二、文献回顾

2005年起,随着P2P行业的兴起,国内外学者围绕该行业展开了丰富的研究。由于国外拥有相对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及严格的监管体制,行业发展相对健康,对P2P网络借贷风险或P2P平台风险的研究较少。其中Sonenshein、Herzenstein和Dholakia(2011)研究发现,信用评分低的借款者,虽然可以通过沟通提高借款率,但是不能降低其违约率。Freedman和Jin(2011)指出P2P平台的风险主要有三个:一是逆向选择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越高的项目越能接受高利率;二是投资者对P2P平台缺乏一定的认知;三是由于P2P平台项目存在违约风险,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率会降低。

国内学者对P2P行业的研究起步较晚,加之信用体系和行业监管缺乏,大部分学者较为关注P2P网络借贷行业存在的问题、风险及监管。郭阳(2012)以拍拍贷为例,基于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我国的P2P借贷市场存在投资者“羊群效应”、行业缺少相关法律规定、风险由贷款人独立承担等问题。黄震(2012)指出P2P平台最大的风险是法律风险,正规金融机构尽管也会涉及法律事务,但其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史正权(2013)从平台的运营模式、认证材料、本金保障、费用等几个方面对平台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P2P平台存在借款人材料真实性审核难、平台造假、非法集资等问题。禹海慧(2014)认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由于缺乏法律监管而呈现出无序发展状态,其间隐含着巨大的法律和道德风险,并提出应确立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导的监管机构框架。王会娟、廖理(2014)运用实证方法对“人人贷”的信用认证机制进行研究,发现有信用认证机制的平台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借款成功率。樊云慧(2014)通过对比国内外典型的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指出P2P网络借贷存在P2P公司运营风险、贷方受欺诈风险、借款人个人隐私泄露风险及其他特殊风险,因此,应借鉴国外经验,由银监会对该行业进行统一监管。沈建男等(2015)从融资的角度分析小微企业通过P2P平台融资会存在平台服务风险、企业信用风险及投资者资金来源与保障风险。这些学者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风险概念,但总体来看,大多数学者较为强调平台运营风险、平台道德风险、借款人信用风险及借贷产生的法律风险。

目前,关于P2P问题平台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仅有个别学者做出尝试。李先玲(2016)基于231个P2P网络借贷平台数据,研究发现:金融行业从业背景、注册资本和平台自我监管能够有效降低平台出现问题的机会比率,而过度行业竞争则会增加风险概率。彭劭志、罗荷花等(2016)将平台出现的失联、提现困难、终止营运等行为定义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违约行为,并运用实证方法探讨了平台违约行为的影响因素。然而,这些研究存在的共性问题在于因素选取过于简单、零散,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影响因素的遗漏。

综上可知,有关P2P网络借贷问题平台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平台问题的产生源于P2P网络借贷行业各种风险的攀升,这些风险一旦集中爆发或不可控,就会导致P2P平台欺诈、提现困难甚至跑路。因此,本文以现有学者对P2P平台风险的研究作为P2P问题平台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

三、P2P平台的风险来源

1963年,斯坦福研究学会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失去其支持,企业将无法生存的个人或团体”,这一概念指出了其他个人或团体对企业的影响。之后诸多学者围绕其内涵和外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拓展。Freeman(1984)在其经典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一书中指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这一定义大大拓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将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或团体纳入研究范畴,包括政府及有关部门、社区、社团组织等。根据这一定义,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平台自身的股东及管理团队、与平台进行交易的借款人和投资者,还包括平台外部的政府监管方、社区与公众、竞争者等。

鉴于不同利益相关者对P2P平台的影响不同,本文借鉴Clarkson(1995)的研究,根据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联系的紧密程度,将其分为首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首要利益相关者是指企业没有他们的参与将无法正常运转,包括股东、投资者、员工、客户等;次要利益相关者指的是能够间接影响企业运转或受到企业运转间接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如舆论媒体和众多特定利益集团。将其运用到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分析中,本文认为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发生必然要有借款人、投资者和平台三方参与,他们对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的高低起着直接影响作用,其中平台本身的运营则更为核心。由此,我们将平台股东及管理团队界定为内部首要利益相关者,将借款人和投资者界定为平台以外的外部首要利益相关者。此外,社区互动及公众对平台的评价、某地区平台数量过多带来的竞争压力、外部监管及法律约束等都会对平台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本文将社区与公众、竞争者、政府界定为次要利益相关者。

1.内部首要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及管理团队等,他们对P2P平台的道德风险和运营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德风险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根据已有研究(史正权,2013;禹海慧,2014;樊云慧,2014),P2P平台的道德风险主要包括自融、设立资金池骗贷、假标或异化产品、欺骗等。由于自融、设立资金池已被法律明令禁止,因此,本文将其归入法律风险,而将假标或异化产品、欺骗等行为界定为P2P平台的道德风险。具体包括:①目前我国P2P平台收取的服务费来源于借款方,容易导致平台无法站在独立公正的中介层面提供公平的交易服务,而有动机地放宽审贷标准,有意撮合一些对贷款人而言风险极大的借款交易;②部分新上平台为了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吸引投资者,会发布秒标、净值标等异化产品来进行欺诈;③由于贷款人收益率的计算目前并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导致部分P2P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按照自己的期望值计算贷款人收益率;④由于专业放贷人与P2P平台内部业务和机构之间的复杂关联性,引发虚假增信风险。

另有研究表明,创始人学历背景与管理团队背景是否虚假、平台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管理者是否许诺过高的年化收益率等是影响P2P平台道德风险的重要因素。

运营风险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有限,导致运营失败或使运营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并发生损失。P2P平台的运营风险主要表现在技术、管理、业务、模式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技术方面,我国P2P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既具有金融特征,又具有互联网特征,因而其风险也会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P2P平台技术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信息技术缺失,平台技术出现漏洞或出现故障导致的系统瘫痪,借款人数据被黑客攻击造成的借款人隐私泄露风险。由于我国P2P平台并不是专业的电商,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且缺少相应的专业人才,因此大部分平台都面临着技术风险。②在管理方面,可能出现经营收益无法覆盖人力、技术、业务等各方面的经营支出而造成平台破产倒闭,或者平台内部工作人员从事非法信息交易等活动给平台带来损失。③在业务方面,网络借贷平台是否具有成熟的征信和审贷方法,是否对用户进行仔细筛选,是否对借款需求进行严格审核,是否对风险进行定价,是否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贷后是否有跟踪管理,逾期是否有催收办法等,直接影响着运营效果的好坏。④在模式方面,平台本金保障及担保模式虽然更有利于吸引投资者,但却更容易将平台置于风险之中,一旦投资方违约率上升,赔付金额超过了平台承受范围,必将导致P2P借贷平台破产倒闭。目前,法律已禁止直接或变相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因此,我们将这种风险也归入法律风险。

现有文献(樊云慧,2014;沈建男等,2015;彭劭志等,2016;叶青等,2016)指出,P2P平台运营风险的高低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注册资本,其多少不仅可以反映平台的实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建者对平台的完整规划。②平台背景是指平台是否有风投、银行、国企或上市公司背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平台的信用实力,这种实力可以帮助平台吸引更多的投资者。③创建者选择将平台注册在何地,反映了创建者对平台所处地区经济和金融环境的综合考量。④平台存续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反映平台经营者良好的经营能力,一般存续时间长的平台,能够在开展业务和处理日常经营中的困难时游刃有余,以较低成本高效地解决问题。⑤平台通过提高年化收益率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达到提高产品满标率的目的,但投资标的的收益率可能无法覆盖过高的投资回报率而导致平台破产倒闭。⑥作为P2P平台核心竞争力的风控能力,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风控团队作为支撑,而平台风控能力的强弱与高管团队中金融从业人员的人数有着密切联系。⑦信息披露一方面有助于投资者及时了解平台的运营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反过来督促平台加强管理、做好风控,实现良性发展,因此,信息披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折射出平台运营的规范程度,而信息披露水平的高低可以用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来表示。

2.外部首要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借款人和投资者。借款人与P2P平台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信用风险,即借款人违约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P2P平台对电子材料的真实性审核难,借款人使用虚假身份信息获取贷款或重复借贷造成的风险;②P2P平台缺少对借款方的审查、信用评价及对借款方资金流向监管不足造成的借款方违规、违法使用贷款资金导致无力还款造成的违约;③由于平台缺少贷后跟踪管理造成的借款人恶意拖延或拒绝还款而导致的信用风险。

由此可以看出,信用风险虽是借款方违约的结果,但从原因来看,仍与平台本身关系密切,若平台风控能力强,这种风险可以大大降低。如美国的“最佳金融/支付网站”Zopa在解决信用风险方面就采取了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将其作为借贷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另一家实力强劲的Lending Club平台除划分借款人信用等级外,还明确规定了不同信用等级的固定利率和期限。这些做法均有效降低了借款人的违约率,说明平台风控能力对信用风险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用高管团队中金融从业人员的人数表示平台风控能力。

此外,一般认为公司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风险,平台如果能够根据不同借款方提供不同利率和期限的业务,那么相对业务类型单一的平台,业务类型的多元化能够降低借款人违约风险。根据“网贷之家”官网的分类方法,目前P2P平台借款标的种类大致分为个人信贷、企业信贷、车贷、房贷、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票据、艺术品质押、农村金融、消费金融十类,在评价信用风险时,可以考虑平台业务类型的数量。

投资者可能会利用P2P平台获取非法收益,本文将这种风险称之为洗钱风险。在P2P网络借贷平台中,借贷双方是通过P2P平台从中牵线,如今政府或第三方对网络融资在监管法律、制度、措施等方面并不完善,缺乏对投资者的资金审查制度。另外,大部分平台对投资者资金的来源渠道不进行审核或审核不充分,很可能会有不法分子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获取非法收益。由于投资方的信息并不公布,而洗钱风险的产生也与平台本身审核不严有关,因此本文仍用风控能力作为洗钱风险的影响因素。

3.次要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社区与公众、竞争者等。政府通过立法及监管,为平台的规范化发展指明方向。为此,我们将监管或立法约束带来的风险称之为法律风险。2016年8月 24日,银监会等四部门起草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办法》发布了网络借贷机构的业务负面清单,共计13条(见右表),这些清单对网络借贷机构不得从事的业务进行了详细规定。其明确指出,在《办法》实施前设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符合规定的,除违法按现有法律法规及时处理外,其余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其整改,整改期为12个月。这说明若网络借贷机构从事《办法》中列出的负面业务,会大大增加平台的法律风险,因此可以将清单中的负面业务作为法律风险的影响因素。

社区与公众对P2P平台的风险虽不会造成直接影响,但社区与公众发帖对平台进行评价或评分,多少会对平台的投资者造成影响。同时,根据P2P问题平台现状的调查,发达地区由于民间借贷活跃,P2P平台数量众多而导致问题平台的数量也多。因此,我们将这类风险统称为竞争风险,即公众对平台的评分越高,平台竞争力越强。同时,某地区形成竞争的平台数量越多,意味着该地区P2P网络借贷行业竞争越激烈。为此,可以将用户点评分数及某一地区P2P平台的数量作为竞争风险的影响因素。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的活动

综上所述,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我国P2P平台风险的影响不同:内部首要利益相关者会对平台道德风险和运营风险产生影响;外部首要利益相关者中借款方与平台之间会产生信用风险,而投资者与平台之间会产生洗钱风险;次要利益相关者中政府通过制定法律约束平台行为,平台会面临法律风险,社区与公众、竞争者会对平台形成竞争风险。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P2P平台风险来源

图2 P2P网络借贷问题平台风险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四、构建P2P问题平台风险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由于本文认为影响P2P问题平台风险的因素与影响P2P平台风险的因素是一致的,因此本部分将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问题平台产生的原因进一步讨论不同问题平台应该重点关注的影响因素,具体如图2所示。

根据“网贷之家”的分类,停业及问题平台包括停业、转型、提现困难、跑路、经侦介入5种类型,其中停业、转型两种类型特指平台完成资金清算后良性退出,出借人的利益相对得到保护。因此,本文将问题平台界定为提现困难、跑路和经侦介入3种。

对“网贷之家”提现困难平台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平台提现困难的原因在于:①P2P平台通过期限错配挪用投资人资金,导致期限到期投资人无法提现;②P2P平台通过拆标导致筹资不及时,无法归还其他标的本息,或者借款方逾期归还贷款或平台坏账率提高,加之自身实力不足,导致逾期标的投资人无法及时获得本息;③个别借款方逾期导致投资人恐慌,抽逃资金,这种挤兑现象容易导致提现困难;④平台运营成本过高导致平台入不敷出,容易产生提现困难;⑤平台集资诈骗,如旁氏骗局,通过高息和拆东墙补西墙吸引投资,一旦雪球过大资金链断裂,就会出现提现困难;⑥平台之间恶意竞价导致资金链断裂,提现出现困难。这些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源于平台的法律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和竞争风险。

对“网贷之家”跑路平台进行分析,发现诈骗平台几乎全部跑路,同时自融和资金流动性出问题的平台大部分也会选择跑路。对应到P2P平台风险中,诈骗、自融属于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而资金流动性问题往往产生于借款方的信用风险及贷款方的洗钱风险,前者由于借款方违约,且大部分平台采取本金保障及担保模式,最终导致平台无法偿付投资人本息造成资金流动性出现问题;后者洗钱风险一旦被查,投资者资金将被监管部门收回而导致平台资金流动性不足。

经侦介入是指经济犯罪侦查警察介入调查。如果P2P平台被经济犯罪侦查警察介入调查,很可能涉嫌犯罪,可以归为法律风险。

五、本文结论及展望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考察不同利益相关者对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的影响,分析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来源,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P2P网络借贷问题平台风险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判断P2P平台是否会出现提现困难,可以重点考察P2P平台法律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和竞争风险的影响因素。判断P2P平台是否会跑路,可以重点考察P2P平台道德风险、信用风险、洗钱风险和法律风险的影响因素。判断P2P平台是否会发生经侦介入,可以重点考察P2P平台法律风险的影响因素。

第二,由于P2P平台的问题之间可能会相互转化,如提现困难的平台很容易发展成为跑路平台,而跑路平台也可能会被经侦介入。这就意味着图2中所有影响因素都可能导致P2P网络借贷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跑路和经侦介入问题,区别在于重点考察因素会直接导致某一问题的出现,而其他因素的影响是间接的。因此,在考察P2P网络借贷问题平台风险影响因素时,除了重点关注的因素,其他影响因素也需考虑。

第三,P2P问题平台影响因素中风控能力反复出现了三次,意味着该影响因素会引发三种不同的风险,当企业风控能力差时,P2P平台出现问题的概率会大幅上升。因此,政府在进行行业监管时应将其作为重点因素加以关注。

第四,P2P平台所有问题的出现均与法律风险有关,说明法律风险在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若平台从事《办法》清单中列示的负面业务,则出现问题的概率很大,在监管时,可以实行一票否决制。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并未对P2P问题平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因此,框架图中哪些因素是影响P2P网络借贷问题平台风险的关键因素以及影响方向如何等是值得笔者在未来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叶青,李增泉,徐伟航.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识别研究[J].会计研究,2016(6).

Sonenshein S.,Herzenstein M.,Dholakia U M..How accountsshape lending decisionsthrough fostering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11(1).

尹钧惠,熊冉冉.基于因子分析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内部风险评估[J].财会月刊,2016(33).

郭阳.中国P2P小额贷款发展现状研究[J].上海金融,2012(12).

黄震.P2P网贷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经济导刊,2012(Z3).

徐荣贞等.P2P借贷平台运营模式及风险控制思考——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J].财会月刊,2017(5).

史正权.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12).

禹海慧.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弊端及管理[J].中国流通经济,2014(2).

王会娟,廖理.中国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认证机制研究——来自“人人贷”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4(4).

樊云慧.P2P网络借贷的运营与法律监管[J].经济问题,2014(12).

沈建男,骆建文.基于P2P网贷平台下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管理策略[J].现代管理科学,2015(5).

李先玲.资本充足、从业背景与平台倒闭——来自中国231个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证据[J].经济经纬,2016(6).

彭劭志,罗荷花等.P2P网络借贷平台违约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西南金融,2016(7).

齐培潇.P2P网络借贷研究评述[J].财会月刊,2016(28).

Freeman R.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Pitman,1984.

ClarksonM..A stakeholderframewouk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1).

猜你喜欢

相关者借贷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